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2022-05-23 10:47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调研组
北方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首位度首府规上

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调研组

摘  要: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在内蒙古处于领先地位,但无论是与其它省会城市相比,还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首府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呼和浩特市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以及首府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呼和浩特市必须积极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更鲜明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更有力地引领全区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服务业     首位度     首府     规上

一、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

“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高于全市GDP增速0.7个百分点。2021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31.7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第一产业1.2个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1.9个百分点),比2019年增长5.4%,两年平均增长2.7%。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较2020年提高4.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有所增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较2020年提高23.3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自治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1.7%,分别领先第2、3名的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3.7个和5个百分点,在内蒙古各盟市中排名第1位。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全区第一

2021年,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两年平均增长5.2%。首府规模以上服务业无论从单位数量还是收入总量上一直以来位列全区第一,目前规模以上单位数量占全区的20%以上,营业收入占比近40%,均居全区首位。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规模以上服务业 10 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从企业角度看,有59.7%的企业收入实现增长,较2020年同期扩大16.4个百分点。

支柱行业带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23.9%,两年平均增长5.7%,高于全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4.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约14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6%和10.0%,发展较为突出。幸福产业呈现复苏,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9%,两年平均增长5.7%,以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为主的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线上消费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公共网络实现的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4%,较2020年同期提高19.9个百分点。

(三)初步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2021年,呼和浩特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4%、33.7%和61.9%,服务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二,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7个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百亿,初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从服务业内部看,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近4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两位数增长。生活性服务业占比超60%,其中批发零售、房地产业增加值虽然受疫情、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总量在生活性服务业中占比超过35.6%。

二、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低首位度与首府城市地位不匹配

衡量省会城市在省内的地位,经济首位度是重要指标之一。高首位度的城市往往有助于城市要素聚集力的提升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引领带动作用。本文中首位度指的是省会(首府)城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全区)经济总量的比例。2021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内蒙古排名第3,低于鄂尔多斯和包头两市。通过计算除4个直辖市之外的国内27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发现,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首位度为15.2%,在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3。从服务业来看,21.7%的首位度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4。这两个“倒数”排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首府服务业内部集聚度还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更重要的是对周围城市和地区辐射能力较弱、引领带动作用不突出、首府城市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行业结构相对单一,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通信、批发零售和餐饮等占据服务业主导地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主要依靠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他行业企业少、规模小,个别企业的营业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规模。

例如,批发业情况就是整体体量较小、大企业较少,偶有“一家独大”,其销售额的增减直接左右整个行业的发展。再如,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只有21户企业,其中,仅5户企业超亿元,营业收入占该行业的58.2%,其余均为小企业,入规企业不成规模的特点突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规模也比较小、数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低,2021年,全市634户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92亿元,占全市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8.9%。对全市消费市场带动作用较小,引领消费市场发展的动力不足。而且大部分行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金融等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服务业这种不尽合理的内部结构制约着首府一、二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三)疫情等因素给部分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受国内疫情多发的影响,聚集型服务行业受冲击最大,餐饮市场受疫情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大型宴会撤销给大中型餐饮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影响,部分大中型酒店因持续亏损而停止营业。2021年,餐饮收入增长也相对较缓,全年餐饮收入151.30亿元,同比增长6.5%,低于商品零售0.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低于商品零售1.6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收入恢复较慢。批发业盈利情况也不乐观,全市206家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2%,其中有96家呈现负增长,占比46.6%。此外,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优势领域不明显、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对外辐射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等问题,还面临着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专门人才匮乏等困难。

可以看出,当前,呼和浩特市服务业主体地位提高,初步确立了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的地位,领军自治区服务业发展。但是,其中心地位并不突出,对全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属于弱区域性服务业中心。从高质量发展要求看,必须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并做大做强,强化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首府功能,从而真正发挥一个首府城市走在前、做表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促进服务业发展

呼和浩特将成为中蒙俄合作窗口。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内蒙古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石,呼和浩特市应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加强旅游、物流、金融、咨询、广告、文化创意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开展软件研发、数据维护等领域合作;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全力争取中蒙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国际信息、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草原文化交流、研究、旅游、展示中心,北方国际航空枢纽与物流中心和国际创新合作高地,最终打造成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支撑。

黄河“几”字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黄河“几”字湾地区资源丰富,该城市群的城市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和产业特色,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呼和浩特市要全方位加强与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榆林等城市之间的合作。黄河“几”字湾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强化呼包鄂乌榆等城市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呼和浩特市在区域中的组织中枢功能,使黄河“几”字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

推动京蒙跨区域产业协作的枢纽。呼和浩特市是环渤海经济圈、以北京为中心向西北地区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首都圈处于功能外溢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迁为内蒙古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呼和浩特市在与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应以合作创新、产业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为目标,

推动与以中关村等为代表的首都产业基地、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产业基地首都科研院校实现园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建设一个创新发展中心,提升全市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能力和培育各类专业化服务、创新人才,引领内蒙古与京津冀产业在新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化对接,实现区域合作的全面提升。

(二)优先发展支撑产业

大数据云计算。丰裕的电力资源加上适宜的气候,使内蒙古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首府呼和浩特集中了全区的优势科教资源,更具有内通北京、外连蒙俄的交通区位便利,国家大数据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使呼和浩特跃居新兴产业前沿。呼和浩特市应加快建设新一代通信信息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智联点,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围绕“互联网+”、大数据、大宗商品和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云计算产业和软件开发研究等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加强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和推进云计算在多领域的应用,加快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步伐;建成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数据服务中心和数据平台,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充分发挥“两大产业园区、三大数据中心”的作用,成为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聚集区的中心。

文化旅游业。“草原丝绸之路”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和浩特作为“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作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可以“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为桥梁,建设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国际文化交往。在当前产业发展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扎实推进“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交通”“旅游+农牧业”等模式,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地域化的原则,发挥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和本土文创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交通物流业。提档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美通、新畅、九州通等城市配送中心项目运营,有序实施京东“亚洲一号”物流项目,进一步完善沙良物流园区“四港一中心一口岸”(铁路港、公路港、仓储港、信息港、生活服务中心和铁路口岸)功能布局。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物流片区、铁通物流片区为载体,加快建设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推动呼和浩特新机场空港物流板块建设前期规划,推进实施申通、伊顺、韵达、中通、圆通、九州通等重大项目。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优化枢纽内部交通组织,畅通城乡物流通道,优化整合现有小散物流园,加快明品福、中农联、万科、铁通等项目落地。

推动交通物流服务提档升级,加快物流节点城市和呼和浩特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呼包鄂乌物流体系整体协调的中心城市;深化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建设国际通道、航空港,促进要素集聚,发挥区域枢纽作用,打造辐射西北、连接蒙俄的现代物流平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持续提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构建服务业为主导的首府城市还必须从政策制定落实、改善服务、科技创新、增加投入等方面着手,推动服务业“提质扩量增效”。一是国务院、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務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部分优惠政策存在执行落实难问题,比如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服务业与工业在政策落实上存在的差异。在加强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对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予以政策倾斜,突破体制性障碍,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不平等政策,构建优质高效的首府服务业市场环境。二是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提档升级。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提升内蒙古科技大市场、呼和浩特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中心、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功能,推动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提升服务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完善出台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助保金贷款”融资政策,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筹建呼和浩特地方法人银行,建立信用激励、风险补偿、政金企多方协作等金融创新合作机制,扩大金融资源对服务业的供给。四是培育壮大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中介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更好满足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深化人力资源和创新创业服务协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快建设服务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执笔:康磊、张志栋、李文杰)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首位度首府规上
数字说话
盐城市首位度现状评价与提升对策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美国各州首府 多为小城镇
哈长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演变特征研究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增长8.4%
南宁:全市近80%是老区的首府
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
城市首位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概述及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