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病损5例报告

2022-05-19 08:22张兆林曾庆明刘林伟谢天朋吴玉婷刘佛林伍耿青张国玺邹晓峰袁源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位成形术游离

张兆林 曾庆明 刘林伟 谢天朋 吴玉婷 徐 辉 刘佛林 伍耿青 张国玺 邹晓峰 袁源湖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赣州 341000)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是输尿管镜手术和盆腹腔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输尿管长段狭窄和缺损时有发生,临床治疗极为棘手。输尿管长段病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回肠代输尿管术[2]、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1,2]、自体肾移植术[3]等。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应用腹腔镜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病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女3例,男2例。年龄26~69岁,中位年龄52岁。BMI 15.35~24.51,平均21.61。右侧2例,左侧2例,双侧1例。病程5 h~12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输尿管病损长度6~14 cm,平均9.4 cm。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泌尿系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图1A、B)、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或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评估输尿管病损情况。5例术前情况见表1。

表1 5例术前基本情况

病例选择标准:输尿管良性病变;输尿管病损≥6 cm。排除标准:输尿管原发肿瘤性病变或继发肿瘤侵犯;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

1.2 方法

全麻,留置尿管。健侧70°卧位,脐旁置入一10 mm trocar,患侧锁骨中线脐上3 cm、脐下5 cm处分别置入一5 mm(或10 mm)和10 mm trocar,患侧腋前线平脐置入一5 mm trocar(图2)。术中于髂血管处寻及输尿管或自肾盂顺行游离输尿管,游离输尿管病损处及近端正常输尿管,最大程度保护输尿管血供。生理盐水350~400 ml充盈膀胱,游离膀胱壁,保护膀胱上动脉及分支。离断输尿管病损与正常输尿管交界处,测量输尿管缺损长度(自输尿管病损处近端正常输尿管处至膀胱顶部距离),根据缺损长度,沿血管走行切取膀胱肌瓣,顶部宽2.0~2.5 cm,基底部宽3.0~4.0 cm,裁取膀胱肌瓣长度较输尿管缺损长度长1.0~2.0 cm。裁剪近端输尿管末端呈倒“V”形,与膀胱瓣顶部吻合,置入F7双J管1根,膀胱瓣绕双J管卷管成形输尿管(图3、4)。病例1、5缺损较长,吻合存在张力,术中联合膀胱腰大肌悬吊以达到张力无吻合。更换尿管,缝合膀胱。膀胱注水观察有无漏尿,游离带蒂大网膜覆盖成形输尿管,留置输尿管旁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随访

术后3、6、12个月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随访,每6个月行IVU或CTU随访,其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包括尿常规、泌尿系超声、IVU或CTU。

2 结果

本组5例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膀胱肌瓣成形输尿管长度8~16 cm,中位长度12 cm。手术时间100~180 min,中位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 50~320 ml,中位出血量110 ml。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2~5 d,中位时间 4 d。术后住院时间6~11 d,中位时间8 d。腹部穿刺口均愈合良好。5例术后均无尿漏、腰痛、发热等并发症。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1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3~6个月复查IVU或CTU示患侧上尿路显影良好,成形输尿管通畅(图1C~E)。5例随访18~30个月,平均21.6月,未见输尿管狭窄、肾积水加重。见表2。

表2 5例术中、术后情况

图1 女,52岁,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节段性狭窄 A.CTU示双侧输尿管狭窄; B.CTU三维重建示双侧输尿管狭窄;C.术后6个月CTU示左侧成形输尿管通畅,左肾中度积水,较术前减轻;D.术后6个月CTU示膀胱瓣成形术后输尿管;E.术后6个月CTU三维重建示左侧输尿管通畅 图2 腹腔镜穿刺孔及引流管 图3 腹腔镜下裁剪膀胱肌瓣 图4 腹腔镜下膀胱瓣卷管成形输尿管

3 讨论

输尿管损伤以医源性损伤为主,多见于输尿管腔内治疗和腹盆腔手术。输尿管镜手术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为3%~6.7%,严重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穿孔及撕脱[4],发生率0.06%~0.45%[5,6]。本组5例输尿管病损均为医源性损伤,其中3例为输尿管镜手术相关输尿管损伤;4例为输尿管狭窄。1例为输尿管撕脱。

输尿管病损的处理原则是尽早解除输尿管梗阻,恢复尿流通畅,防止继发性肾功能损伤,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7,8]。根据病变性质、损伤时间、位置、长度、严重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9]。输尿管下段长段病损可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联合腰大肌悬吊或膀胱肌瓣可修复6~10 cm缺损[10]。对于中上段长段狭窄可行肠代输尿管术或自体肾移植术,但因手术操作复杂,肠道相关并发症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使其应用受限。Bai等[11]报道膀胱肌瓣在输尿管全长撕脱及上段长段缺损中的应用,修复长度可达21 cm,远期随访效果满意。本组5例缺损长度6~14 cm,均行腹腔镜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较长缺损联合膀胱腰大肌悬吊术,从而避免行肠代输尿管术,随访显示输尿管通畅,3例积水改善,2例积水无加重,效果满意。

结合本组5例诊治经验我们体会如下。①术式的选择:腹腔镜手术并非长段输尿管狭窄的手术禁忌,本组5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手术,但需熟练掌握腹腔镜游离及吻合技术,保证无渗漏、无张力吻合。②血供保护:在使用膀胱瓣手术中,无需过多游离正常输尿管,减少输尿管血供损伤;游离膀胱时应注意保护膀胱上动脉及分支。③肌瓣长宽适宜:本组膀胱肌瓣顶部宽2.0~2.5 cm,基底部宽3.0~4.0 cm,沿血管走行裁剪,保证肌瓣充足血供,肌瓣长度较输尿管缺损长度长1.0~2.0 cm,保证足够长度的代输尿管,确保无张力吻合。④腰大肌悬吊术:本组2例缺损段较长,术中联合膀胱腰大肌悬吊,以减少所需肌瓣的长度。⑤输尿管膀胱肌瓣吻合:本组纵行裁剪输尿管末端呈倒“V”形后与膀胱肌瓣吻合,可使吻合口更宽阔,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⑥大网膜覆盖:裁剪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及成形输尿管,利用其促进局部血管生长、局部组织愈合和抗炎作用[12],促进吻合口生长并减少并发症发生。⑦输尿管损伤手术修复时机的选择:输尿管损伤后重建时间仍存在争议,有学者建议在损伤后4~6周进行[9]。术中发现或术后7 d内发现的输尿管损伤,我们认为应尽早手术治疗。本组1例输尿管撕脱伤外院转诊后即刻手术治疗,术中输尿管易识别及游离,周围无明显粘连,术前接受长期置管扩张的患者输尿管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分离较困难。⑧尿管及双J管留置时间:我们认为对于吻合确切病例,可以尽早拔除尿管和输尿管支架管,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本组均留置1根F7双J管,术后1个月拔除,随访输尿管通畅,均未见狭窄复发。

综上所述,腹腔镜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病损安全、可行,联合膀胱腰大肌固定可减少吻合张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位成形术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陶珊珊作品
跟踪导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