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只有融合创新才能往前走

2022-05-25 15:19邹孝听
现代苏州 2022年8期
关键词:虾子苏式苏州人

邹孝听

如何用一种味道来描述心目中的苏式点心,汪成用了9个字:香、甜、软、糯、肥、润、松、酥、脆。苏式点心作为苏帮菜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给人的固有印象是甜甜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作为苏帮菜、苏帮面第三代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人,汪成对苏州味道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苏帮菜其实是“甜入口”“咸收口”“回味鲜”,苏州人善于用糖,更突出食物本味。

时令、时节、时鲜

苏州人善于以甜吊鲜

在苏州,菜肴讲究时令、时节、时鲜,不时不食、过时不食,苏帮菜口味以咸鲜为主,甜为辅。汪成直言近二三十年,很多人对苏帮菜的理解都错了,老底子糖是奢侈品,有钱人才能吃到甜食,而苏帮菜和苏式点心口味偏甜,最初其实是跟环境有关。

苏式点心基本都以甜为主,是因为过去没有冰箱,江南地区气候潮湿,食物容易长霉,比如做月饼,每年七月初一开炉,恰逢一年中最湿热的时节,面团主要靠糖和油来保质。

当然,除了环境因素,和食材本身也有一定关系。糕团为什么要做成甜口的?因为糯米本性回味苦,如果做成咸的,容易反胃。“虽然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咸口的青团,但苏州人仍然觉得豆沙馅的最好吃,因为‘甜更能突出它的特性。”汪成如是說。

五六月份的青菜本身比较苦,加点糖,可以中和苦味;猪肉本身有腥味,做成酱汁肉,出锅前半小时加点糖收汁,甜咸中和,吊出鲜味;鱼的传统做法无非清蒸和红烧,酸甜口感的松鼠桂鱼增加味蕾的跳跃感,吃得让人心里开心。

1斤粉、9两糖,枣子去核、切碎、蒸煮,每年春节期间才售,却依然是年度销量王的红糖枣糕,是半月斋唯一没有改过配方的苏式点心,汪成认为,配比在合理范围内,口感才能达到最佳。

历史奠定小资基调

融合创新下的苏州饮食文化

事实上,饮食文化作为所有文化的根基之一,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人文特质。苏州人对于美食的追求,与地方经济离不开关系。历史记载,苏州自古是官员退休后的养生之地,是有钱人聚居的地方。南宋以后,更是风调雨顺,小资氛围浓厚。

就拿一碗面来说,除了焖肉、爆鱼、大排三大浇头,其他浇头都是现炒的。客人进店,如何招呼,响堂、跑堂服务都要到位,卤汁宽一点、面软糯一点,重青还是免青,食客讲究,店家尽力满足要求。汪成说,哪怕上面馆吃碗光面,也是苏州人的仪式感。浇头其次,汤吊得好不好,决定了这碗面的味道。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回城,彼时汪成在黄天源学手艺,他说平均一天要卖720斤面,排队吃面的现象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现炒浇头来不及供应,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机智的面馆老板主动融合创新,将浇头10份、20份一起炒,既保留了现炒浇头的传统,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客单量。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进城市,快餐文化兴起,苏州出现了一批烂面馆(专营苏式面点、小吃的铺子),面馆里开始供应盖浇饭、砂锅等快餐。与此同时,又开出了很多加盟店,汪成直言,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苏州的面馆水准参差不齐,好多新开店不知道面应该怎么做,“焖肉除了葱姜酒不需要额外加香料,靠小火长时间慢炖,激发出肉本来的鲜味。”加盟店似乎更符合快餐文化,但失去了传统苏式面馆的精髓。

从过去不超过20家知名面馆,到现在拥有大大小小3000多家面馆,哪里还能尝到一碗正宗的苏式面?面对这个问题,汪成不假思索地答道:“吃面,可以是一种仪式感,也可以只是果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当然,我也很欣慰如今苏州又出现了两三家地道的苏式面馆,苏帮菜的精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年轻人不能接受

苏帮菜的传承就没有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软、人软、风味软,苏帮菜口味清淡、制作精细,然而,非遗虽然代表着有一个很好的过去,但不代表现在和未来,老的东西会被时代淘汰。在汪成看来,如果年轻人不能接受,苏帮菜的传承就没有意义。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苏帮菜菜式多达300多道,只可惜多年来苏帮菜没有出现更多新的菜肴,有人说:“苏帮菜正在没落。”从松鹤楼、得月楼两位国厨出走便可略见端倪。而不完全以苏帮菜为主的新中式餐饮——新梅华,近年来横空出道,收获了一批粉丝。看来,改良,是苏帮菜传承的重要路径。

半月斋,作为苏帮菜、苏帮点心新贵,也在新中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守正创新。“虾子鲞鱼,过去是送人的高端礼品,因为咸、腥、刺多,不符合当代人审美,慢慢被时代淘汰。我们改良研发出一道热菜——虾子鲈鱼,以及一道凉菜——虾子熏鱼,食材不变,工艺改良,让现代人更易接受。”

半月斋被定义为苏式茶餐厅,经过改良的水塔糕(江浙地区传统米糕的变种)、红豆松糕、玫瑰年糕等一上市即成爆品,深受年轻女孩子的喜爱。“现在的人讲究养生,追求‘减甜,那么减甜是加粉还是加水?我们做传统食品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去糖,而是通过增加果料、天然香料的用量,保留传统风味,以及食品的香度和口感。”

汪成说:“我们要守住苏州味道,也要不拘于形式、工艺、制作手段,学习借鉴西点、广点、北方文化等新的元素,同时也要改良出品形式,提升调性,只有融合创新才能往前走。”

猜你喜欢
虾子苏式苏州人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即将开启!独墅湖边的“新苏式”工作
张建霖
“苏式”与“教育”
话说虾子种种
虾子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