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分析*

2022-05-21 08:56李绍光
黑龙江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义齿压痛黏膜

李绍光

新乡新华医院口腔修复科,河南 新乡 453000

全口义齿是指天然牙完全丧失后利用人工牙与基托代替缺失的天然牙及黏膜的治疗方式[1]。全口义齿的稳定、固位水平对于评价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全口义齿由人工牙与基托两个部分组成,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人工牙排列及咬合关系、颌骨解剖形态、上下颌弓位置关系、承托取黏膜厚度等。同时无牙颌患者口腔条件,如口腔唾液分泌量、牙槽状态等[1],可对义齿修复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患者因唾液分泌减少,导致义齿和口腔黏膜之间的吸附力降低,且黏膜组织对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导致疼痛与炎症发生,增加了全口义齿固定难度。传统义齿修复方法受人工牙排列、开口取模等因素影响,导致义齿固定效果不佳,常出现黏膜压痛、义齿松脱等情况,影响患者使用[2-3]。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遵循生物功能性原则,通过指导患者完成主动肌功能训练,从而对塑膜印边缘进行调整,以获取良好固位效果,促进牙列功能恢复[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20 年5 月新乡新华医院收治的94例无牙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 例。观察组女22 例,男25 例;年龄55~74 岁,平均年龄(66.52±3.17)岁。对照组女23 例,男24 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7.49±3.38)岁。纳入标准:全口无牙患者;低平牙槽嵴,属于Gawood-Howell 分类中国第五类;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状况异常;伴有严重颞颌关节病;口腔黏膜病变者等;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方式。红白打样膏中加入藻酸盐,取出初印,以光固化托盘为材料制作托盘,从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取出开口式终印模,修整边缘,配合患者主动肌功能修整。取超硬石膏灌膜。基托材料选择光固化托盘,垂直距离的确定方式采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息止颌间隙距离法,用直接咬颌法于肌力闭合道终点建颌。颌平面板定位颌位关系转移,选择国产平均值颌架。传统方式排牙,颌平面将颌间距平分。用传统石膏装盒与冲蜡,配合水浴处理、打磨抛光。义齿完成后,让患者试戴一周后复诊,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义齿。

观察组采用以吸附性义齿理念为指导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选择上下组合专用托盘,配合红白打样膏中加入藻酸盐,用二次印模方式取初印,用硅胶橡胶和颌托选择合适垂直高度。用光敏材料制作及固化基托和上下颌提。将边缘修整蜡加于个别托盘边缘,分段放置口中,配合患者做主动肌功能修整。闭口终印模以硅橡胶取得,咬合关系以哥特式弓确定,标记中线与上下唇线等,然后行面弓转移,配合半调节颌架。获取颌位记录,于基托上做固位柱以保持垂直距离,将软热印模膏制作成颌提放在固位柱外侧。颌托放置患者口中后要求其做缩唇、吞咽、吮吸等动作。将颌托取出,锐刀削去其多余部分,待其软化后放入口中,重复数次,直至印模膏完全处于中性区,硅橡胶制作舌、唇、颊模型。以中性区印模为参考对排牙和蜡基托外形进行修整。选择专用排牙板排牙,首先口中试戴蜡型,然后用压力指示剂检查基托边缘与义齿组织面,闭口式印模以硅橡胶取得。填塑用硅橡胶专用材包埋蜡型装盒配合加铸道注塑法,加热处理采用电脑程控加热设备。抛光处理基托边缘,维持功能整塑外形。一周后复诊,并根据患者使用情况调整义齿。

1.3 观察指标

(1)主观感受评分:佩戴3 个月后使用我院自制义齿修复主观评价量表了解患者主观佩戴感受,包括语言功能、佩戴舒适感、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4 项,每项各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感受越佳。Cronbach’s α系数为0.864,重测效度为0.883。(2)上下颌压痛:修复前、修复3 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主观评价在10 cm 长尺上标注可反映疼痛位置,0~10 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3)痛点个数、咀嚼效率:修复前、修复3 个月后采取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咀嚼效率,指导患者咀嚼5 g 炒熟花生,30 s 后吐出,用清水冲洗义齿,将冲洗液置于量杯中,倒入蒸馏水稀释,摇匀后静放2 min。吸管吸出1/3 悬浊液后倒入比色皿,蒸馏水为参考,波长调至590 nm 检测,记录吸光度值,数值高,咀嚼效率高。(4)生活质量:修复前、修复3 个月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比较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各100分,分值高生活质量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情况

修复前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佩戴3 个月后语言功能、佩戴舒适感、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P值修复前43.60±5.17 45.33±6.18 1.472 0.144语言功能修复3个月89.33±5.07 82.34±4.12 7.335 0修复前55.64±6.17 56.43±6.27 0.616 0.54佩戴舒适感修复3个月91.21±3.59 84.75±4.37 7.939 0修复前52.94±5.80 51.88±6.42 0.840 0.403义齿稳定性修复3个月92.98±2.18 85.56±4.63 9.940 0修复前63.53±6.22 61.49±5.38 1.701 0.092咀嚼功能修复3个月90.76±3.52 84.42±4.38 7.735 0

2.2 两组患者上下颌压痛及咀嚼效率情况

修复前两组患者上下颌压痛评分痛点个数、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修复3 个月佩戴3 d 后上下颌压痛评分低于痛点个数较对照组少,3 个月后咀嚼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上下颌压痛痛点个数情况(±s) 个

表2 两组患者上下颌压痛痛点个数情况(±s) 个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P值修复前4.39±0.48 4.27±0.52 1.163 0.248修复3个月0.84±0.10 1.16±0.21 9.432 0

表3 两组患者咀嚼效率情况(±s) %

表3 两组患者咀嚼效率情况(±s) %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P值修复前0.58±0.12 0.55±0.13 1.163 0.248修复3个月0.95±0.17 0.73±0.16 6.461 0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修复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3 个月WHOQOL-BREF 量表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值P值生理领域修复前61.70±6.57 63.08±7.44 0.953 0.343修复3个月87.49±5.22 79.56±6.35 6.503 0心理领域修复前64.18±8.25 65.04±8.99 0.483 0.630修复3个月87.31±5.77 74.89±7.56 8.953 0社会领域修复前60.12±7.54 60.90±8.63 0.467 0.642修复3个月88.15±4.35 81.69±5.53 6.295 0环境领域修复前62.09±7.32 61.53±7.82 0.358 0.721修复3个月85.89±6.13 76.71±7.76 6.364 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剧,无牙颌的患者逐年增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全口义齿是临床治疗无牙颌患者主要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无牙颌患者咀嚼功能,改善面容、发音,缓解由于缺牙而造成的各种心理压力,临床应用效果良好[6]。良好的稳定与固位效果是义齿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做好义齿修复尤为重要。全口义齿修复是口腔修复科的工作难点,传统牙槽条件较差患者往往难以获得理想修复效果[4]。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的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方法受人工牙排列、开口取模等因素影响,义齿固定效果不佳,常出现黏膜压痛、义齿松脱等情况,影响患者使用,以传统义齿修复作为理论基础,以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操作流程作为参考,并结合中性区排牙可增强义齿稳定性的理论,相较于传统修复方式,具有固位效果佳[7],咀嚼效率高等优势[5]。

传统义齿修复选择开口式印模,常使得舌边缘、纯颊等软组织无法主动进行印模边缘整塑,需依赖医生完成被动整塑,进而增加基托边缘塑造难度,引起义齿边缘伸展不足和黏膜压痛。其采取的人工排牙易导致唇颊及舌肌力量减弱,进一步影响义齿稳定性[8]。改良全口义齿修复采取闭口式印模法,患者主动肌运动为其主要修整方式,利于增强取模精确度,促使印模与基托边缘获得较好整塑效果,进而保持理想固位,减少上下颌压痛的发生。应用专用颌架可更好地对上颌与颅骨的生理基准性位置进行定位,通过模拟牙颌自然功能运动,配合专用排牙板,在最大程度上排出符合平衡要求的牙列,有效提高义齿稳定性与咀嚼功能,减轻生活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将人工排牙列在中性区,在牙齿运用过程中将舌肌、唇、颊力量维持平衡,在此基础上采取注塑系统的方式完成义齿成形,进一步改善义齿耐磨度,预防义齿变形,同时可复刻牙龈黏膜褶皱,从而增强义齿的佩戴舒适感与逼真感,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无牙颌患者以吸附性义齿理念指导下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可有效提高义齿稳定性,增强患者佩戴主观感受与咀嚼效率,减轻黏膜压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义齿压痛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肠道与艾滋病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牙科停诊假牙和牙套有问题怎么办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隐形活动义齿为啥还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