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

2022-05-18 02:03潘小明
医疗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例数出血量肝功能

潘小明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脏外伤、肿瘤、脓肿等疾病的重要方法,可根据病灶位置进行肝叶、肝段、半肝切除,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肝组织,维持肝脏功能,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外科手术[1]。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患者术后恢复慢,影响整体手术效果,患者预后欠佳[2]。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表现出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3]。但肝脏是重要的供血器官,血供极为丰富,术中出血量多,必须十分重视手术安全问题,因此,控制术中出血是目前临床亟需解决的难题。肝切除术中使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ontrol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能够减小肝静脉压力,从而有效控制术中出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CLCVP 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6~72岁,平均(51.97±6.64)岁;体质量42~88 kg,平均(68.64±3.82)kg;发病位置,左侧22例,右侧18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6~70岁,平均(51.65±6.82)岁;体质量42~87 kg,平均(68.32±3.67)kg;发病位置,左侧21例,右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可耐受手术;能够进行正常沟通,精神状态良好;肝功能分级≤B 级;患者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既往接受过肝切除术治疗;术中转开腹手术;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需完善术前检查,提前使用B 超定位病灶,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全身麻醉,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两组麻醉方案相同。对照组术中进行常规操作,维持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6~12 cmH2O,常规输血输液。试验组术中采用CLCVP,肝实质离断前控制输液量,控制CVP 在3~5 cmH2O,整个过程均维持在此范围内,切除肝叶后可缓慢扩充血容量,CVP 随之升高。两组术中需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收缩压≥90 mmHg,尿量为25 ml/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切肝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2)比较两组肝功能及肾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5 d 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抗凝处理后,采用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生产的TGL-20KR 型高速离心机离心10 min 后取得血清样品备用(离心半径10 cm,转速3 000 r/min);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及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胱抑素及血肌酐)水平,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比较两组并发症(膈下积液、胆瘘、胸腔积液和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试验组切肝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切肝时间(min)出血量(ml) 输血量(ml)对照组 40 86.54±8.35 786.94±135.67 595.93±86.91试验组 40 78.89±6.63 599.54±112.38 354.28±60.79 t 4.538 6.728 14.410 P 0.000 0.000 0.000

2.2 肝功能

两组术前、术后5 d 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谷丙转氨酶(U/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66.34±8.04 65.01±7.64试验组 40 65.65±8.35 64.66±7.39 t 0.377 0.208 P 0.708 0.836组别 例数 总胆红素(μmol/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18.56±2.04 17.29±1.83试验组 40 18.21±2.17 17.35±1.94 t 0.743 0.142 P 0.460 0.887组别 例数 谷草转氨酶(U/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42.53±4.45 75.35±6.28试验组 40 41.16±4.59 74.71±6.57 t 1.355 0.445 P 0.179 0.657

2.3 肾功能

两组术前、术后5 d 组间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肾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肾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尿素氮(mmol/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5.03±1.67 5.55±1.23试验组 40 5.09±1.58 5.24±1.11 t 0.165 1.183 P 0.869 0.240组别 例数 胱抑素(mg/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1.92±0.63 1.56±0.45试验组 40 1.96±0.58 1.47±0.32 t 0.295 1.031 P 0.769 0.306组别 例数 血肌酐(μmol/L)术前 术后5 d对照组 40 66.48±6.82 66.38±6.43试验组 40 67.26±6.95 65.79±6.57 t 0.507 0.406 P 0.614 0.686

2.4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外科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腹腔镜肝切除术越发成熟,该术式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在肝内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肝癌等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治疗效果确切[5]。但肝脏血管分布密集且复杂,血供较为丰富,占心排血量的25%,门静脉、肝动脉双重供血,加之原发疾病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术中出血风险较高[6]。为保障肝切除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往往需要输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流灌注,但大量输血不仅会对术野造成影响,还会增加并发症、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部分患者甚至因输血反应而出现急性肾、肺损伤及多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7]。

近年来,手术器械、外科技术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方法也随之增多,如选择性肝静脉阻断、CLCVP 等,术中进行静脉阻断能够有效控制出血,但在腹腔镜下进行肝静脉分离操作难度较大,风险性较高[8]。CLCVP 是在满足人体重要器官血流供应的前提下,通过调节体位、予以药物等方法人为地降低CVP,使肝静脉压减小,从而避免肝静脉损伤导致的出血,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前及术后5 d 组间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切肝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使用CLCVP 的效果确切,利于缩短切肝时间,减少出血量、输血量,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分析其原因为,肝静脉内无静脉瓣,肝静脉压理论上即为下腔静脉压,而肝窦内压力与肝静脉内压力关系密切,减小CVP 能够控制出血量。CLCVP 目前尚缺乏规范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CVP ≤5 cmH2O,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靠,能够维持机体功能正常运行,但既往临床认为,肝切除术中使用CLCVP 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增加气体栓塞的发生风险,术中合理控制患者体位、维持最少尿量25 ml/h 以及切肝后进行短暂的血容量扩张则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明显影响[10]。此外,腹腔镜手术需建立CO2气腹,CO2在血液中的溶解度是空气的100倍,进入体内后可快速溶解,可降低气体栓塞的发生风险[11-12]。

综上所述,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使用CLCVP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且能够缩短术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输血量。

猜你喜欢
例数出血量肝功能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