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配合法(十三)

2022-05-21 04:37许晓俊
中国篆刻 2022年5期
关键词:偏旁部首收笔分部

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十五、王字旁

《分部配合法》曰:“首画两尖,中用小勒,下横上挑以避右。”

第一横起收均呈尖状,第二横短小,收笔轻而不调锋(笔肚收笔法),顺势上挑,逆锋写中竖,最后一横斜而上挑,一般不写成横,以免占据右边位置,同时上挑后与右边第一笔呼应。

构成关系:

四个笔画的长度为竖最长、提画通常第二,中横最短,第一横有时与提差不多长或比提略长。角度变化主要是三横,竖较直挺,提比较斜,中横略平,第一横介于两者之间。孤度变化较小,以直为主,偶见竖画略带向或背势,首横偶有上仰或下俯,提画直或上仰,中横取直势,如“珍、现”等字。

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

1.王字旁的竖画略偏右,第二横、提与竖相交接的位置,左长右短。而竖画与第一横相接的位置则居中或偏左(首横左短右长)。由于汉字上收下放居多,如果右边上部比较多的空白,王字旁的首横则稍偏右以补足右上空疏,如“玕、现”等字。

2.位置高低

王字旁的字,上部相邻笔画之间有左高右低、左低右高之分,右部最上面一笔是横画的,一般是左高右低,如“理”字,最上面一笔是点、撇、竖时,这些笔画的角度比横大,应左低右高,如“琅、珍、瓘”等字。

3.提的长短与位置

由于提的收笔处对应右部中间或略偏下部,提的长短与右部的形态有关,如果右部最左边是竖或竖撇,阻挡了提的延伸,提则短,如“琅、珮”等字。如果右部中下位置空间大,提则可以较长,如“珰、理”等字。

4.大小比例

5.行楷和魏碑中,保留本字写法,即“玉”,如“珠、玮、珍、琼、瑰“等字。

6.行楷中笔顺可以变化,如“环”字先两横再一竖,而“理”字则先一横再一竖,然后是写横和提。提的形态也可作变化,如“玑”字,左右部件大小对比悬殊,右部的左边定间较大,为了补其空疏,提还是写成横,左轻右重,使下部更扎实稳重。

7.在行书中,王字旁的变化较大。首先笔顺不同,横竖连写,中横与提连写,如“珠、珪”等字。也可以一笔全连,如“珠、璋”等字,还有断开一处,如“理”字,也可用环绕,如“现“字。

猜你喜欢
偏旁部首收笔分部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四)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二)
苕溪诗蜀素帖技法精讲(九)
我的作文(外一首)
多步辗转积分列表表达
移字谜
伤心的单身话
中国世界遗产分部图
偏旁部首知多少
一字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