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序列浅探

2022-05-23 16:08任健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情感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实施,使学习任务群教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开始了种种教学探索,同时,课标对于不同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也给出了明确的界定,这就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参考依据。然而,由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惯性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想要让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学习目标真正达成,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笔者认为,探索教学的序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试图从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序列的探究角度,探寻解决学习任务群方式转变及目标达成的有效性问题,以期可以在语文教学的前行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古典诗歌教学序列设计的意义

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虽不大,但一直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统编版教材所选的古典诗歌的篇目基本与旧教材没有太大出入,一线教师会习惯用原有的模式进行教学,尽管在学习任务群模式的激励下,老师也会关注到篇目间的整合,但更多的还是关注诗歌本身的情感内涵的学习,而不免以偏概全,产生教学的偏误。同时,语文学科一直以来缺乏明确的层级性的目标与教学手段,使得学习效果不够显著明确,也是长久以来的痼疾,亟需改变。故而提出古典诗歌教学的序列性意义重大。

首先,从古典诗歌本身的特点而言,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表情的文字,也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形式美与表达技巧的文字,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应是一种情感的激励或感染,也还需要一种鉴赏的能力与写作的能力。换言之,在设定古典诗歌教学的学习目标时,就需要理清古典诗歌与其他文体的不同所在。显然,古典诗歌教学涉及到的点是众多而琐碎的,例如作者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意境、语言风格、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诗歌鉴赏写作、诗歌写作等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这方方面面的学习目标有梯度、有层级地按照教材具体篇目的设计加以排列,并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与能力娴熟于心,能真正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把握它的表达技巧,并能进行自我观点与情感的表达,是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出发点。

其次,从新课标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向与要求的角度而言,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要求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是从阅读鉴赏与写作两个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时,从鉴赏与写作两方面齐头并进。这首先需要学生能够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等多角度把握作品情感内涵,在了解诗歌的一般规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形式和表达方式写作,这就需要教师有序的教学安排。如果每一篇都只是泛泛而谈,学生的实际收获就会小很多。

另外,从学习本身的规律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来看,学习的过程必然是螺旋上升式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对于诗歌的理解都是老师加给自己的,还很难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在高中阶段通过老师一步步地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读懂诗歌、自己创作诗歌。而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会需要种种反复与练习,才会让学生慢慢提升自己的鉴赏写作能力。而且诗歌学习本身就比其他文体学习难度更大,如果学生不能在每一次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收获与成就,他们会更容易感到倦怠,不再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因而,对诗歌学习的层级性、序列性的安排更是势在必行。

二、古典诗歌教学序列的内容设计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序列需要按照三年不同目標来进行,高一应以读懂诗歌情感内涵、学写诗歌鉴赏文字及评论文字为目标;高二应以把握诗歌表达技巧、能在诗歌与其他文体间自由转换书写方式为目标;高三应以巩固诗歌阅读鉴赏方法为目标,以高考考查方式为导向,能够更加熟练自如地写作古典诗歌及鉴赏评价文字,能将所学应用于写作之中为目标。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往往是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同步进行的,以目前人教版统编教材为例,大概的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安排可以如下:

1.高一年级

从阅读鉴赏的角度而言,首先,结合必修上古典诗歌单元,学会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鉴赏方法。可以通过对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几位诗人词人生平及时代背景的了解,掌握知人论世的手法在解读诗歌时的重要辅助作用。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每一个时代诗歌的整体风貌做必要的梳理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发展史的概况,遇到陌生的诗歌,可以大致明确诗歌的时代背景,再结合诗人的具体经历,建立起背景知识框架。

其次,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教会学生借助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歌。例如通过《短歌行》,学习捕捉诗歌中直接表现情感的关键词语,如“忧”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就可以以此作为学习鉴赏这首诗的切入点,明确寻找这一类诗歌关键词语的意义;通过《归园田居》,学习诗歌中意象的作用与使用,如诗中具体描写田园生活的重要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等,可以作为理解诗歌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明确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关键所在;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学习,继续巩固诗歌中的景语与情语对于理解诗歌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明确由意象构筑而成的意境对于把握诗歌情感氛围的重要意义等。

在捕捉到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后,学生还要能够对诗歌结构特点有所把握,从而借助诗歌的整体结构理解诗歌情感。例如学习《登高》,就可以通过分析律诗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特点,明确律诗每一联的基本写法与彼此间的联系;学习《琵琶行》,则可以明确这种起承转合的结构不只出现在律诗中,在长篇叙事诗中同样是写作的重要方法,推而广之,诗歌的结构方式也可以是一般文章的基本结构模式等;学习后面的几首词,可以作为前面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继续把握知人论世的手法、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以及结构特色对理解诗歌情感内涵的作用。

从写作教学的角度而言,高一诗歌写作的主要任务是写评论鉴赏文字,可以结合每一首诗歌的学习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例如学习李白的诗歌,就可以布置写作“我眼中的李白”或者“论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使用”之类的小写作;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则可以在班级设置古诗词作家人物长廊,每位同学选择一位诗人或词人写作推介或评价文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写的方式对诗歌鉴赏有进一步的把握。

由于高一必修教材只选录了一个古典诗歌单元,不足以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古典诗歌鉴赏与写作的意识,可以结合每册教材后的“古诗词诵读”单元进行辅助学习,以反复强化与巩固所学。

2.高二年级

高一年级的古典诗歌学习侧重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高二年级的诗歌学习就应侧重于诗歌形式的把握,即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把握学习了。同时,高二年级的写作目标更侧重于文学本身,可以通过诗歌写作以及诗歌与其他文学写作间的转换的方式进行。结合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古典诗歌单元的学习,我们的教学安排可以大致如下:

首先还是从诗歌阅读鉴赏的角度而言,要结合教材具体篇目有效安排各种表达技巧学习的顺序。首先是对诗歌传统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条道路的学习:通过《诗经·氓》的学习,学习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需要把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通过《离骚》的学习,了解浪漫主义的基本手法,同时,除了继续学习比兴手法的使用,更需要明确屈原所建立的“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普适意义;通过《孔雀东南飞》的学习,明确“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以及这两条不同创作道路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等。

其次是各种表达技巧的学习。通过李白、杜甫诗歌的学习,把握诗歌的抒情手法,可以直接抒情,如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次咨嗟”,就是直抒胸臆的手法,也可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伤怀等,如杜甫《蜀相》就是借古人抒写自我情怀,即用典的手法;通过对柳永、姜夔的词的学习,把握描写的手法,如柳永《望海潮》中的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虚实结合等。

由于选必教材也只有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同样可以以“古诗词诵读”单元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同时扩展到一些课外诗歌,以及巩固所学知识。

从写作的角度而言,在系统学习了诗歌的结构布局及表达技巧之余,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作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的学习,至少先做到形似。除了直接要求学生写作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将其他文体改写成诗歌,或者诗歌改写成其他文体,把握诗歌与其他文学文体写作的关联性与不同性,从而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加以运用。例如学习《氓》一诗,可让学生将古典诗歌的形式改写为现代诗歌,或改编为小说形式,或学习叙事诗的写法进行写作,学生还是有很大兴趣的。在进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学习时,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尝试,例如一些学生以《燕歌行》为背景,改写成一篇有主角有故事的小说,表现卫国豪情,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而在学习《蜀相》时,让学生学写律诗便是一种好的方法了,可以同样以一位历史人物为题进行写作。学习《望海潮》及《扬州慢》两首词作时,我便以城市为写作对象,让学生进行填词练习,学生的兴致极高,成就也很可取。

此外,在进行古典诗歌写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一些活动的形式,如对联比赛,飞花令或者联诗的形式等等,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减少自己对古典诗歌写作的畏惧感。

3.高三年级

高三年级因为有高考的任务,需要更加系统地梳理,教师需要有更明确的意识,合理安排古典诗歌学习的序列。

从诗歌阅读鉴赏的角度,可以让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一是按照诗歌题材,以小组形式分别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别离诗、咏史怀古诗等不同题材诗歌的特点及情感内涵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从诗歌阅读鉴赏的几个不同层面,如知人论世、关键词、结构、表达技巧等不同角度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归纳,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反复练习实践,从而对古典诗歌学习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也可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更好地成为学生自己的主动行为。

从写作层面而言,高三的詩歌写作更应强调在考场作文中的应用,可以尝试主题式写作的方式。先选定一些写作中经常会涉及到的主题,如“爱国”“人生价值”“成长”“生活方式”“社会意识”等,再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能体现该主题意识的诗人及诗歌作品,结合其人生经历进行写作,或将诗歌转写成散文形式,或将作品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另外,也可以就这些主题进行古典诗歌的创作,并将这些平时的创作应用到考场作文的写作中,成为作文的一部分,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这种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在考试时提高现场写作的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古典诗歌及诗人有更深入的把握了解,从而在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上古典诗歌教学序列的设计目前还较多的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反思及对未来教学的一种设想,具体细节还需要在教与学的相长中不断完善打磨,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但这种设计思路可以显著地提升教师古典诗歌教学时间安排与课堂教学的效率,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相信在持续的研究与探索中,这种教学序列的效果会更加凸显,师生的反馈也会更加积极。同时,以这种探索为出发点,笔者也会将教学序列的探索拓展到其他的学习领域中,以期逐步理清语文教学的整体序列性。

(任健,学历:本科;学位:教育硕士;职称:中学高级;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写作教学。现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级语文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有专著《诗情词心》《风行不息》等。)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情感
诗歌不除外
七月诗歌
情感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台上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诗歌过年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