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模式的应用

2022-05-18 22:46黄有国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洞庭湖导学

黄有国

摘要:“以图导学”既是一种高效的地理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可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结合地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述,可让初中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明了,培養初中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地理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图”的作用,以生动、直观的图像增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中,培养地理素养。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初中生;地理思维;读图能力

引言

对于地理知识教学来讲,其和图像教学之间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中包含着大量地理图像。图像作为初中地理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存在形式,在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大多数地理知识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模式的应用意义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

由于初中生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有限,在接触地理知识时,如果只是通过文字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通过“以图导学”模式,借助色彩丰富、地形地貌各异的图像元素,学生就能够开阔视野,突破原有的知识界限,激发各种感官,在加深对地理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扩大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坚持“以图导学”模式,能够有效打开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学科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如果在课堂教学继续采用传统的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教学效果。采取“以图导学”模式不仅可丰富学生学习素材,还在各种文字、知识点的背后,囊括了中国大地上多姿多彩的山川湖海、日月星辰,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图导学”模式可借助各种丰富的图像元素进行课堂教学,使地理科目的学习过程也会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理解地理知识时,也能够借助图像内容更加深入理解地理知识,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深入,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借助“以图导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更重视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探讨等。在这个环节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其自主探求新知的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比单纯地获取书面知识更重要。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模式分析

(一)借助图像元素烘托地理情境

图像元素主要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及图像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被应用于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展现事物原貌,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学习的效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重视借助丰富的图像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图片中的内容具象化,与本地的实际地理情况现相结合,如在课堂中播放兰州、酒泉等地的3D地势图,学生便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环境,加深对本地区山脉、地形的理解。

(二)提高图文结合水平

初中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适当地使用图像元素,对学生与教师都有着重大意义,教师通过恰当的图文元素,能够更加详细透彻地讲解一节课主题内容,将核心内容传递给学生,相比于罗列的汉字,图文并茂的课堂安排也更能提高学生对主要内容的学习效果。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好授课内容的图文结合安排。

(三)借助图像元素导入新课

在素质教育改革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更应重视做好课程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应做好课程设计。虽然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仿佛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教师就应在正课开始之前充分利用图像元素,将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地理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借助图像元素引发学生探讨

教师在应用图像元素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将图像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简单地看一遍就可以了,这样就达不到“以图导学”的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

教学结果,教师还应做好探讨环节的设计,借助图像元素引发学生积极探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图像元素设计一些简单的、能够促进本节课内容学习的问题,通过积极探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气温与地势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植被在不同海拔具体特征图像,对不同海拔温度进行探讨。当学生观看到不同海拔中的植被之后,自然就会提出疑问,同一个地域中的植被类型可以包含四季不同的景象,就这个疑问,引导学生对不同海拔的温度展开探讨,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海拔气温变化的原理。

(五)利用图像元素提升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地理课上,教师一般是利用教材向学生介绍书中所涵盖的知识点。由于有些地理现象具有变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书中抽象的地理概念,增加了学习地理的难度,同时削减了学生学好初中地理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地理课上利用图像元素,开展“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从大屏幕上看到地理环境演变的全过程,暂停环境演变全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再将变化的全部过程细分,再详细介绍,从而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和学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进而使学生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授地理课程中的水循环时,如果单纯给学生讲解海陆间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利用图像元素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有关地理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将初中地理课本中出现的抽象化的难点、重点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内容,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六)借助图像元素启发学生联想

地理知识内容较宽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可运用“以图导学”模式,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看一看自己曾经在旅游过程中拍摄的洞庭湖,将图片中的洞庭湖作为地理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首先向学生讲述洞庭湖拍摄的小故事以及洞庭湖的历史简介,观察其前后的不同,学生通过讲述了解到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再回想从古至今我国地理的变化。先历经盆地,然后盆地扩大,形成湖泊群,这也就是洞庭湖的雏形,随后湖盆扩大,大量的泥沙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教师则只需要简单引导,就能让学生根据各个时间点地理风貌的变化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当再出现有关洞庭湖的问题时要记住几个相应的时间点,这样学生通过看图,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在其日后的学习中,看到这几个时间节点时就会想起有关洞庭湖的所有相关知识,起到“由点及面”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能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好课前导入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进课程教学。重视运用图像元素,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图像内容展开讨论,与各种地理知识点之间实现高效融合。“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虹.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01):127-129.

[2]孙召永.“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01):79-80.

[3]林小红.“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4):101-103.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洞庭湖导学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我是小导游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