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作业不出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2-05-23 02:35黄东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小学语文

黄东艳

摘要:“作业不出校”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作业设计的新理念,新模式。尤其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通过实施这一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学习多种知识,培养多种技能,并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消除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语文知识理解困难、语文素养不够深厚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后作业展开形式两大方面入手,以丰富的教学和作业活动充分落实“作业不出校”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作业不出校;易地扶贫搬迁;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3-

贵州省龙里县的易地扶贫小学学生大都来自全县30多所乡村小学,生源构成比较复杂,还有一些学生属于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能力较为不足,汉语素养较为匮乏。同时,大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够在课后对学生展开高质量的作业辅导。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出校作业的效果不够理想。而在2021年1月8日,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的要求迅速成为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对贵州省易地扶贫小学的语文教学和作业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本文就以该校为例,从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设计方面具体谈一谈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作业不出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让学生以勾画圈点的方式明确重点,难点内容在课后展开,反复的背诵与抄写,以此作为作业的主要形式。这就造成学生的作业过程十分枯燥,作业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在“作业不出校”理念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大量学习任务,以此有效缩减课后作业量。

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能力。比如,可以分别播放出江岸上薄雾蒙蒙、波浪滔天、余波滚动等景象的视频。学生对照各个段落中的写景语句,既能够对潮水的各种特点形成生动的理解,又能够认识到潮水现象分为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三大阶段,以此明确梳理文本框架。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效果。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建学习小组,相互讨论文本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此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展开分层教学,让学生充分表达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不同学习效果的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透彻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高效的知识学习,从而减少课后作业量。

(二)展开探究活动,充实文化修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广泛利用课外书籍以及互联网等资源,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和课外的相关知识展开广泛的探索,以此帮助语文知识修养不足的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广博的知识层面,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减少相应类型的作业布置。

例如,在学习《丁香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探究活动,充实传统文化修养。比如,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习俗的差异,对于丁香花这种花朵缺少足够的认识,難以理解具体的文本内容,也不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由此会产生较为繁重的课外学习负担。因此,在阅读“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一句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了解到丁香花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人民使用丁香花装饰生活、制作食物与药材等知识。从而对丁香花的重要作用形成全面的认识。又比如,在阅读文本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等诗句时,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其他学生可以借助《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课外书籍,广泛学习与丁香花以及其他植物有关的古诗词,对我国的植物文化形成深入的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多种主题的探究活动,充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二、创新课后作业展开形式

(一)发挥多种智能,减轻作业负担

双减政策要求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后作业布置时,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引,给予学生自由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美术、音乐、诵读、表演的多种爱好与能力,创新课后作业的完成形式,以此既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多样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多元智能,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完成课后作业。比如,在背诵诗歌内容时,一些学生可以发挥美术创作能力,描绘出“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缓缓流动,皎洁的月光在松林间轻柔照耀”的图画,从而根据图画内容联想相应的诗句,提高记忆的牢固性。而一些学生可以发挥诵读能力,使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诵读相应的诗句,表现出诗人对山野风光的热爱。其他学生可以分别发挥音乐能力和表演能力,播放出《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表现出缓慢踱步、抬头眺望等动作,还原诗人的山野隐居生活,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课后作业作为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获得充足的成就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立足学生生活,拓展作业功能

在易地搬迁之后,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学生还需要正确处理自身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对此,教师可以深入考察学生的生活状况,拓展课后作业的教育职能,引导学生展开广泛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相应形式的作业。比如,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独立生活能力,对于校园与校外的很多事物难以独立处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作者祖父的劳动精神,在校内参与卫生扫除、垃圾分类等劳动活动,以此提高生活能力。又比如,一些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后容易与父母产生较多的矛盾。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景表演活动,让一名学生扮演祖父,一名学生扮演作者,欣赏校园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并运用文本中的写景语句描述相应的场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又能够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作业设置,学生能够从学习和生活层面获得多方面的教育,有效适应易地搬迁生活。

综上所述:“作业不出校”的教育理念能够充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是要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课堂完成多种学习任务,充实语文素养,减轻课后负担;二是要创新课后作业的设计形式,让学生借助作业培养兴趣爱好与多种技能,提高生活能力与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教师能够有效落实“作业不出校”的教育理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23.

[2]庄丽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17.

[3]余方平.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易地扶贫搬迁小学语文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路径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