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性研究

2022-05-18 14:09张新宇陈际华吴静涛胡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度检出率重度

张新宇 陈际华 吴静涛 胡军

(乐山师范学院藏羌彝走廊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体育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濒临,但同时大学生静态行为急剧攀升,也簇发了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疾病[1],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近年来,随着学者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普遍意识到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是公众群体普遍应关注的重点话题,研究也证实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2]。过往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中静态静坐行为[3]、甜品饮食、体育参与状况[4]、日常卫生条件[5]等与焦虑和抑郁呈高度相关。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观测影响心理健康的剂量程度[6],对于相关变量的参考和外延涉及较少,对影响焦虑和抑郁的外界变量考察不够全面,大都聚焦在生活方式的降维因子分析中,缺乏对不同生活习性的周期性考察。因此,该研究旨在系统考察四川省大学生人口学变量中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不同生活习性与心理健康的程度关系,为高校治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案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四川省18~24岁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文运用问卷星编辑问卷,借助微信、QQ、微博等平台,问卷采取滚雪球的抽样方法进行测试。问卷填写时间设定为2020 年5 月20~24 日,问卷发放前征求专家意见,剔除无关和相关度不高变量;剔除重复、困惑项,修正后正式发放,问卷回收后整体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3。共收回756份问卷,剔除缺失值和问题值等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733 份,有效率为96.9%。其中男生308 名,女生425 名;大一学生282 名、大二学生321名、大三学生111名、大四学生19名;居住城市学生232 名、城郊学生58 名、乡镇学生165 名、农村学生278 名。所填写问卷均告知问卷用处和个人隐私处理等问题。

1.2.2 调查工具

(1)生活方式问卷

参考焦建鹏[7]修订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过专家两轮讨论和修正。问卷由学生在线独立填写,主要涵盖性别、年级、每周吃水果频次、早餐习惯、宵夜习惯、心情影响饮食程度、每周运动频次、吸烟、饮酒频次、晚睡时间等,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

(2)焦虑自评量表(SAS)

采用Zung 等[8]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测评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4 级评定,1 为很少时间,2 为有时间,3 为相当多时间,4 为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总分采取叠加求和并乘以1.25,分为4 个等级,低于50 分为正常,50~60 分为轻度,61~70 分为中度,70 分以上为重度。此次调查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5。

1.2.3 质量控制

问卷填写前告知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温馨提示,完整不漏题地填写才能顺利提交。相同IP 和同一个账户只能填写一次,问卷中不涉及个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学校等隐私问题,避免个性化和敏感性问题出现。问卷收集时,实行双盲组进行筛查和剔除,确保数据的严谨性和可用性。

1.3 数理统计法

该文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汇集采用百分比表示,不同组别间筛查对比采用列联卡方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从生活方式中筛选相关变量,分析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变量以及程度。

2 结果

2.1 四川省大学生心理焦虑分布状况

如表1 所示,733 名大学生中,心理焦虑正常率为30.09%,较轻为53.66%,中度为14.51%,重度为1.73%。焦虑中度和重度检出女生均高于男生(71.96%、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25.093,P<0.01);大一至大四群体间,大二学生中度和重度检出率最高(48.60%、41.67%);不同居住地当中,中度检出率最高的是农村学生39.25%,重度检出率最高的是乡镇学生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23.939,P<0.01)。

表1 疫情期四川省大学生心理焦虑分布状况

2.2 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四川省大学生心理焦虑状况对比

如表2 所示,每周吃水果的频率、每周的运动频率、吃早餐习惯、饮酒的频率、心情影响饮食程度、吸烟、每天睡觉时间等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焦虑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同生活方式与心理焦虑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中度和重度为因变量(0=中度,1=重度),每周吃水果的频率等为自变量(参与程度见表2),以性别等为协变量。结果显示,调整协变量(性别、年级、居住地)后的模型2与未调整协变量的模型1相比较,关联强度无明显变化(见表3)。

表2 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四川省大学生心理焦虑状况对比

表3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733)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大学生心理焦虑轻度和重度检出率分别为14.51%、1.73%,有明显的性别和居住地差异;大学生每周吃水果的频率、每周的运动频率、吃早餐习惯、饮酒的频率、心情影响饮食程度、吸烟、每天睡觉时间与中度和重度焦虑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7 种生活习惯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高度相关[9]。心理焦虑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这可能与学业毕业任务缩减有关。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性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吸烟、饮食习惯、锻炼和体能与心理健康相关联,需要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减少健康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10]。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晚睡时间不宜晚于23点,睡眠长度以7~8小时为佳,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宜小于30min,三餐规律和荤素搭配合理、适度运动以及保持心情愉悦等是确保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晚上睡觉时间与心理焦虑呈正相关;每周吃水果的频率、每周的运动频率增加会降低大学生中度和重度心理焦虑检出率。研究表明,吸烟行为与抑郁、社会焦虑各维度呈正相关[12],而睡眠质量总分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509,P<0.01)[13]。常态化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总体评分,与该研究结果一致[14]。一项基线数据调查显示,较差的睡眠质量不但直接负向影响心理幸福感,而且会增加焦虑水平[15]。有学者的研究指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总时间,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从而缓解焦虑症状[16]。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注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心理焦虑水平升高的重要举措,而家庭父母和社会网络媒体均应正面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家庭、政府、社会媒体等应做好大学生疫情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正面宣传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家庭主体单元父母正面干预与引导,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塑成,从而降低疫情期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水平,保证大学生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中度检出率重度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小米手表
宫斗剧重度中毒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