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籽油菜新品种贡油070 的选育

2022-05-18 12:18曾德志王武全郑永涛杨华伟
中国种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自贡市分枝单株

胡 苓 曾德志 王武全 郑永涛 杨华伟

(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贡 643000)

菜籽油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油来源,随着我国油菜基本实现双低化,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双低菜籽油成为了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用油源[1-2],大力发展优质双低菜籽油是缓解国内食用油自给紧张、实现健康中国的有效途径。四川作为全国第一大油菜籽生产省,近年来开展了“天府菜油”行动[3],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油菜产业发展。2021 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突破133.3 万hm2,平均产量达159.9kg/667m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6%[3]。为了支撑四川省油菜产业蓬勃发展,各单位相继选育出一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4-11]。

利用杂种优势不断选育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的油菜新品种是四川省油菜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细胞质雄性不育[12-13]、细胞核雄性不育[14]和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15]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3 个主要途径。花籽油菜因其种子含油量高、菜籽油颜色鲜亮、富含多酚且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农户喜爱,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因而成为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引进材料207,自育优良品系5030、5198 等为材料,以选育高油、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为目标,采用自交、杂交、回交等多种交配形式,结合田间优良农艺性状的定向选择和室内双低、高含油量的品质筛选,以及不育度、恢复力和配合力鉴定测试,培育出双低花籽杂交油菜新品种贡油070,逐步在自贡市各区、县推广种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6 年从引进材料207 的后代中选育不育株和形态特征相似的可育株,经连续6 代姊姝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雄性核不育两用系BZ207AB,选育过程见图1。BZ207AB 中包含雄性不育株(A 系)与雄性可育株(B 系),贡油070 的母本是该两用系中的雄性不育系BZ207A。

图1 雄性核不育两用系BZ207AB 及不育系BZ207A 的选育过程

雄性核不育两用系BZ207AB 是半冬性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中早熟两用系,幼苗长势强,弱冬性,直立,叶绿色,花黄色,中等大小、侧叠,不育度彻底,不育株率49%~50%,雌蕊发育正常,雄蕊败育,籽粒杂黄色。育苗移栽全生育期196d 左右,在中等肥力水平地块6000 株/667m2的情况下,株高185cm,一次分枝部位高70cm,主花序长度80cm,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10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约480 个,角果平伸,中等长度,每角粒数18 粒,千粒重3.80g 左右,自然条件下抗寒性和抗倒性强。

1.2 恢复系6173R 是2006 年从常规杂交组合5030×5198 的分离后代中选择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恢复系,农艺性状整齐一致,选育过程见图2。

图2 雄性不育恢复系6173R 的选育过程

雄性不育恢复系6173R 为半冬性甘蓝型双低优质中熟恢复系,苗期生长旺盛、半直立,叶绿色,叶缘锯齿状,茎秆微蜡粉。花瓣黄色,中等大小、侧叠,柱头外露,花粉充足。育苗移栽全生育期206d,长势强,配合力高,恢复能力强。在中等肥力水平地块6000 株/667m2的情况下,株高195cm 左右,有效分枝部位高约40cm,一次有效分枝数约11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约523 个,每角粒数约21 粒,千粒重约3.60g,种子球形褐色。

1.3 选育过程贡油070 是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3 年用雄性核不育系BZ207A 作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6173R 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组合(BZ207A×6173R),代号杂070。

2014-2016 年度参加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组合品比试验;2017-2019 年度以品种名贡油070 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并做油菜新品种抗性鉴定和DUS 测验;2018 年以品种名贡油070 提交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品质测试;2020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的转基因测试;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21)510022。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贡油070 是一双低优质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子叶肾形,叶绿色,叶茎均有蜡粉,叶片有缺刻,茎秆绿色,植株扇形,匀生分枝,花瓣黄色侧叠,种子杂褐色花籽。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08d,较对照德油6 号迟熟1d,株高198cm 左右,有效分枝高度约90cm,单株有效角果数约414 个,每角粒数约18.5粒,千粒重约3.84g,单株产量约28.0g。

2.2 品质特性2018 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贡油070 平均芥酸含量1.67%,商品菜籽硫苷含量32.55μmol/g(饼),含油量46.90%。

2.3 抗性表现2017-2019 年2 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自然条件下,菌核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11 和7.06,比对照低1.53 和高3.24。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 年鉴定,与对照德油6 号相比,贡油070 表现为低感菌核病,感病毒病。

3 产量表现

2017-2018 年度参加四川省科乐油菜新品种联合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4.11kg,比对照德油6 号增产2.37%;2018-2019 年度续试,平均产量176.30kg,比对照德油6 号减产3.17%;2 年平均产量180.21kg,与对照品种德油6 号产量相近。

4 繁种、制种技术要点

4.1 隔离技术亲本原原种采用纸袋套袋成对交繁殖技术;父本原种、母本原种及生产用种采用尼龙网大棚隔离技术;父本生产用种、杂交种子生产采用自然屏障或距离隔离技术,距离隔离要求在1km 以上。

4.2 亲本繁殖、杂交种子生产主要农艺技术采用育苗移栽,亲本繁殖4 行1 小厢,保持系和不育系行比为1∶3;制种恢复系和不育系行比为1∶3 或1∶4。

4.3 去杂、收获与保纯亲本繁殖制种时均要在苗床期、蕾薹期、初花期进行严格的去杂去劣工作。及时收获,做好收割工具、器具、晒场清理,分户抽样,进行种子纯度鉴定。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育苗移栽于9 月中旬播种,苗床和移栽大田比约为1∶5;直播10 月中下旬。育苗移栽密度以0.6 万~0.8 万株/667m2为宜,直播密度以1.0 万~1.2 万株/667m2为宜,机械直播密度以2.4 万~3.0 万株/667m2为宜。

5.2 合理施肥,重施底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增施硼肥,每667m2用硼肥0.5~1.0kg。

5.3 适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菜青虫、蚜虫和根肿病,初花期防治菌核病,青荚期防治蚜虫。

5.4 及时收获全株角果2/3 呈枇杷黄色、籽粒充实饱满时为最佳收割期,收割后堆放促进籽粒充分后熟,以提高产量。机割机收应等充分成熟时收割为宜。

猜你喜欢
自贡市分枝单株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一株吊兰
曾伟平《跳公节·传承的记忆》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氮水平对小菊“东篱秋心”分枝和开花的影响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郁闭度对降香黄檀初期分枝影响的研究
自贡市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