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5-24 04:10刘明福韦锦福卢玉文秦延春陈国龙丘献娟陈德荣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

刘明福 韦锦福 卢玉文 秦延春 陈国龙 丘献娟 陈德荣

摘 要 双孢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保健食品,生产上可形成“种养业副产品—双孢蘑菇—有机肥—种养业”的循环生态模式。基于此,介绍了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存在的部分县区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成本高、种菇效益低及龙头企业带动与产业化发展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提升基地规模小的县区产业化水平、做好科技培训工作、提升基地机械化和加快培育产业链的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 双孢蘑菇;发展模式;广西玉林市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49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规模最大、普及地区最廣、生产量最多的食用菌[1]。双孢蘑菇肉质鲜美爽口,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保健食品[2]。生产上双孢蘑菇利用草本植物和粪类,发酵制备标准化优质培养基料,出菇后废料又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形成“种养业副产品—双孢蘑菇—有机肥—种养业”的循环生态模式,有效减少农业、畜牧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3]。

目前,双孢蘑菇产业已成为广西玉林市发展规模最大、发展空间最广的食用菌产业。据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1年玉林市双孢蘑菇产量为1.42万t,占玉林市食用菌产量的30.87%。

1 现状

1.1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1.1 加强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

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玉林市积极开展双孢蘑菇新品种引种试验及配方试验,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如成功指导兴业县葵阳镇兴忠菌种场引进繁育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不仅满足了当地双孢蘑菇菌种需求,还销往桂林市、钦州市等地。引进栽培的双孢蘑菇W192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产量高,转潮快。

1.1.2 科技成果转化快

发挥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及其微生物研究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成果及技术创新,推动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以下3项。1)双孢蘑菇标准培养料堆制技术。近年来,在兴业县城隍湖村双孢蘑菇生产基地成功研究应用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数字化二次发酵技术,利用隧道发酵堆制双孢蘑菇标准化优质培养基料,通过对蘑菇培养料隧道一次发酵、隧道二次发酵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实现全年全天候制备标准化优质培养基料。2)机械化覆土技术。研究利用传输带机械化覆土替代传统人工覆土机械设备、技术参数等关键技术要点,通过实现培养料发酵、上料、播种一体化新技术的建成投产,人工成本仅为原来的1/10,生产周期缩短了40 d,产量提高33%。3)数字化智能调控出菇环境技术。运用智能调控技术,实现对蘑菇房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通风量等环境因素的智能控制。这些技术使得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再上新台阶,为进一步促进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1.3 项目实施上新台阶

通过项目实施,不断加大食用菌科技支撑力度。近年实施了“稻草栽培蘑菇及菌渣应用示范”“双孢蘑菇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双孢蘑菇优质品种引进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近10项双孢蘑菇产业项目。其中“双孢蘑菇优质品种引进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引进示范栽培优质品种1株,建成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隧道3条,示范出菇大棚4个,每个大棚栽培面积500 m2,每茬栽培面积共2 000 m2,每年栽培双孢蘑菇4茬,年示范栽培面积共8 000 m2,每茬平均产量为18.782 kg·m-2,年鲜菇总产量15.026万kg。

1.2 发展模式

通过创建双孢蘑菇科技扶贫基地巩固脱贫成果,并以基地为载体,探索推进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1.2.1 扶贫款入股分红模式

该模式由村民合作社将脱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资金和脱贫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双孢蘑菇企业,确保脱贫村集体、脱贫户稳定获得产业发展红利,既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又增加脱贫户收入。玉林市玉光食用菌有限公司接纳管理兴业县城隍镇莲塘村的2个双孢蘑菇棚,有效种植面积为1 000 m2,采用温控技术,周年生产,每年生产4批,年总产量达60 t,总产值60万元,公司每年按期给参与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委托企业经营的脱贫户按参与金额的8%分红,为40户脱贫户实现每户平均增收600元。

1.2.2 标准培养料供给模式

玉林市玉光食用菌有限公司建设的双孢蘑菇周年生产示范基地供应多个扶贫示范基地优质培养基料,菇农直接装架即可生产蘑菇,增加了菇棚年栽培次数,提高了菇棚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增效。该模式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扶贫示范基地覆盖贫困户126户,增加脱贫户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1.2.3 种植小区托管模式

兴业县玉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扶贫种植小区,采取“保姆式委托种植管理”的发展模式和股份固定分红模式运作。在陈塘村、白沙村发动农户,由合作社统一租地,组织项目实施。合作社承诺,每生产出1 kg食用菌,给参与项目的脱贫户2元,每平方米合30元的固定分红,每年每户获分红2 000左右。

1.3 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在“高起点、高标准”下创建双孢蘑菇产业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推动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升级。玉林市通过加强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和优化扩建,形成玉东新区陂耀社区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兴业县城隍双孢蘑菇智能温控周年生产示范基地2个现代双孢蘑菇生产示范基地。

1.3.1 玉东新区陂耀社区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

玉林市博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2020年,在玉东新区陂耀社区新建双孢蘑菇栽培基地。基地采用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建设蘑菇培养料发酵隧道,以保温隔热材料的工厂化钢架结构材料建设标准出菇车间,应用智能化设备精准控制出菇车间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出菇环境,应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双孢蘑菇高效栽培,实现蘑菇工厂周年生产。基地以农业废弃物、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主料进行蘑菇栽培与示范,实施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出菇后菌渣作为有机肥料种植果蔬,打造生态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双孢蘑菇高质量发展的目的。目前发酵隧道3条、出菇车间16间,示范栽培15 000 m2,年总产鲜菇200 t,以10元·kg-1计,年总产值200万元。目前,正在着手研发双孢蘑菇机器人采菇技术,以双孢蘑菇人工智能自动采摘为目的,完善机器采摘和人工采摘的协调机制,对生产线进行现代化改造,突破传统人工采摘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推动双孢蘑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1.3.2 玉林市兴业县城隍双孢蘑菇智能温控周年生产示范基地

在玉林市食用菌综合试验站的技术指导下,玉林市玉光食用菌有限公司示范基地集成创新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应用高效节能隧道发酵技术、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栽培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栽培菇棚智能温控技术和本土原料栽培技术等,公司用稻草高产配方和正在不断试验测试的桉树皮配方进行栽培,应用本土富余的原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每间智能数字化菇房有效种植面积500 m2,示范栽培双孢蘑菇W192,每茬产量7.5 t,产值7.5万元,利润3万元,年产4茬,总利润12万元,公司现有智能数字化菇房15个,年产值450万元,净利润180万元,效益可观。

2 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县区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玉林市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基地发展不平衡,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兴业县和玉东新区,而容县、北流市、博白县、陆川县、玉州区、福绵区等县市(区)一直存在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其中一些双孢蘑菇生产企业生产设施简陋,在温湿度控制、通风换气、病虫害治理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导致出菇质量不佳、产量不高。

2.2 技术力量不足

玉林市整个食用菌产业技术推广组织除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外,各县区没有成立专门的食用菌推广机构,没有专人负责,且各县市的食用菌技术人员平时也少有机会到先进地区及科研院校进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方面的学习考察及深造,对双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术集成能力不足。公司或菇农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加上本土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从事食用菌技术推广的人员得不到系统的培训,无法有效地指导菇农生产。

2.3 生产成本高,种菇效益低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生产、管理成本不断提高,而大部分企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原料價格高,导致双孢蘑菇总体成本过高。同时,双孢蘑菇销售时间、保鲜时间较短,且不能长途运输,影响双孢蘑菇的销售,造成种菇效益偏低。

2.4 龙头企业带动及产业化发展不足

玉林市的双孢蘑菇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起步晚,采用的多是传统的作坊式运作模式,长远发展规划不完善;同时,进行双孢蘑菇加工的企业不多,以鲜菇销售为主,浅加工以盐水菇为主,产品开发档次低,支撑能力弱;另外,玉林市的双孢蘑菇保鲜、加工、销售不能形成一体化,造成市场价格不稳。

2.5 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质量和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差,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3 对策

3.1 提升基地规模小的县区产业化水平

倡导对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并从低息贷款、税收减免、产品运输优惠等方面入手,在政策上对产业规模小的县区开展专项扶持,提升基地规模小的县区产业化水平。政府可整合现有资金,加强双孢蘑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货款贴息或直接补贴等形式扶持菇农扩大生产[4]。

3.2 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1)鼓励科技人员到先进地区及科研院校进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方面的学习及深造,提高科技人员对双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术;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技术骨干和菇农的技术培训,提高食用菌从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3)以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及县区经济工作站为技术平台,充分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双孢蘑菇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4)鼓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实施科技项目,开展双孢蘑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促进双孢蘑菇产业转型升级。

3.3 提升基地机械化

加强工厂化技术栽培双孢蘑菇基地建设。以玻璃棉为保温绝热材料的钢架拱棚作为出菇大棚,采用培养料隧道发酵控制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精准控制出菇拱棚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机械化进行上下培养料及覆土,使电力、机械和农艺技术有机结合,配置防虫网、色板、杀虫灯及自动喷灌设备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菇效益。

3.4 加快培育产业链的发展

3.4.1 加强技术转化研究,做大优势双孢蘑菇企业

激活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促进核心菌种研发、生产、应用高效协同,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加强双孢蘑菇资源的深度挖掘,研究利用玉林市特色生物资源培养双孢蘑菇,促进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快速发展。加大对双孢蘑菇菌种绿色制造的支持力度,探索布局建设玉林市双孢蘑菇产业创新中心。

3.4.2 完善双孢蘑菇销售体系

集中扶持玉林市博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市玉光食用菌有限公司等双孢蘑菇加工企业,发展生产专业大户、工厂化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以双孢蘑菇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积极推动企业、食用菌协会、农民合作社及菇农从事双孢蘑菇市场营销,对接销售市场,完善双孢蘑菇市场营销体系。

3.4.3 开展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种养业副产品—双孢蘑菇—有机肥—种养业”的循环生态模式,采用农牧林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如稻秆、玉米秆、麦秆等)、禽畜粪便、木屑等作为双孢蘑菇的栽培基料。同时,双孢蘑菇产生的菌渣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农作物。这样可减少农业、畜牧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双孢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工作

制订完善的有关绿色产品管理办法、市场准入制度、绿色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5],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监控和预警制度,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双孢蘑菇产品认证工作,同时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玉林市双孢蘑菇品牌。

参考文献:

[1] 秦延春,陈国龙,卢玉文,等.荔枝树林地拱棚数字化调控高效栽培双孢蘑菇技术[J].食用菌,2018,40(2):54-56.

[2] 王国伟,陈世禄,陈丽萍,等.双孢蘑菇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2):60-62.

[3] 陈家友,李可凡,王尚堃.双孢蘑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105-110.

[4] 沈渊,沈新芬,姚明军,等.浅谈金山区双孢蘑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1(6):10-11.

[5] 罗金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百色经济转型发展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28-29.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如何借鉴南方发达地区发展模式探析
美国与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