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22-05-23 04:37李若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乌梅结肠炎证候

李若明

(本溪市中医院中医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慢性结肠炎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主要为泄泻症状,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具有发病率高、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生活压力增加,饮食结构改变,近几年来我国慢性结肠炎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国民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1]。既往临床多采用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但用药庞杂,极易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临床需积极探索治疗慢性结肠炎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现代中医学临床研究发现[2],乌梅丸在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效果显著,故对比分析探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溪中医院从2018 年4 月—2019年4 月收治的96 例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 例,男21 例,女27 例;年龄23~75 岁,平均年龄(49.03±10.34)岁;病程最短8 个月,最长7年,平均(3.43±0.75)年。观察组48 例,男26 例,女22 例;年龄24~73 岁,平均年龄(48.97±10.26)岁:病程2~6 年,平均(3.78±0.90)年。2 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 >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96 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3]中关于慢性结肠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辨证均属寒热错杂型;对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脾、肝、肾等严重器质性损伤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存在恶性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3 片,每天3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梅丸治疗。药方组成:乌梅20 g,当归15 g,党参15 g,炮附片10 g,干姜10 g,川黄连10 g,桂枝10 g,黄柏5 g,川椒10 g,细辛3 g。加500 mL水煎熬,首先煎炮附片,之后放入乌梅,再投入其他药物,煎熬至200 mL,分别于早晚服用1 次,100 mL/次,1 剂/d。10 d 为一个疗程,均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对比2 组总有效率,判定标准以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形寒肢冷等症状基本消失,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正常,停药6个月后未出现复发现象;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形寒肢冷等症状明显改善,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轻度炎症;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2)对比2 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黏液,便秘或泄泻交替出现等,各症状或病变均按照0、1、3、5 分标准评价,依次对应无、轻、中、重程度,得分范围0~25 分,得分越低,患者症状或黏膜病变恢复越好。(3)分析2 组恶心呕吐、头痛、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96 例患者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复发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0/48),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2 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s,分)

表2 2 组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s,分)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头痛、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29.17%(14/48)显著低于对照组6.25%(3/4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结肠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认为其发病与感染、细菌变态反应、酸碱失调、精神刺激等具有相关性[4]。中医学认为,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属于“肠风”“泄泻”“久痢”范畴,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受外邪等导致脾胃脏腑功能失常,气机不利,肠络受损。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湿热瘀血为标,本虚标实,属寒热错杂之病,久病不愈则会伤及气血,最终导致肠络瘀滞[5]。中医学家提出针对该病的治疗需清解湿热、温中散寒、益气和中的治疗原则。在《黄帝内经》中,机体生理变化体现了“阳主阴从”的思想,强调了“阳主阴从”的发病观对人体正气的作用。在《伤寒论》中,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表证在补阳,阳气虚补阳,阳虚表证补阳,太阴补阳,少阴补阳兼益阴,厥阴阴阳双补、攻补兼施,补阳敛阳、辛开苦降均用,乌梅丸是典型范例。

中医通过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乌梅丸在《伤寒论》有详细记载,主治蛔厥。目前,在现在中医中,乌梅丸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明显。谢谋华等[6]在慢性结肠炎56 例的治疗试验中,运用乌梅15 g,干姜10 g,黄连10 g,附片5 g,当归5 g,党参10 g,黄柏6 g,桂枝10 g,地榆15 g,三七3 g,白术15 g,炒白芍15 g,制备的乌梅丸,加减治疗结果显示,32 例临床痊愈,11 例显效,9 例有效,4 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8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即说明采用乌梅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依据现代医学药理研究,乌梅丸中乌梅、细辛、川椒、黄连以及黄柏均对肠道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够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其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实现抗菌消炎作用;同时桂枝、附片、干姜、当归等药物可调节患者胃肠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病菌的免疫功能,有助于疾病痊愈。本文中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乌梅丸可减少不良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是因方剂中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止痢功效;黄连、黄柏具有燥湿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当归、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功效;炮附片、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功效;桂枝、川椒、细辛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痛功效,以上药物合用发挥清上温下、协调阴阳、益气和中之效。

综上所述,采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对减少不良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有显著功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乌梅结肠炎证候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巧手乌梅汤,开胃又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