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心理因素对初中生语文作业设计及实施的影响

2022-05-22 23:55张颖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初中生心理

张颖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着强烈的个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自我意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使得初中生往往透露着一个与年龄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心理体验和情感冲突。这种状态,对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又会有哪些影响呢?通过一线教学实践和相关的调查、交流,我们尝试从不同方面阐释心理因素对初中生语文作业设计及实施情况的影响。

一、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时的心理特点

(一)期待与冷漠

通过对学生前期的调查,大致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一类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尤其是对实践、合作、探究类的作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一类学生则对语文作业完成提不起兴趣,不追求完成的质量,只是为了敷衍老师。这种学生既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对语文任务表现出冷漠,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对其他方面的事情也比较冷漠。两种不同的表现对语文作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将这些情况考虑进去。

(二)趣味与厌烦

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也能由此引发自己的创作或者创新的欲望。但是对语文作业完成态度冷漠的学生,会对作业的设置产生一种排斥行为,很难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愉悦感,容易产生厌烦、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这也正是学生生活观的真实映照。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价值,通过作业来表达自我需要的欲望,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三)成就与焦虑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由幼稚到成熟的过度时期,情感发展也呈现出幼稚、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因此,学生对作业完成之后的感受,也呈现出成熟与焦虑相交织的特点,既自豪于自己最大化的应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可能过度揣测老师的批阅情况,违背了作业设计的本意,对老师正面反馈的过度期待,导致了作业完成中的焦虑心理。

二、减负背景下,依托心理因素设计并实施语文作业

(一)转变设计观念,着眼于学生情感

1.作业内容的设计

作业设计体现出层次性,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预习巩固作业、能力提升作业、思维训练作业、拓展性作业、合作探究类作业、单元整合类作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内容、完成形式可选择,从而产生对作业的期待。

比如初读课文时,既可以有低阶思维的巩固性作业,整理字词、辨析不同语句等,也可以有高阶思维的点评类作业,对内容、写作手法的赏析等。关注学生的作业期待,从情感体验上,让学生对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充满期待,在作业布置之前,就有良好的心理影响。

例如,九年级下册自读课《溜索》的作业设计构思:

(二)改进完成方式,着眼于学生兴趣

初中學生的心理仍不够成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变化而手舞足蹈,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垂头丧气,而这恰恰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学生完成作业的切入点。

比如可以在学生学习完文言文之后,录制音频,呈现浑厚古朴的音色;也可以让学生学完小说之后,给文章部分情节配插图;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优秀的习作片段展示在朋友圈……

完成作业的方式,既是反思、梳理学习内容的过程,也是个人能力训练和提升的过程;作业的呈现方式,既能反馈学习效果,也能提升语文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调整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收获

青春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定方式不再单一,更乐于从各种途径去肯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也要随之有所改变。

评价内容在赞美的同时,也要提供方法。单一的正向评价方式,相对于正向评价加方法提供的方式,对学生来说促进作用稍显单薄。比如“作业完成很认真”,我们可以表述成“作业完成,从个人感受的角度解答的很认真,希望你能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再认真梳理一次”。这样的表述让学生知道自己优秀在哪里,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所期待,也能从期待中获取方法。

另一方面,教师评价的语言可以再丰富一些,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点评外,还可以学生互评、展览张贴,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评语后跟着反馈。

总之,语文作为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学科,更多的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所以我们要从精神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减负的同时,通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和实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助力减负提质工作的深入开展。

(注:此文为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及实施的实践研究”的学情调查情况总结)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初中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简析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