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中学语文教学

2022-05-18 22:46罗莹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罗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中学语文教育中意义重大的一项课题。在中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前提下,急切地需要从业者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如何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通过改变自身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带领学生巧妙地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

引言: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成长轨迹。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内涵性兼备的学科,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单纯地教授课本知识,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策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不足

现目前许多教师仍然没有完全跳出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性,未能有效地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方面有所钻研,进而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长期如此,致使了许多教师只管机械式地教授学生关于课堂内容和文字语言的理解,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即可,最终的结局便是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和面对问题时“框架式”的解答。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重视程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拓展息息相关。

2、教师不善于“低头”,打击学生展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许多教师不肯“低头”同学生在平等的关系上建立联系,过分地强调将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来,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养成“不论我问什么,说什么,教师也给不了我想要的反馈”的思想,进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一味地接收教师思想的灌输,不加以思考和辩证,表达和展示自己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弱化。

3、教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设置不够巧妙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仅束缚着学生,也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不将教学方法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只安排任务给学生“多发展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胆想象一下”。而“如何想象,要想象什么”却不给予指引,学生在没有任何依据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只会一头雾水,再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只会像一堆杂乱的线,理不出头绪,自然也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好巧妙的培养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和表现逻辑思维能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1、改变教师理念,创造良好的逻辑思维培养氛围

教师要主动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打开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正向的成长。因为语文学习应当是开放性的,不存在固定的答案。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地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便可有效地把学生从原本“死板”的课本内容中抽离出来,如果教师自身非常严肃刻板,自然是不会有活跃的气氛的,教学环境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可以实现独立思考的前提。

例如,在讲到《钱塘湖春行》这一首诗时,由于学生阅历的匮乏,不一定会对诗中所描绘的西湖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但是教师可以借助現代媒体的帮助,把有关于西湖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后,再让学生沉浸式地把自己代入诗人的角度,看看学生会如何描述自己眼中的西湖,必定会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讨论和思考,如从一来,为学生铺垫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氛围的目的达到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也被自然地打破了。

2、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形成学生积极展示自我的良性循环

完美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相互反馈的局面,教师需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平等地位地交流,并认真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励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良性的循环中得以持续拓展。因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向学生提问的情况居多,往往很少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情况,在这种格局下,教师有必要通过尊重学生的言论才可能打开其表达欲,了解学生的思维所在,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目标。

例如,在教授学生《鱼我所欲也》一课时,其中关于“义”的哲学内涵是值得探讨的,教师可以抛出自身关于“义”的理解用作引子,引导学生去尝试思考自己意识领域中关于“义”的概念理解,并大方地分享出来,一起对于“义”的核心进行观念上的碰撞,相互理解,区分和辨别何为“义”之举,何为“不义”之举,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义就应该是这样”的空洞结论,扼杀掉学生阐述自我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欲望,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既对“义”的概念有了属于自身的独特认知,又塑造了的逻辑思维。

3、带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主观性的能力,教师要想进行高效的逻辑思维培养,需要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此为依据的前提下,才会有清晰的思维脉络。语文原本就是一门立于丰富多彩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教师有机地将生活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们发现和思考在生活过程中美好的事物,巧妙地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得以更灵活地学习语文。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向多方面了解闻一多先生所处时代的具体背景,介绍其生平经历后,带着对逝者的尊重敬意走进课文,接着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当前的生活时代,感受当下社会的美好,尝试对两个时代环境的差异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思考,最后再一次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来,让其拥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投入充分地感情讲解,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逻辑不清晰、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的问题,该阶段是养成逻辑思维能力最关键的时期。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意识到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语文素养和知识的提高,如何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需要在日常教育中逐渐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对此足够重视,教学时注意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教授给学生独立探索和独立解决疑问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红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高考,2019(21):113.

[2]刘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高考,2019(26):102.

[3]李贵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9(89):41-4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