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及时参与指导

2022-05-23 04:47张雯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矿泉水瓶男孩交流

张雯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背景介绍:

大班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了关于《沉与浮》的材料,我们进行了观察,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教师在通过引导幼儿积极交流、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案例描述:

片段一:對实验进行猜测

首先大三班的两名幼儿(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对材料进行了猜测,什么东西可能会浮起来、什么东西可能会沉下去。她们在猜测时对物体进行了初步的观察,想象着大的、重的可能会沉下去,小的、轻的可能会浮起来。

片段二:猜测后开始验证

在两名幼儿进行猜测过后,她们开始了验证,两名幼儿把物品按照记录表格上的顺序一个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物品到底是浮起来的还是沉下去的,每次出现不确定的时候还会将物品拿起来在放入水中一次,男孩在放浮起来的材料时,会再次用力的扔进水里一次,可能他觉得扔下去就不会浮起来,她们在进行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直到最后一个材料验证完毕。

片段三:怎么改变物体的沉浮呢?

在进行第一次改变的时候,他们将空的矿泉水瓶装满了水,瓶子立刻沉了下去,孩子们进行的很顺利,可是当进行改变石头的沉浮时,男孩和女孩都有所困惑,男孩似乎拿了所有可以辅助的材料,但是仍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仍旧一次次的实验,由于不断地实验中男孩一直没有找到对的方法,这时教师比较着急,于是在旁边不停地进行引导,这时女孩成功的改变了石头沉浮,她将石头粘上橡皮泥以后粘在了空的矿泉水瓶上,于是石头浮了起来,这个时候,男生并没有观察到,于是教师让两名幼儿交流,希望他们相互帮助并让男孩找到方法,结果男生也利用了矿泉水瓶,由于矿泉水瓶的强大浮力,让沉下去的石头浮了上来。幼儿在这个阶段的操作中不停地反复实验,说明幼儿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并且可以将之前积累的经验进行运用,能从重量、大小、形状等多方位来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说明幼儿对一些物理原理懂得还是比较多的。

分析和反思: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这次的整个活动中,教师一直以游戏的形式及商讨的口吻与幼儿进行交流,希望他们能从已有经验出发,在轻松、愉快的自主游戏的氛围中尝试、操作与探索,但活动开始后我发现两名幼儿之间基本无任何交流,都是自己操作自己的,这可能跟幼儿本身能力较强也有关系,我觉得教师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但是在活动中教师不应该着急,应该让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并且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慢慢引导,幼儿的想法可能跟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一定要要求幼儿的方法相同,在对于找不到对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要让其进行模仿,其实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就是为了让幼儿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当幼儿在过程中无交流的时候,我们应该通过引导幼儿积极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一味的着急让幼儿去找到答案,而是让他们通过交流来产生不同的方法。因此,我觉得在下一次的探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将活动的重点由结果转至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教师在引导过程中重过程。

(2)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既然将实验的过程完全放手给幼儿,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就要让幼儿大胆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自由组合进行实验,并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教师的作用,教师主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创造宽松、平等的讨论环境,让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在适当时候出现进行引导,不要左右幼儿的思想,让其大胆发挥。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观察对幼儿不管不顾,要做到幼儿需要时教师能进行适量引导并让幼儿在继续自己的探究。

猜你喜欢
矿泉水瓶男孩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中国男孩的成长
趣味插秧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亲爱的“老男孩”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瓶中妖怪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