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思考

2022-05-19 18:47夏小龙
新农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生产乡村振兴

夏小龙

摘要:文章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推广的展开成效;第二部分从解放农村劳动力、建设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播现代化农业新思想这几方面入手,强调了农机推广对于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第三部分提出了结合农机强农、联合农机企业加速农机推广、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优化制定合作社农机具配套方案、更新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营模式等一系列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推广工作的展开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机推广;农业生产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推广的展开成效分析

现阶段,我县不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种养技术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通过每年平均300万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大力发展了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在县域内选取有一定规模、信誉较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且种粮面积较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为项目实施扶持对象,促进全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对合作社而言,县域农业部门加大了对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并提供相关农业技术的指导,常常到农田现场指导解决秧苗的病虫害,使区域内种植的水稻增产。积极实施水稻、小麦、油菜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以村(居)委会为示范点,为农机合作社及广大水稻种植户开展水稻病虫害无人机飞防服务,全力为县域粮食生产丰收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无人机等现代农机广泛应用也带动了农机市场的销售。2021年县域农机的销售比往年增长了10%,现阶段,县域发放的农机购机补贴额已经超过百分之70%,更好支持着区域农机的营销与推广工作。

同时,在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和推动下,县域内广大农户也享受到现代农业机械化的便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既激活农机装备资源,也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截止2021年末,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6%。

2 农机推广对于乡村振兴的现实价值分析

2.1 加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在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行背景下,农业生产始终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农机推广工作持续升级,农业机械化水平表现出明显增高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加大农机推广工作的展开力度,可以达到驱动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并同时实现对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量的减少。此时,更多人力资源能够由农业行业转移至其他行业,如工业企业、服务行业等等,并支持农民群众积极开发副业;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解放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目标,能够实现对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的有效缓解,支持农村地区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城市与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同时,依托加速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工作的展开,可以达到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效果,从而支持农民群众、农村地区整体幸福指数水平的提升。

2.2 支持了区域生态农业的优化建设

当前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强调着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兼顾,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的环境问题,更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驱动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成为现实。对于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而言,其整体效率以及产出效能偏低,其需要投入于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资源与资本更高,但是实施利用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相比较而言,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达到解决传统小农生产模式缺陷问题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更好维护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避免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水分流失、土壤板结等问题。通过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的使用落实对种植区域土壤的及时疏松,可以为农作物营造更为理想的生长环境;依托农机进行精准施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减小农业生产中农药与化肥的投放量,驱动农业产业不断向着生态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农机展开耕地连片集中经营,可以达到解决农业土地荒废问题的成效,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改善提供支持。

2.3 实现了县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我县种植总面积为6.33万hm2,但是总体上表现出的农业生产水平却难以达到理想状态,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升农业生产现实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升高为重要目标。此时,依托农机推广工作的优化展开,加速农业与工业之间在技术方面的有机结合,利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减小农业生产中需要投放的人工成本的同时,缩减现实耕作时间长度,避免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承担更大的生产压力,并达到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标。同时,农业机械化也使得农业资源整合利用成为现实,支持农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的增高。

2.4 更好传播了现代化农业新思想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要求着逐步驱动农业产业实现集约化生产,具体而言,就是在更少资源的支持下获取到更大的产出量,保证农业生产质量的同时,为区域农户创造更为理想的经济收益,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而通过加速推广农业机械化,就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完成对农业集约化发展思路的更好传播,引导集约化发展思路与策略在农村基层得到切实落实,助力乡村振兴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县农业發展速度的提升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实施息息相关,促使农民群众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所承受的生产压力表现出大幅减轻的趋势,降低其农业生产劳作强度,并达到更好规避资源、资本浪费的效果,最终实现对我县农业生产集约化的有力驱动。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推广工作的展开策略探究

3.1 优势产业集群壮大行动

通过培育和引进,积极发展我县农机优势装备产业,支持企业研发制造,进一步提升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

3.2 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

全面梳理我县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示范推广清单,建立农产学研定期对接和会商机制,引进适应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机装备,适应养殖业发展的洗消饲喂、尾水净化、粪污处理等农机装备,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3.3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成立研究专班,梳理短板弱项,举办技术培训,加大农机装备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解决水稻侧深施肥、油菜机械化播种、油菜分段收割等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矛盾,推动全县渔业、畜牧、果蔬特色农业机械应用,渔业、畜牧、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45%,推动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全县水稻、小麦、油菜机械化水平分别在2021年89.4%、95%、84.3%基础上再提升,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达到18%。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优质稻油生产模式,形成“耕、种、管、收、加工、储存、流通”机械化全产业链展示的新格局,打造集农机装备示范推广、展示交易为一体的重要平台。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打造水稻、油菜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育秧工厂和1个粮食烘干中心。

3.4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引导农机服务主体优化布局,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每年新建1个省级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和1个市级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培育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引导村级组织参与农业生产大托管和农机作业网格化服务,加快机械换人进程。发挥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因地制宜创新推广农机装备“合作社购买、农民租用”“共享农机”等模式,实现农机、机手、维修等资源集聚,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服务。加强农机驾驶、维修等培训,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30名、农机手300名。

3.5 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优化耕地功能空间布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在县域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用地,强化土地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和管理责任,提高土地产出。因地制宜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推进小田变大田,把改地改路宜机作为农田建设的重要方向,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新建533.33hm2,建设千亩片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深化”田长制”改革,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

3.6 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

面向长三角市场需求,积极支持中农合市场建设,改造当涂塘南水产大市场,推进其他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发展。在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下,依托县级以上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鲜活农产品的产地、集散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按照“田头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建设仓储冷链设施,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打造长三角3h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

3.7 联合农机企业加速农机推广

县农业农村局应当致力于推广区域农作物种植全程机械化,积极联合县内的优质农机企业在农村基层启动“春风推广”到户服务活动,为农民群众展示新型农机具,现场演示各类农业机械的安全操作,并针对性加大农民群众在农机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种农机联合推广活动的开展,能够助力县域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2]。

乡村振兴视域下,维护农机使用安全也极为必要,其也是农机推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可以积极联合农机企业深入农村基层,定期展开农机使用安全教育活动,例如“保农机安全,促经济发展”主题宣传咨询活动等等。在相应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立安全宣传咨询台,通过农机生产安全展板、典型事故图片、发放宣传材料等耐心细致地向过往群众普及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常识,介绍安全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的农机化技术,解答农民群众疑问,并围绕典型农机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增强农民对农机安全知识的了解,以此实现县域农机推广工作的升级。

3.8 更新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营模式

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营模式,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新建的农机合作社,所有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合作社经营收入为集体经济收入。只有抓好合作社运营管理,才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办农机合作社积极探索三种运营管理模式,具体有:第一,“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由村党支部引领带动,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党员和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经营收入作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条重要渠道,积极吸收农户参与。第二,“合作社+农户带地入社”运营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带地入社,开展规模化生产。一家一户的土地很难实现连片种植,大型机械不能发挥效益,土地闲置问题突出,吸纳农户带地加入农机合作社,使他们从“一亩三分地”中解放出来,对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入社农户还可以享受保底分红,增产又增收。第三,“合作社+农户带机入社”运营模式。降低入社门槛,农户带机入社,开展作业服务,吸纳有农机具的社员加入合作社,实现单机核算,多劳多得,按照作业量统一提取管理费,既解决了机具闲置的问题,又降低了运营成本,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3.9 定期组织乡村振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会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机服务队伍,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在区域内定期举办乡村振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会,引导区域各农机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理事长、农机大户、农机手及部分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干部等参与会议,总结区域前期在乡村振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后续工作展开要求与重点做出规划分析。实践中,为更好推动区域乡村振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升级,需要区域内各农机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农机大户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好农机主力军的作用。

在相应会议中,需要结合区域特色农作物生产种植的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精准定位区域特色农作物生产种植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实现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减轻农户劳动强度、提升农作物生产种植管理水平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就区域特色农作物生产种植机械化技术进行讲解,着重强调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农机从业人员在保障农作物生产种植与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保障工作效率,为区域特色农作物产业升级以及农机推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机服务为切入点,理性分析后续农机化服务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托相应工作会议的展开,更好開阔了广大农机手的视野,更新了观念,强化了安全意识,提升了农机化服务水平,为稳定农作物产业发展、驱动农机推广工作升级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4 结语

农机推广工作的展开可以实现解放农村劳动力、建设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传播现代化农业新思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实践中,通过结合现实情况免费发放农机具、联合农机企业加速农机推广、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优化制定合作社农机具配套方案、更新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营模式、定期组织乡村振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会,实现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驱动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武安,任长秋.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模式探讨[J].山西农经,2021(23):169-171.

[2] 金香凤,王辉,傅杰,等.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J].南方农机,2021,52(23):41-42,46.

猜你喜欢
农机推广农业生产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加快农机推广步伐
西畴县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农机补贴政策与农机推广的关系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