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公共服务助推中学教育变革的实践研究

2022-05-22 21:42李晓庆陈玲黄巧艳
数字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数据

李晓庆 陈玲 黄巧艳

摘 要:北京市已探索“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5年有余,体现了在教育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有力行动,在具体学校层面,如何将线上公共服务整合到学校教育体系,实现校内外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研究关注点。本研究从线上公共服务契合北京市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出发,结合落地学校模型开展研究实践,“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支撑了学校校本教研转型,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师生交互的新样态,促进了家校有效协同,并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整体统整管理方法。从政策推进层面,可以进一步强化教育掌舵人的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线上教师的专业素养研训,增强中学生家长和学校有效互动的方法。

关键词:开放辅导;线上服务;大数据;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22)02-0061-08

收稿日期:2021-11-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智力资源共享与流转研究”(2018YFC0810602)

作者简介:李晓庆(1986— ),女,河北唐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陈玲(1981— ),女,安徽安庆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教师网络教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黄巧艳(1988— ),女,山东菏泽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主管,研究方向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教师网络教研等。

国家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步伐加快,信息化2.0、人工智能、“双减”等系列政策给基础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百年未有之教育大变局”正在发生。新时代,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教育信息化环境成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1]。2021年5月,北京市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用技术优势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标准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大力推进空中课堂、双师课堂、融合课堂建设,可见线上服务将成为教育服务的有力供给方式。

2016年11月,北京市打破常规,率先开启“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以下简称“开放辅导”),其核心内容是在非教学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学生提供在线辅导,通过线上服务解决中学生学习问题,在供给侧改革上创新服务模式。北京市从一开始的通州区试点陆续扩展到房山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后续又延展到大兴区、门头沟区,历经5年有余。2021年12月,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文件,“开放辅导”面向北京17个区县开放,这展现了北京市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心。文章结合“开放辅导”落地学校的过程,研究了线上公共服务如何和学校原有教育体系相融合,以期为后续相关学校推进该计划提供经验。

一、线上公共服务支撑中学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服务北京市中学“新基建”发展的真实需求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局限于网络、装备和平台,而是关注到具体业务环节,强调信息技术切实服务到教学、教研等核心领域,发挥“新基建”的应用价值。学校层面的“新基建”必须上升到对学校现有业务的革新上,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创新,优化学习过程,变革传统课堂生态,加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开放辅导”为学校层面的“新基建”建设提供了实践载体。

(二)响应学校“互联网+基礎教育”的落地任务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教育改革上的步伐一直较快。2021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空中课堂、融合课堂、双师课堂。其中,“融合课堂”强调探索线上与线下融合,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理想学习状态。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不仅是在原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下加上线上的工具和平台的影子,而且更加关注学生在校外家庭环境中如何获得支持、关注学生校外服务的便利性,发挥互联网的教育服务价值。北京市启动“开放辅导”,为学生建立了个体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融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服务和教育数据于一体,是促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变革,创新教育服务模式和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3]。和线下课堂教学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获得北京市任何一位在线教师的服务[4],真正助推北京各学校“互联网+基础教育”任务的达成。

(三)为中学课内外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可能性

国家发布“双减”政策以后,“双减”成为2021年度热词,落实到学校层面的做法备受关注。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件明确提出要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构建学校育人生态。目前,北京市各个学校“线上”的环境差异较大,线上公共服务成为学生可以自由利用的一种方式,推进线上服务和校内线下服务融合就成为各个学校值得尝试的一项做法。

二、“开放辅导”线上公共服务支撑学校整体变革的顶层设计

(一)“开放辅导”介绍

“开放辅导”全名为“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是由北京市教委于2016年11月开启的供给侧服务创新的一项举措,其主要含义是每位学生除了在校时间获得本学校教师提供的面对面实体教学服务,还可以在课外借助网络对自身学科问题和优势进行诊断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科配备在线老师,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在线辅导[5]。至今,已经延展到北京市17个区县。

“开放輔导”项目作为政府提供的惠民工程,已经广泛应用5年,学生利用任意移动终端,安装“开放辅导”相应软件,即可在线联系名师获取帮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全市优秀学科教师[6]。这项服务除解决学生的个性需求外,还可以为管理学生的关键角色教师和校长提供数据共享与分析服务,学生能够借助信息化工具解决自己的个性学习问题,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更加真实的“开放辅导”学习数据,为更加精准地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校长能全面了解到师生上线情况,并可针对性管理,与原来推进软硬件建设相比,该项目已经在“新基建”应用上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正是“开放辅导”发挥的作用。

(二)“开放辅导”线上公共服务落地学校的顶层设计

“开放辅导”是由政府发起的实践项目,能够落地学校,单纯依靠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师生的常规行为,从问题和需求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实施。笔者所在单位承担“开放辅导”的落地任务,结合实际业务,研究设计了“开放辅导”线上公共服务落地学校的顶层设计模型,参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借助“开放辅导”支撑平台,家长、学生、教师和校长实现了基于业务的有效互联,具体内容如下。

1.“开放辅导”平台支撑全角色应用

“开放辅导”依托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学伴”进行,“智慧学伴”贯通了教育系统多角色,对内系统贯通,单点登录模式统一用户、统一认证,进一步实现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与交互逻辑的衔接[7],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层面统整性较弱,学校相关角色各行其是的问题。每个角色只需要一个统一的教育管理系统账号,登录就可以联动班级、年级和学校,这也是数据有效汇聚的前提。

2.家、校、社三级联动带动业务的有效联结

以往的线上学习更多表现出人和工具的互动,在人与人有效协同方面较弱,“开放辅导”将流程联通,推动了角色的有效联结,学生从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出发,在家长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对线上教师发起辅导请求。线下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到个体学生的问题,多个个体问题汇聚,就形成了群体性的问题反馈表,教师基于真实的学生个体问题去备课和教学,精准性也大大提升了,而学校校长虽未参与到师生互动中,但对于学生和教师的互联网在线行为可以很好地把握,对深入了解师生的共性需求起到了很大帮助。

3.教育系统多维度转变带动学校发展目标达成

整个“开放辅导”过程,除了流程层面的联通,更多的是产生了大量的学习数据,以前的学习数据更多以“纸质封藏”或“自然流失”为主,现在这些数据保留了下来,教学有了抓手,家校互动也有了交流的载体,而学校的管理也因为大数据的积累更富有意义,在依托学生辅导大数据方面升级校本教研,在线上与线下教师融合方面促进教学流程再造,在家长参与学习指导方面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在多角色有效联结方面促进学校管理优化。

三、“开放辅导”线上公共服务支撑学校发展的实践成效

“开放辅导”政策发布后,学校层面成为最直接的实施单位,学校首先通过开放宣传,启动教师培训,之后依托“开放辅导”平台的数据分析,把握重点问题,然后根据报告反馈,凭借核心教师开展重点尝试。“开放辅导”线上公共服务支撑学校发展实践以来,进行了广泛应用,并且产生了显著成效。

(一)“开放辅导”产生校本教研数据,学校教研模式有突破

“开放辅导”是一种校外服务,校内教师最需要的就是了解学生在校外学习中的短板,辅导大数据形成教研的基本素材,教师的教研模式发生改变,从经验依托走向数据实证型的教研模式。Y学校是北京市远郊区县的一所农村中学,在引入“开放辅导”后,该校原有的教研思路被优化,学生提问的情况会直接通过“开放辅导”平台反馈给教师,形成了自下而上良好的信息传达通道,一个“大平台”支撑下的微型教研模式逐步形成,参见图2。

从图2中可看出,学生借助平台产生学习数据,平台通过关键词凝练分析形成学生核心学科问题群及教研点,之后教师端在线终端呈现核心教研问题,教师即可知道学生更加真实的问题表现,个体教研和群体教研有了抓手,学校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攻坚教研,实现了更好的教研转型。表1是Y学校在“开放辅导”平台上呈现2021年上半年汇聚的学生提问数据汇总的教研指导表。

结合该学校的调研反馈,教师教研以分享教学案例、说课等方式为主,很少借助在线的方式获取真实的学生问题,所以教研解决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开放辅导”是在“课下”的创新供给,学生在家就可以便捷地连线教师,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能够为教师提供非常真实有效的学生学习大数据,给学校的教研带来了新的活力。不过,Y学校是远郊区县的农村中学,教师知悉问题后,利用教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要不断历练的,学校抓住学生大数据有所作为,并且持续优化教研,将数据驱动的教研模式走通走熟才能产生更大的成效。

在“开放辅导”实施过程中,学生端发起问题,“开放辅导”平台承载信息,全体教师可以查看学生表现大数据,同时又要有对数据的基本认识和解读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素养的考验和体现。实践而知,“开放辅导”以数据联通师生,平衡了师生关系,优化了教研模式,提升了信息素养。

(二)“开放辅导”产生交互新样态,教师教学流程优化

教育改革的号角始终未停,改革更加聚焦课堂,依托学校的三尺讲台很重要,但如果只在课堂内徘徊,无法让教学的流程发生结构性变化,改革也很难发生实质性转变。“开放辅导”在教学流程优化和创造线上与线下有效交互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线上教师成“助教”,翻转教学有助力

在研究实践中,学校探索“开放辅导”走进课堂教学的路径,摸索出“开放辅导课堂”“开放辅导小讲师”“开放辅导讨论小组”等活动形式,初步实现线下“开放辅导智慧”走进课堂,课堂重难点“课下找开放辅导”的教学模式。以H学校为例,“开放辅导小讲师”的尝试就很有代表性,它是一种借助在线教师开始提前学习,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思路。翻转课堂强调教学结构,让学生们拥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可以利用在家的部分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认识新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交流与讨论[8]。研究团队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开放辅导”开展了翻转教学的尝试,思路参考图3(见下页)。

从图3可看出,“开放辅导”打破了原有教学方式,人与实体的交互转变成人与人的交互。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善讲,有的教师虽不善讲但学科理解能力高。这些不善讲但学科理解能力高的教师,在传统教学评价中不一定有优势[9]。所以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原有的单向视频学习转化为同教师交流,这训练的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结合翻转教学的实施,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答疑,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开放辅导”的在线学习基础,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分享展示学习成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炼核心知识点,从关键问题解决转向学生内化操作,从而达成整体教学目标。整体来看,H学校切实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从结构上发生了转变,而线上教师其实成了线下教师的“助教”,课堂也更加丰富多彩。

2.“开放辅导”汇问题,直播开课新供给

除了教学结构的转变,“开放辅导”平台还汇聚了学生提问数据,学校本身也抓住了“互联网+大平台”的优势。一方面,学生开放辅导的数据全过程记录,关键问题自动凝练,反馈给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借助大平台将学校学生的真实需求进行线上申请,由平台自动发送给线上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开设针对需求的直播课,达到精准支持的目的。表2为P学校基于需求的直播课样例。

从实际情况来看,“开放辅导”直播课依托平台生成了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是从当前中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形成的。实践发现,该校多数学生一周参与直播课在线学习的次数在2~4次。多数学生能够利用优质网络直播课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少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能力。该校探索教学供给的转变,不仅解决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推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教学模式改变的过程中,该校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前预习、学案中的难点,到课后作业的难点、课堂中的困惑点、过程性学习小结、学习方法咨询、个人兴趣拓展、中考动态咨询等多方面与“开放辅导”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形成学生学习有“辅导”的良好学风和教师教学用“辅导”的优秀教风。

(三)“开放辅导”学习信息共享,家校协同工具逐步应用

无论在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大变革,還是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攻坚,得到家长的支持,对于推进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开放辅导”不仅是学生开放辅导的重要服务,更是家长精细化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课后辅导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家长们共同的难题,送辅导班耗时耗财,师资问题又甚是担心。“开放辅导”的教师是参考人事部门教师职称职级评价标准遴选出来的公办院校的教师群体,在师资水平上给家长吃了个定心丸。再就是“开放辅导”的信息共享,为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开放辅导”平台提供了开放辅导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成为家校协同的载体。“开放辅导”项目缓解了家校矛盾,以“开放辅导”在北京市6个远郊区县的家校协同实践为例,凝练形成了家校协同的一般流程。参考图4。

由图4可见,学校和家庭在支撑学生在线学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利用“开放辅导”平台和微信提升了交流的效率。学生在线学习时的问题点会自动反馈给学校,汇聚给班级教师,而家长端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包括提问了哪些学科问题、有哪些教师、学生的学习时长等,参见图5。在线学习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会直接记录在学校平台上,之后将学生的个性学习报告反馈给家长,更方便家长了解个体学生的真实表现。微信和“智慧学伴”各自承担了交互平台和业务平台的角色。图5为T学校“智慧学伴”家校协同微信端辅导平台界面。家长快速了解到学生的勤奋指数,对学生的在线表现有直观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和学校开展更好的互动。

通过对实行区域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进行调研,发现北京6个远郊区县初中学生中71.20%的父亲和69.71%的母亲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及以下,对于自己孩子的相关学习问题缺乏必要的辅导能力。所以,该平台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更在专业辅导上实现了雪中送炭。通过“开放辅导”平台的双向信息互递,家校达成共识,共同推进信息化应用,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度应用,切实帮助家长和学生提升实际教育获得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研究同样发现,“开放辅导”帮助家庭减轻了负担,促进了教育公平。

(四)“开放辅导”串联学校系统,学校发展统整性实现

结合当下教育改革的现状,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和主要矛盾,有必要借助互联网推进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建立教育资源供给的统一战线[10],“开放辅导”本身作为政府创新供给的一种方式,串联了学校系统中的不同角色,也逐步在学校发展上实现了统整性变化,经过学校层面“开放辅导”的实践,学校统整性得以实现,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互联网落地学校,多角色获得感增强

北京市推动“互联网+基础教育”,要建立在有平台的基础上,要想让学校形成持续用平台的习惯,在平台应用初级阶段,为学校相关角色提供切实服务是破局之道。“开放辅导”进入学校后,不只是单纯地服务师生,还有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校长的角色服务。这些关键角色能看到“开放辅导”的大数据分析,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中沉睡、分散的教育数据有效利用,保障教育数据的生命周期高效、流畅地运行[11],能快速找到“开放辅导”项目中的进展,各角色获得感增强。

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此前,“开放辅导”在北京远郊区县运行,大众逐步感受到了“开放辅导”在学生中全面应用,在教师中全面应用,学生获得了在线教师的学习帮助,教师获得了教学和教研的帮助,而在应用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数字校园建设的不断完善。

3.管理者循证决策有切实的行动

线上公共服务落地单个学校,管理者找到其落脚点才是王道,“开放辅导”提供了面向学校管理者的“大权”,结合数据合理引导教师应用互联网资源,结合数据关注学生的在线行为,连线“开放辅导”的教师解决学校个性的问题,在“开放辅导”的平台上直接获悉了管理大数据,学校有据可依,开展了循证行动,包括针对性资源推荐、本校学生行为分析、依学情发起辅导需求、申请直播课程等,学校在循证决策上有了切实的行动。

四、线上公共服务支持中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教育掌舵人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线上服务的评价模块

将“开放辅导”作为一项政府公共服务推向学校时,落地之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学校一把手决定了政策落实的程度。经过实践,研究者发现校长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才是保证成效的前提。既然是一项公共服务,校内教育体系就必须有顶层设计,探索管理者多元评价,赋能线上服务落地。站在学校视角思考,学校整体层面实现现代化、互联网化,需要有核心业务支持方能持续,建议在未来强化教育管理者的考核评价体系,尝试从面向未来的线上服务层面设计评价指标,指引校长等掌舵人有意识融合线上优秀教师队伍和高质量内容体系,服务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强化线上教师的专业素养研训,增强线上服务的专业性

“开放辅导”在学校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的情感体验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刚开始,学校教师对“开放辅导”线上教师“抢饭碗”的感觉是较强烈的,后续一些思想开放的教师逐步行动,“享优师”的感觉占据主流,这些教师将线上教师发展为“学习助教”。项目逐步进入平稳阶段后,一些教师也跃跃欲试,在担任线下教师的同时也申报了线上辅导教师,“共发展”的情感体验逐步达成共识。然而,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差异巨大,受众是陌生的,表情是未知的,关系是新建的,互动是稀少的,社会临场感较差,后续在公共服务的线上教师研训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师心理建设、破冰技巧、互动方法、成效检测等培训规划,加强教师对在线流动行为的自我效能感,使教师对完成在线流动任务具有坚定的信心[12]。只有线上教师的辅导水平提升,学校才更有底气指引学生“上线”。

(三)強化中学生家长的协同育人行动,增强参与线上服务的指导理念

“开放辅导”的实施,学生端主要是借助移动终端进行居家在线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的确带来了很大挑战,主要的矛盾点体现在学生的自制力不足,移动终端的有效管控力有限,家长进退两难。学校层面在统筹家校协作方面,可以为家长提供解决思路,将管控力的提升作为规划内容,在学生学习的监督帮助上引入智能技术,家长可以不定时引导和提供任务式学习,做好预案,通过家校协同为线上服务提供保障。

五、未来展望

迄今为止,“开放辅导”在北京市持续推广,前期在北京多个区域多所学校做了尝试,线上公共服务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供给,后续将继续开展线上服务在学校全方位的应用研究,探索更深入落地学校核心业务的路径,奔着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运武,李炎鑫,李丹,等.“十四五”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态势分析与前瞻[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6):5-13.

[2] 杨晨,王涛,胡翰林,等.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进展与反思:基于中国知网2016—2020年论文的分析[J].数字教育,2021,7(3):50-57.

[3] 尉小荣,李昊龙,邓柳,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数及区域差异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114-121.

[4] 陈玲,刘静,杨重阳,等. 场域视角下的“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变:以北京市“开放辅导”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56-62.

[5] 陈玲,余胜泉,杨丹.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7):2-8.

[6] 余胜泉,李晓庆.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7):5-12.

[7] 余胜泉,李晓庆.区域性教育大数据总体架构与应用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8-27.

[8] 向梦凝.基于MOOC的中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2):242-243.

[9] 金陵.挑战传统的教师:“翻转”好快——由《翻转课堂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想到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0):34.

[10] 陈玲,解晓乐,李晓庆.网络支持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索:北京市“双师服务”应用形态及服务效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Z1):10-13.

[11] 赵成杰,张峰凡,申世越,等.技术治理范式下的教育数据治理[J].数字教育,2021,7(3):15-20.

[12] 徐刘杰.“互联网+”教师智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数字教育,2021,7(2):27-32.

(责任编辑 孙兴丽)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Boosting of Online Public Service to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Taking “Open Online Tutoring Progra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LI Xiaoqing, CHEN Ling, HUANG Qiaoyan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Futur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China 100875)

Abstract: Beijing City has explored “Open Online Tutoring Progra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or more than 5 years,which has embodied the strong action in the aspect of educational supply side reform.At the specific school level,how to integrate online public service into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realize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ode with the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have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online public service’s fitting to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Beijing educational reform,and carries out research practic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mplementation school models. “Open Online Tutoring Progra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as supported the school’s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transformation, formed the new patter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era of Internet,promoted the effective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and formed the overall unified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schools based on big data.At the policy promotion level,this ca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helm’s assessment system,explore onlin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research and training,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method of parents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 words: open tutoring;online service;big data;supply side reform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大数据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