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2022-05-19 19:19吉彩霞
时代商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预算编制资金管理

吉彩霞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持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大格局发生的转变,国内外经济接轨,国有企业发展在迎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考验。国有企业在企业战略实施和日常生产运营中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随之增加,为实现国有资产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质量,同时按照风险管控的平衡性原则合理控制资金风险。文中通过对国有企业筹融资和日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多角度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内控管理;夯实资金预算基础;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加强筹融资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希望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预算编制;资金集中管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由求量的增长转化为求质的转变,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也越发突出。加强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已成为其在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之一。国有企业肩负双重职责,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创造资金效益,实现国有资产高质量发展、健康运行。

一、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资金管理有助于提升资金运营效率

资金是企业战略得到顺利实施、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企业开展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就是资金流转与增值的过程。开展高质量的资金管理,能够增强国有企业对市场经营环境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当所处市场环境发生有利变化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进行资金的合理化调配,全面提升资金运转效率,充分获取较高的资金回报。反之,则迅速调整资金使用计划,合理规避风险,确保资金安全。高质量的资金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现代市场的健康蓬勃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二)资金管理有助于提升企業内部管理水平

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前瞻性是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资金配置存在问题,轻则影响日常生产运营,重则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强资金的科学性、前瞻性管理,能够较好地将国有企业日常生产运营、应账款项回款周期、大额项目投资及投资回报期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全盘统筹考虑,切实提高运营资金合理化配置,为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有序开展及大额项目投资等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合理的资金配置,能帮助企业减少出现闲置富余资金现象,减少资金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出现存贷两头大的现象。资金的高效运作是国有企业落实经营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持续稳健的基础所在。

(三)资金管理有助于降低资金运营风险

资金安全是国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首要前提。资金监管是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有效的资金监控能减少生产经营资源耗费、降低资金运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如果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资金监管出现漏洞,会给国有企业发展埋下巨大的资金安全风险隐患,也会为部分丧失职业道德的资金管理人员提供监守自盗的土壤,导致出现违规挪用、贪污国有企业资金的现象发生,严重损害国有企业利益。通过开展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能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动态监管,及时了解国有企业资金的收支使用等情况,避免出现因监察不到位、发现不及时而出现资金管理漏洞,最大程度保障国有企业的资金安全。

(四)资金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稳定运作

资金是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投资的血液,资金充足,流转通畅,才能保障企业稳定运行。如果资金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运营资金短缺、重大项目停工停建、资金链断裂等困境,而通过实施有效的资金管理工作,将国有企业日常生产运营、应账款项回款周期、大额项目投资及投资回报期等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统筹分析,充分发挥重大事项事前风险评估,对资金使用安全提前预警,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进而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稳定运作。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国有企业具有审批权相对集中、资金体量大、资金审批环节多等特征。部分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搭建了资金管理内控体系,但由于国有企业横向体量大、纵向企业层级多、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少数企业管理者重经营轻管理,导致资金管理执行力度在由上至下的层层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断削弱,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的问题。

(二)资金预算编制基础薄弱

资金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数据是否准确、合理、全面,是决定企业战略能否得到高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资金预算往往都是由各层级企业财务部对收入、成本费用、大额投资进行简单预测,汇总填列,层层上报后形成。其他业务部门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参与度较低,同时没有统筹考虑总体战略、大额项目投资及项目回收期、筹融资、股东分红等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各项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以及后续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未进行系统严谨的分析考量,资金预算编制缺乏融合性、全面性、重要性、平衡性。同时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资金预算调整工作未得到有效执行,与业务经营实际不匹配,造成预算执行力效果差或者无法执行,最终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此外,由于对资金预算编制基础不扎实,资金预算编制易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预算过低则容易造成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资金短缺、大额项目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风险;预算过高则容易产生资金冗余,出现存贷两头大的现象,增加资本成本。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脱节现象,严重影响预算执行人工作主动性,预算目标的实现难以得到保证,形同虚设。

(三)资金集中管理覆盖范围不全面

为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国有资金安全运营,多数国有企业对资金管理都采用结算集中模式进行,通过设立内部资金池、财务公司等方式,对集团内资金统筹调配,对有富余资金的下属公司,通过提供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方式将富余资金进行归集,同时根据年度预算,统筹调剂,将资金通过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提供给资金短缺的下属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在集团层面减少“存贷两头大”现象。但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对纳入合并报表范畴的全资、控股公司资金集中度相对较高,但是参股公司的资金及收支结算并没有纳入统一监管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对参股公司的资金管理存在盲区,仅凭财务报表账面数据,无法直观了解其实际生产运营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公司筹融资受限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公司对集团企业下非全资类控股公司,贷款额度、贷款条件、贷款审批流程、手续相比全资子公司而言,都更为复杂、繁琐,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筹融资额度需求。同时集团公司对外部银行账户开立、贷款审批也有较为严格的管控。上述两个因素使得非全资类控股公司一方面无法通过财务公司全部解决重大项目中筹融资需求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贷款体量问题,也无法充分享受外部银行大额贷款的优惠政策。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参股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参股公司中股权比例小,对参股公司的生产运营、资金决策使用等方面不具有决策权,考虑到难以控制潜在的运营风险和资金风险,所以不对参股公司提供贷款、抵押等筹融资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参股公司的另一方控股股东也只按照股比提供贷款、抵押等筹融资业务。当参股企业发生大额项目投资、扩大产能或生产经营严重亏损出现大规模资金需求时,由于自身体量较小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等因素,使得参股公司无法通过外部银行取得贷款,导致参股公司一方面将面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的困境;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不足,影响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进而影响公司整体战略布局。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改善策略

(一)加强内控管理,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充分执行

建议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内控管理,以内部审计为抓手,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借助自查、外部审计、各类监督检查等多方力量,检查各层级企业资金管理的内控设置是否合理、各项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切实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是否存在未经授权越级或超出授权范围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资金;考核评价监督体系是否完备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成因,并形成资金管理专项审计报告,及时向管理层上报。

同时,也要重点加强对审计整改问题及长效机制建设完成情况的监管,要对整改问题按照属性进行分类,采取逐一销号管理方式,将问题拆分到最末端。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细化落实到具体分管领导、具体责任公司、具体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实现整改全过程动态跟踪,整改完成才能销号,确保“立行立改、应改尽改”。同时要深入剖析問题成因,做到举一反三,加强严肃问责追责,对具体责任人要结合绩效考核,给以相应的处罚。从加强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学习,修订制度、细化内部审批手续等多维度完善长效机制建设,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充分执行。

(二)夯实资金预算基础,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金预算管理是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要统筹考虑企业总体战略、日常生产经营、大额项目投资及项目回收期、筹融资、股东分红等实际情况,对各项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以及后续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要进行系统严谨的分析考量,进而保证资金预算编制的融合性、全面性、重要性、平衡性。在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建议尽量做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优化资金预算编制流程,在预测中长期资金计划时,要考虑平衡自有现金流和投资项目的动态关系,谨慎选择投资项目,并按月跟踪落实;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资金预算,确保预算刚性约束和严肃性;三是做好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预警机制和分析工作,对偏离标准的预算执行要及时预警并纠偏,同时要分析问题成因;四是加强资金预算考核,将资金预算执行结果与各层级企业业绩考核、薪酬管理相挂钩。考核是预算有效执行的保障,要做到考核工作公平、公正、透明,充分发挥预算执行人的工作主动性,进而为公司更好地创造效益。

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科学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打通各系统模块之间的壁垒,实现资金预算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预警提示机制。可以通过制定制度、企业公众号、集体培训等方式,加强全面预算思想宣贯,将“无预算不开支、无预算不投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各部门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大部分国有企业为了满足企业战略结构需求,会通过合营、联营的方式参股其他公司,将其作为参股公司管理。由于其股权比例小,对参股公司的生产经营、资金管理等方面不具有决策权,难以掌握参股公司的实际运营风险、资金使用风险。鉴于上述原因,建议国有企业可以考虑从掌握参股公司的资金收支角度,来实现风险控制,虽然参股公司目前无法纳入国有企业结算集中模式管理,但是现在企业基本都是通过网银客户端进行资金支付,可以要求在其开户银行增加国有企业指派人员的信息,企业发生资金往来时,银行系统会及时发送通知,进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参股公司业务实际运营情况。同时,可以定期到人民银行查阅参股公司银行征信,及时了解其银行数量、信贷情况,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四)加强筹融资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不仅肩负经济发展重任,更要合理控制运营风险、资金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为更好地解决部分非全资类控股公司筹融资难的问题,建议企业可以双向发力,发挥1+1>2的力量。一是国有企业在符合内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手续,对贷款合同的各环节审批时间设定处理时限,要求原则上不得超时限处理。同时可以采取应收账款、长期资产抵押,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方式,为非全资类控股公司提供筹融资业务,帮助其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进而将收益留在集团内。二是国有非全资类控股公司在大额投资前期规划时,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率、业务来源、筹资渠道等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切勿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投资。避免出现因前期调研不充分,使得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偏离可研预期,如质量不合格不合规,发生大额整改费用,不仅会导致项目出现超概现象,还会使项目面临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三是积极与银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尽量选择与集团公司存在协作关系的外部银行作为筹融资的合同银行,借助集团公司的优势,与银行积极协调,争取获得优惠的资金政策,降低资金获得成本。四是要重视筹融资方式的组合运用,长短期贷款相结合,尽量避免出现短贷长用的现象发生,降低公司的资金压力,有效规避企业陷入资金紧张、资金短缺及资金链条断裂等困境。

四、结束语

现如今,国内外大环境变化莫测,经济环境复杂性因素剧增,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内控管理,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充分执行;夯实资金预算基础,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加强筹融资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落实资金管理,严控资金使用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按照风险管控的平衡性原则合理控制资金运营风险,实现国有资产可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妮.财务公司结算集中助力国企改革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 (02):150-151

[2]杨玉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0 (26):97-98.

[3]陈芳.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 (05):201-202

[4]郑海珍.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J].当代会计,2021 (14):106-108.

[5]韩军喜.试析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1 (07):30-31.

[6]田雨.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风险防范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 (07):90-92.

猜你喜欢
资金集中管理预算编制资金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资金池”模式与银企直联在重庆高速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的结合应用
新常态下财务公司助力集团发展功能优势分析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