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

2022-05-23 01:47卫小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高中历史

卫小盼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一、中国近代史在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内容的体现

充分挖掘新教材的课程资源,发挥其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功能。高中历史教材介绍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地民众自发进行的抵抗活动,展示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料,介绍了中国有志之士的觉醒,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国家未来的道路,在自己的领域为国家未来而努力,教材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危难时人民的爱国情怀都会对学生的心态有一定影响。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探索中国出路所作的努力,教材导语部分介绍了“金田起义浮雕”,对太平天国运动予以肯定,突出“人民中心”的立场。课文还介绍了邓世昌和林永胜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得到重视。通过介绍有关英雄人物,有利于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学生进取精神。此外,教科书还特别注重对台湾人民抗日的历史描述,赞扬了台湾人民的抗日精神。

当时,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代表的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斗争,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2000多年来,资产阶级革命者为推翻中国的专制君主制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以徐锡林和秋瑾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贡献都是令人敬佩。另外,林觉民的《与妻书》更是反映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四川护路运动同样体现了四川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些经典事迹都会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情感力量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但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不可避免地会失败,索性结果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逐步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展示了中国的新面貌,也给处于困境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前辈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吸收民族精神,鼓励学生树立爱国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立足于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同时,教师也要告诉学生他们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应该努力学习奋起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现代史在家国情怀素养培育内容的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2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教材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加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型后,中国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意识形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巩固其地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通过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心国家命运、振兴民族伟大事业、冲破荆棘、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表明学生应该增强对这条道路的信心,也要让学生们深受感染。

(二)中国精神的弘扬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教师可以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希冀,希望他们弘扬中国精神,这也是对高中生的期盼。总书记的指示为学生传达了信息,即要注重精神力量,中学生更应该以此为号召,传承好中国精神。

历史课堂是一个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家庭和国家情感的教育阵地,中华文明五千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不胜枚举。教材中也对这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精神做了具体描述,比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秀代表们,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我们耳熟能详,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他的爱国热忱和革命精神值得学生铭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动的人物和丰满的形象,我们的民族精神才更加具体,才能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前进。当代高中生需要记住这些英雄,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珍惜他们所打拼下来的现在的生活,弘扬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意志,培养家国情怀。

总结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历代先贤塑造的中国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学生做出了榜样,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中国精神需要当代青少年去传承、弘扬,当代的青少年更应该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承担责任,建设祖国。

参考文献

[1]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汪文学:《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李稚勇,陈志刚,王正瀚:《历史教育学概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5]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6]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7]张德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