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

2022-05-25 11:48杨新英
健康护理 2022年4期

杨新英

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方法 纳入6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危重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32,接受传统床旁交接护理),1组为实验组(n=32,接受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在不当给药、导管脱管、样本采集错误发生率方面,实验组(6.25%)同参照组(25.00%)相比显著较低;在健康指导、生活照料、服务意识及满意度评价评分方面,实验组(23.50±2.24、22.30±1.69、24.53±1.16、23.95±0.61分)同参照组(18.61±2.07、17.10±1.53、19.25±1.02、17.20±1.76分)相比显著较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切实减少器官移植患者康复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切实保证患者日常护理质量;建议推广。

关键词:器官移植;床旁护理交接;SBAR沟通模式

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模式,SBAR沟通模式中S、B、A、R分别代表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大量实践表明[1],该模式可有效促进沟通有效性的提升,鉴于此,本研究纳入64例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对SBAR沟通模式在该疾病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现作如下阐述: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64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危重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32,接受传统床旁交接护理),1组为实验组(n=32,接受SBAR沟通模式)。参照组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中男/女患人数比17:15;患者年龄最小值32、最大值60,年龄均值(44.60±7.24)岁。实验组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中男/女患人数比18:14;患者年龄最小值31、最大值58,年龄均值(44.73±7.29)岁。组间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给予本组患者以管道、皮肤管理、用药护理、夜班病情监测以及完善后续护理操作等传统床旁护理交接干预。

1.2.2实验组

基于上述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以SBAR沟通模式,详情如下:

①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及实施。由护士长组织参与SBAR沟通模式护理人员开展专科培训,就该模式的护理目的、意义、护理流程以及SBAR交接班使用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与培训,实际培训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演练、案例分析以及机体授课等方式进行,且在培训完成后,开展考核,确保护理人员可切实掌握该模式沟通全部内容。床旁交接班护理工作中,应落实交接班核对、签字制度。②制订SBAR交接表:根据患者实际病况制订SBAR交接表,且制订过程中需切实按照现状(疾病状况、姓名、年龄及夜班病情变化)——背景(既往疾病史、用药治疗史等)——评估(异常情况、病症表现等)——建议(后续治疗建议、病情监测建议)等内容进行制订,与此同时,还需根据患者实际病况及交接表的制订完善护方案,主要包括并发症预防、病情观察、导管、皮肤护理以及持续监测等内容。③完善床旁护理交接流程:制订以健康宣教、倾听患者倾诉、询问患者实际感受以及交接班查看等内容为主的床旁交接班护理方案。护理期间,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构建深入沟通,了解患者身心实际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所提出合理要求,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与负性情绪表达,给予患者以针对性安慰和心理疏导;根据交接班内容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皮肤情况、导管情况等;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就遵医重要性、按时按量用药的积极意义等内容进行健康宣教。

1.3指标观察

观察和对比两组以下指标[2-3]:(1)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护理期间在不当用药、导管脱管以及样本采集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2)护理质量。于两组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采用自制评分量表对健康指导、生活照料等四方面进行评分,以此评估两组护理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 )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如下表1所见,在不当给药、导管脱管、样本采集错误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

2.2對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如下表2所示,在健康指导、生活照料、服务意识及满意度评价评分方面,实验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1显示: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同参照组显著较低(P<0.05)。提示: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不仅可促进器官移植患者床旁交接流程的规范,同时还可在此基础上突出床旁交接护理工作重点,可进一步减少器官移植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理协调及沟通工作规范性的提升,切实保障护理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表2显示,在健康宣教、生活照料等多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提示: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具备规避风险事件的能力,同时还可促进床旁交接护理工作有效率及护理质量的提升。由此可知,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器官移植中心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SBAR沟通模式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切实减少器官移植患者康复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切实保证患者日常护理质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雨蔓,刘杨. 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187-189.

[2]刘晶晶,毛平,刘立芳. 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1):43-47.

[3]高会霞,卓金风,朱次菊. 开展心理维护干预方案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71-73.

[4]郑珊,王淑亚,蔡丽霞. 生命网模式下健康教育在器官移植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5):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