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矫正研究

2022-05-23 02:03张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农村小学语文

张玲

摘要:造成学习跟不上的原因有多种,有心理原因导致的、有懒惰型的、也有学习方法造成的。因此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从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以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为主要对象,探究了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矫正策略,希望能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心理;教育矫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学困生是老师操心的大问题,而农村教育一直以来又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因此,农村学困生的教育也受到更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内在原因:即学困生心理原因出发,研究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并给出教育矫正的方法。

一、通过融入集体减轻自卑心理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阻碍他们学习的第一种心理特点就是自卑。在农村的孩子父母存在出门打工的情况,多由老人带大。或者即使在父母身边,也可能存在父母疏于与孩子交流的状况。由于缺少关爱,长期来说孩子心理上容易自卑,表现出来胆怯、内心比较孤独、融入集体较难。在学校学习也大多比较认真,但是由于缺乏和老师同学的积极互动沟通,学习显得比较被动,这也导致了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能积极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针对这种心理状况,老师应善于引导,主动关心学生,带动学生融入集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会有较多课文朗读时间,存在自卑心态的孩子对集体的融入较差,大多比较胆怯,怕表现不好,会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打击,因此大多课堂表现时间比较被动,比如老师让朗读课文或者课堂举手回答问题都不积极,长此以往课堂参与度较低,自然会磨灭一些学习兴趣,同时可能读课文或者课堂表现不积极,也会影响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为了解决这样的学习困境,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可采用一对一小组帮扶以及课后谈心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逐渐建立信心,融入集体。通过一对一,即一个学习较为靠前也比较乐于助人的学生与学困生结对,既能及时帮助学困生解决一些学习问题,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友谊的建立帮助学困生打开心扉,老师在课后适当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困难或困惑,对其进行正向引导,并给予鼓励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信心在学习上争取好的表现。

二、通过家庭学校结合克服冲动倾向心理

与第一种心理状态相对的就是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不重视学习,具体表现出来就是逆反、任性、自暴自弃及表现出冲动倾向的心理特点[2]。这一类学困生大多在课外表现的比课堂积极,学习态度不认真,懒惰厌学,缺少学习动力,没有目标、贪玩。针对这一心理,小学语文老师应从学校和家庭双方面入手,共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和目标,把精力用到学习上。

这类学生大多因为看不到学习成果而自暴自弃,因此家长或者老师应帮助他们养成自律自觉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看到了付出的收获,学习的满足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记忆背诵的内容还是较多,对于冲动倾向的学困生来说,他们好动,枯燥的记忆背诵可能时常让他们觉得受挫,长期这样,自然会对语文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在学习上也更不用心,甚至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老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些背诵记忆计划,从简单开始,每完成一次背诵老师可以进行班级口头表扬,或者给予一些奖励,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战胜困难、完成背诵任务,慢慢建立了学习的坐标,获得了学习的满足感,自然也能减少厌学的心理。

三、通过扬长避短缓解焦虑心理

第三种心理就是焦虑心理。由于区域差异,农村孩子可能天然对于书本里描绘的许多事物接触较少,比如一些名胜古迹或者城市生活比较陌生,然后平时课文阅读量也较少,因此在学习时可能造成一种焦虑心态,这在语文作文写作中会体现。一些学生平时基础知识学习的很好,但是面对作文犯难,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或者写的内容空洞,缺少细节。作文的内容是对生活的真实感知,需要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更能打动人,更生动形象。对学习的焦虑感也是影响学困生学习进步的较大障碍。因此,老师要针对学困生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更轻松的学习语文。

例如,到了小学三年级左右,学生就会开始作文写作。对于心理存在焦虑状况的学生,他可能总是写不好作文,几次之后就会明显降低学习语文的兴趣。乡村小学语文的写作要避开自身教学资源不足的弊端,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从生活和劳动中,从田间地头寻找写作灵感和兴趣[2]。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扩大学生视野,灵活教学。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真实表達自我,学会观察生活,抒发自己真实情感,只有这样才是一篇好的作文。通过帮助学困生战胜语文学习的一大难题,找到学习的方法,自信的展开学习,快乐的学习能极大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焦虑,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投入学习自然能事半功倍。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日益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带来良好的行为和状态,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农村教育中,物质不那么充裕的状况下,关注孩子精神健康,调动心理的积极性,在解决教育问题,激发学习热情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用爱,耐心,和正确的方法观念教导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健康快乐的成长,寻找自身的潜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倩. 新课改背景下转化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实践策略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5):331.

猜你喜欢
心理农村小学语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