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双创”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2022-05-25 15:42王娟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双创高校

摘要:文章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及培养模式,结合高校专业建设,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互联网十;双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图法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local “14th Five-Year”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background of“Internet+mass entrepreneurship”

—Taking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Juan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Fuxin,Liaoning 123000,China)

Abstract:Taking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rv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ives full play to the talent training advanta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Key words:Internet+,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ervice place,economic development

按照《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国大学将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在的发展形势,需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战略谋划和定力[1]。地方高校是地方人才培養的主力军,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力量。地方高校要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本文从高校的角度出发,以“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发挥高校育人特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及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阜新市转型二十年,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大金重工、德尔股份让阜新市的装备制造业风生水起,皮革产业的园区建设也初见成效,但现有的经济环境及发展速度还远远不够,推进园区和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高校应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我们应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依靠创新发展阜新市地方经济,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结合阜新市实际,发展订单经济,加快阜新市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步伐,为阜新市经济发展拓宽道路。

阜新市的“互联网+”经济与应与“双创”结合起来,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即线上发展订单经济,线下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互联网+”创新营销,如“互联网+”分享经济、“互联网+”文创经济、“互联网+”装备制造,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及营造良好数字生态[2]。然而,阜新市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的体系尚未建立[3]。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多数企业没有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当企业出现用人难、用工荒的时候,才想到找学校。学校应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规划,及时反馈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方向可共同商定。学校应深度了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培养阶段的设计过程中应安排一段时间的企业培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配合不够积极,产教融合深度有待提高。

(2)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衔接不够

学校应充分了解市场人才缺口,结合市场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方面,统筹推进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但在现阶段,学校的专业建设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脚步,基于企业需要、产业链需要、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企业急需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努力方向。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方向统一,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结合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及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将产业与教学相结合,深化校企融合深度,创新培养机制,构建产教双向转化、校企优势互补、职教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

(3)企业标准与学校标准不一致

学校培养的标准应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相结合,按企业要求来完成教学。但在学校,企业标准推进有难度,不同企业要求不同,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性有限,在人才培养过程如何让学校的培养标准更加贴近企业的标准,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

2.1政府扶持校企融合,合作双赢

多数行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已有知识经验,固化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绊脚石。创新发展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其实就是需要年轻人,尤其是有专业素质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为企业的创新带来无限的可能。政府制定互利互惠政策,协调当地各相关单位及高校,帮助企业完成技术创新,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与企业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结合阜新市当地特色,带动企业由“单打独斗”向团队合作模式转变,推动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地方高校创建人才培养的土壤,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产出量。扶持“互联网+”企业发展,打造阜新市“互联网+”品牌,挖掘高科技产业潜力,推进重点产业在网络方面的发展,积极融入共享经济的时代。

2.2专业建设对接企业发展,创新培养模式

依托阜新市特色产业基础,加强引导及政策扶持,协调组织多部门合作,着力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完善煤炭、三农产品、装备制造、文创产品等领域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共同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互联网无国界、无边界的优势,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入推进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经济模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平台建设,从而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2.2.1以装备制造专业和文创发展为例谈高校专业建设和企业对接

(1)依托数据分析发展装备制造

高校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找准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体系,开辟新市场、新方向,解决互联网技术问题,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为我校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的输出寻找突破口。围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更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也将引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无工厂制造”,极大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施外贸企业扩大工程,扩大骨干企业规模,培育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自己的平台、打造自己的名牌,通过微信平台及微信小程序等多元平台,共同打造阜新市互联网经济。

(2)“互联网+”助力文创发展

文创产业不限空间地点,和数字经济完美契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兼职搞文创,在毕业后,可与相关的文创企业签合同,也可从事自由职业或创业,文创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在“后疫情时代”,文创产品在短视频平台的销量也相当不错,劳动力缺口巨大,不但有效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2.2.2培养方式和模式多元化

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方式多元、培养模式多元,加速人才培养进程。

(1)培养方式多元化

高校可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历教育优势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开展全日制、脱产、半脱产、成教、电教、函授、自考、短期培训、订单培养等不同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短期培训:面向市场抓好定向培训,高校通过组织短期培训班,按企业要求为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使现有企业人才水平快速提升一个层次[4]。

订单培养: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养方式与高校联合培养,在大学生的录取阶段可提出企业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共同完成,考试合格后可在该企业就业,这样按企业标准全程监控,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为企业用人提供便利,节省学生的适应时间。

共同培养:可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引入高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为在校大学生授课,授课内容可以按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教改。校企联合培养,可为企业储備后备人才;或者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导培训企业在岗职工,提高企业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

(2)培养模式多元化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利用现代企业学徒制、三段式培养、平台培养、团队培养等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高校的就业率是人才教育培养的标尺,更新人才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培训的价值取向,可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现代企业学徒制:通过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方式推动现代企业学徒制发展,现代企业学徒制的核心是将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就是企业和学校的有机结合,不但促进职业院校从自身专业建设出发,而且从企业利益的角度讲,加强与学校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确保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人才辅导方式更符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校的在校生将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学习内容相结合,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毕业后不但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而且能为企业发展创新贡献力量。企业也可以在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为企业培养适合企业的年轻力量,促进企业的后续发展。

“三段式”培养模式:“三段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该模式将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理论夯实阶段,学生在校打好理论基础,帮助解决下一阶段项目教学重难点;第二个阶段为项目教学阶段,学生到校内的实践基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通过项目教学,将前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力逐步从了解过渡到实际运用;第三个阶段为企业实践阶段,前两个阶段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分配到企业历练,一种方式可以学校选派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个别指导,另一种方式可以在企业选择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师傅或企业工程师“传帮带”。通过三个阶段的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可成长为熟悉作业流程、能够熟练操作、适应企业实际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讲授+实践”与平台相结合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可讲练结合,同时利用大型的专业教学平台(如慕课网站、职教平台、网课平台等),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练习手把手地教,课后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的教学平台补充在课堂上掌握不熟练的内容,同时可以扩展知识面,为后续的教学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团队发展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按不同的优势配合组成专业团队,利用学生各有所长的学科优势,共同完成团队项目,这种项目驱动的方式,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运用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发展和任务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

个别指导:教师应在项目完成过程、团队协作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在现场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项目设置上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反复练习熟练后逐步提高,不要急于求成。同时,可以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易不同的实践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个性化培养:每個学生的个体有差异,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学生可以在不同项目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在评价体系中可结合企业的实际,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在能力提升方面也可引入企业岗位标准,按企业要求进行培养。

3结语

学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深入调研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发挥人才的保障作用,不断调整高校自身的课程设置及评价方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实践教学,在学生掌握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后,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要,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同时,高校也应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针对企业发展瓶颈,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立足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协同产学研目标,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达成共识,学校建立以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设置相应教学环节、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行业发展前瞻性,使学生毕业后不但能胜任现阶段的岗位要求,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终身受益的教育。

在“十四五”期间,阜新市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通过“互联网+”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布信息,切实提升营商环境,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通过高校的人才培养,可以加快发展速度,助推整个产业经济的提质增效,激发产业资本的活力。加快“两化融合”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园区管理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创业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支持,地方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校企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高校为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十四五”时期大学发展规划的战略意义[J].大学教育科学,2021(6):20?27.

[2]陈蒋辉.“十四五”时期数字化战略的发展机遇[J].金融博览,2021(6):46?47.

[3]秦茵,翟颖.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经济师,2021(11):198+200.

[4]孙浩进,魏鹏飞.“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62.

作者简介:

王娟(1978—),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双创高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