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实效

2022-05-24 13:10张书海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程体系基地

张书海

北京市2008年9月启动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工程以来,怀北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中小学社会大课堂工作的文件与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怀柔区教委“关于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施方案”,以“实践育人”为理念,结合学校实际,致力于打造社会实践的特色,把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工作与国家课程建设有机整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充分利用市、区、校三级实践基地,深度开发基地资源,构建具有懷北学校特点的社会实践校本课程。

一、构建一个体系——怀北学校学生大课堂基地课程体系

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实施的进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年级(学段)社会实践活动目标,根据年级实践活动目标,选择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基地,进行基地资源的课程化开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怀北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到九年级毕业的九年在校学习过程中,接受程度上由易到难、内容上由浅入深、操作上由简到繁、层次上由低到高的年级相对独立,年级之间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助推大课堂活动的常态化。

二、突出“两个重点”——实践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1.规范性

(1)规范管理

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统筹管理1——9年的社会实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大课堂工作的决策指挥。同时,我们将社会大课堂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日程。

(2)规范操作

有了健全的领导组织机构,有了明确的实践目标,我们在操作层面上也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程,从申报程序上我们严格执行区教委大课堂办公室的要求,规范做好每一项工作。

(3)规范案例

在大课堂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实践案例的撰写,我们将案例撰写作为突出大课堂实效性、构建课程体系,推进常态发展的重要载体。

2.实效性

大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是我校始终致力于的重点工作,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区大课堂办公室对我们明确的要求。我们从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做起,力争做实、做细、做全,做到标准明确、指导细致、监督到位。

三、实现“三个结合”——大课堂工作与学科、德育、团队工作结合

1.大课堂工作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大课堂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社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拓展学科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变抽象与单调为生动与形象,注重学生的亲历亲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实效性;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的理念转变。

学生将围墙里小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没有围墙的大课堂之中,用以解决自然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加深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学习的真谛,从而更加激发了小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渴求知识的内驱力。

2.大课堂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

利用自然与社会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与环保礼仪教育相结合;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与禁毒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

3.大课堂活动与团队工作相结合

利用社会资源,开阔团队工作视野,拓展团队工作活动空间,创新团队工作形式,实现团队工作与资源的整合。

四、抓实“四个环节”——“师先行”、“准备课”、“实践课”、“总结课”

为了更好地突出大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学校提出了“抓实四个环节”的工作思路。我们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将大课堂活动的实效性落到实处。

1.师先行

为了减少活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与目的性,我们在确定了实践内容、实践教师之后,带领实践教师先期走进实践基地,通过观察、听讲解、咨询等形式,深入了解基地情况,掌握第一手基地资源资料,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学生特点,认知水平确定实践目标、实践形式。师先行很好地解决“利用哪些资源”、“怎样利用”、“需要基地提供哪些支持”、确定实践活动内容等问题,为我们撰写活动设计和上好准备课提供了有力支持。

2.准备课

准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做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准备课上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在准备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图片的欣赏、师生互动,让学生对实践基地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愿望,通过准备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去基地、去基地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使他们心中有任务,实践有方法;同时准备课中还认真对学生进行了安全、礼仪、环保、团结协作的教育。让学生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3.实践课

实践课就是我们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践基地,开始进行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带组教师积极配合(每10名学生配有一名带组教师),活动形式有讲解、访问、考察、咨询、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小组合作等等。我们实践教师团队还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了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实践形式,就是,教师在前期准备时,充分考虑到实践目标和活动形式,在基地导师的大力支持下,设计了若干实践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或个人或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实践任务,教师进行评价指导的活动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效果非常好。

4.总结课

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课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体验,在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都有许多收获、都有许多感想,他们渴望得到肯定与鼓励,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收获,他们渴望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适时为学生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创造一个交流沟通的空间,这就是“总结课”。

五、成果推广与研究拓展

1.加快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步伐。

2.突出大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3.加快大课堂工作常态化进程。

4.完善大课堂实践课程评价机制。

(此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大课堂基地活动课程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部分)D85E3800-4E58-40D1-A2DA-71842DE46F83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程体系基地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