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闻

2022-05-23 07:06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校长

陕西: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冯丽撰文指出:陕西省教育厅等六部門日前印发通知,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用3到5年时间,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

各地要与师范院校加强协作,以乡村教育需求为导向,探索实施定向培养或公费师范生等政策,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设置省、市两级乡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专项。

在继续完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绩效工资政策方面,陕西提出,长期在乡村从教的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时可放宽学历要求,适当增加教育教学实绩评价权重。实施教育系统“鹊桥工程”,关心乡村教师婚恋问题。陕西提出,对两地分居的乡村教师,可通过在省域内跨区域协商对调等交流方式,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完善乡村教师从教荣誉制度,在各类人才项目、荣誉表彰、评奖评优中向乡村教师倾斜。

海南: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  今年内推动形成50个教育集团

金浩田,刘晓惠撰文指出:近年来,海南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引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近日,海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海南将在部分市县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截至2021年11月,海南19个市县全面完成“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累计引进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计83所,提供优质学位16万个。“为了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我省将自今年起着力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据海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海南将组建以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为成员学校的教育集团,快速提升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区域教育、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底,海南将力争把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覆盖到全省50%以上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切实扩大全省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海南省教育厅将从省级层面统筹海口等市县的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市县“下沉”,在今年内推动形成至少50个教育集团。

浙江: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蒋亦丰撰文指出:日前,浙江省发布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将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绿色低碳主题实践和绿色低碳理念培育等3项行动。

中小学要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课程体系,用好《人·自然·社会》等地方课程教材,开展森林、河湖、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普及“垃圾分类”“林长制”“河长制”等知识内容,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各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场所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走访,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围绕浙江山河湖海等自然资源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诗路文化等人文资源,积极打造生态主题研学品牌和精品研学路线,引导学生亲近自然。

在绿色低碳理念培育方面,将举办“环保小使者”“校园绿色之星”等评比活动。中小学与家庭、社区建立协同机制,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家校社生态文明教育成果效果叠加。

福建:厦门海沧区设立“校长成长学校”

熊杰,黄萍撰文指出: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校长成长学校”正式设立,并投入运行。这意味着沧海区的校长们要“上学”了,学制为3年。

据介绍,海沧区的“校长成长学校”挂靠在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成长学校将组织校长,以读书、思想分享、专业研修、课题研究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并接受相关考核,提高校长教育教学水平。

学年期间,“校长成长学校”将聘请专家团队,确定校长阅读书目清单。清单分为每年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部分。区教育局要求每个校长每年至少阅读两本统一推荐的必读书目,以及一到两本个人自选书目,并参与阅读分享会等活动。

“校长成长学校”成功设立后,即意味着此后3年,海沧区的中小学校长们将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读书。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封闭式学习。区教育局要求校长们在学习期间的课题研究,必须是针对自己学校迫切要解决的某个问题来展开,以保证课题的针对性。

未来,全区中小学校级领导干部都将成为“校长成长学校”的学员。同时,成长学校还会招收一些年轻后备干部参加学习,以备未来充实到校领导岗位。

(以上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校长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