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2022-05-23 03:44白阿如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小学

白阿如娜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为了真正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展开讨论,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并且将改革落实到行动中,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问题

在提倡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调老师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以生为本,但现实情况中还是存在着一个问题,没有以生为本。老师虽然是教育的主导者,但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上,很多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老师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这种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疑问,但老师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态,只是一味地讲授自己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把课堂变成只属于自己的舞台,那学生在听讲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和老师,和课堂是隔离的,久而久之就会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重复的过程,是需要系统地一步一步地进行教育的。很多老师认为自己上完了一堂课就可以通过这堂课去改变学生,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他们并没有掌握道德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1]

(二)教材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很多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仅仅是照本宣科,例如让学生去阅读书本的内容,勾画重点等。老师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那学生就会对教材失去兴趣,其次,教材也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2]教材的内容是值得老师去深入挖掘的,其次老师也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们的生活进行联系,选取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生活例子,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教材的内容,并逐步内化教材内容,在行动中提现出来。[3]

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想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来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习正确的,先进的观念和方法。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其次,老师必须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重要性,加强认识,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教师应该要积极地抛弃那些传统,不符合当下发展的教学观念。学校应该要定期开展相关的交流分享会和研讨会,老师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彼此进行交流沟通,学习他人的长处,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的前提是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这个了解不仅是在课堂上进行,在课下也是要进行的,在课堂上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下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互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围

教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良好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个性来制定教学方案,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那课堂氛围是比较沉闷枯燥的,老师应该要给予学生更多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老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次学生的逻辑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

当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例如老师在讲解到一些案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或者音频,通过比较生动的音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在观看相关的视频音频时,他们的情感会被激发出来,对一些事情产生情感共鸣,其次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无形中真正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4]

(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的阅历是比较浅的,老师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在讲解一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当学生们听到一些和他们生活相关的内容时,一方面他会打消对陌生内容的恐惧和不熟悉感,其次就是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课堂上能够比较专心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样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信服,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增强了兴趣。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基本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社会实践、开展生活化教学,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光敌.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8):116.

[2]包祥国.浅论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更好的落实法制教育,提高德育教育[J].读与写,2018(20):29.

[3]李桂群.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读写算,2018,(21):10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有效性小学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