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2022-05-25 14:03王丹凤
健康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并发症护理

王丹凤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发症的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并发症护理,均连续护理一周。采集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护理前后一周,用综合生活质量评估问卷-74 (GQOL-74)对两组人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焦虑量表(SAS)和自我评价抑郁量表(SDS)来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记录了两组并发症。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比对照组短,差异统计学意义重大(p < 0.05)。护理第一周,GQOLI-74评分和两组总数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重大(p < 0.05)。护理1周时,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点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并发症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并发症;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65岁)人口逐年增加,而老年脑卒中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为200万,发病率为120/10万。目前,脑卒中已成为引起老年人死亡率和致残率增高的最常见原因,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中,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情绪、血压等因素影响下,颅内动脉瘤极易破裂出血,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早处理,患者预后不良。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可影响患者預后恢复。本研究就颅内动脉瘤手后实施并发症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项研究的进行得到了医院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我院2020年5月~ 2021年5月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病人及其家属都知道这项研究,并自愿签署了同意书。包含标准:(1)颅内动脉瘤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2)符合CIA手术指征,行CIA手术治疗;(3)意识水平正常,可以配合研究,接受尺度评价。排除标准:(1)伴有下肢肺炎和静脉血栓;(二)颅内辅助动脉瘤;(3)与其他血管畸形;(4)以前的神经疾病如脑脊液出血和脑外伤;(5)有听力、视力等障碍。与一般数据相比,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 > 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并发症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脑血管痉挛的护理。脑血管痉挛通常发生在术后3 ~ 14天,是动脉瘤患者术后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措施,尼莫地平经常在我院诊断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立即应用,可预防和消除各种血管活性物质或降解产物引起的血管收缩,保护神经元,稳定神经元功能,改善脑血流,提高脑缺血耐受能力。静脉微泵Nimodipin 10mg用于恒定和连续输液,并使用聚乙烯微泵管避免输液光线。输液时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血压过低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减少抽油泵量或取消服药。达尔港对脑血管痉挛后神经细胞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捕集作用,可以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基层常用30 mg依达拉奉溶解于100 ml普通盐水中,30分钟内排出体外。本药物应谨慎应用于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肝肾功能。(2)3h治疗的护理。3H疗法对改善脑血管痉挛和补充脑血量有良好的效果。扩张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中心静脉压力、肺毛细血管压力和全身压力,并监测心率和波形,以避免血压波动。减少血肿、血小板粘连,增加脑组织的有效灌注。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天输入500 ml低分子右旋糖,记录24小时的进出水,并根据中心静脉压力和血压调整输液速度。但是,血肿过低会导致红细胞输氧能力下降,使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因此监测血液流变学以使血肿保持在30% ~ 35%尤为重要。采用吸引人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后,除1例放弃治疗外,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3)颅内出血后颅内出血的护理是动脉瘤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后24 ~ 48小时内常见。手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和意识,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瞳孔和肢体运动。当患者意识发生变化,瞳孔不平等,血压升高,颅内出血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避免所有外部因素造成的血压大幅度波动,指示患者绝对卧床保持稳定的情绪,给予膳食纤维丰富的饮食,保持排便自由,必要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提供泻药,以防止排便困难造成血压升高;保持室内温度,防止因打喷嚏、咳嗽等冷引起的颅内压力增大。(4)脑水肿的护理是术后3 ~ 7天水肿的高峰期。病人经常因颅内压升高而头痛剧烈波动。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床应升高15 ~ 30度,这对颅内静脉回流有利,并减少术后脑水肿。脑水肿期间,应根据情况定期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以减轻颅内压。但是大量脱水剂会增加尿液排出量,容易导致电解质预算紊乱,因此有必要在24小时内准确记录液体量,每天监测电解质和血液分析。(5)术后癫痫的护理颅内动脉瘤术后因脑组织缺氧易发生癫痫,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患者发生癫痫的征兆,癫痫发作时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或地西泮,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坠床、咬伤,减少探视,避免不良刺激引起癫痫症状。

1.3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于护理前及护理1周时评估疗效相关指标。①临床指标:记录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②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Cronbach’sα=0.853,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共20个因子,每个维度和总分的计分范围为2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③精神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SAS和SDS量表Cronbach’sα=0.842、0.846,均20个条目,记分方法相同,采用1~4分计分制,总粗分80分,标准分=总粗分×1.25,总标准分100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越重。④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颅内动脉瘤再出血(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术后低体温(患者术后体温<35℃)、脑血管痉挛(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穿刺点局部血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周时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时,两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及护理1周时精神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时,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颅内动脉瘤再出血、术后低体温、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我国自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麻醉风险高,加之身体机能下降,往往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相比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轻等优点。颅内动脉瘤致残率、致死率高,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因此,做好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瘤样凸起,但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创伤、感染和先天性因素有关,尤其是激动时易导致血压升高,导致瘤体破裂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颅内动脉瘤病死率高,病情发展迅速,起病急,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是疾病恢复良好的关键。研究指出,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因为瘤体破裂而死亡,二次出血病死率更高,目前随着手术发展,手术治疗已成为动脉瘤的理想措施。常规护理干预只能起到部分效果,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识障碍、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有更高风险。患者行手术时风险因素很多,包括护理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有效规章流程、管理能力欠缺等。

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多变,较复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應对能力,采用并发症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以保障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及时给予有效心理安慰,疏导焦虑、抑郁情绪,给予患者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此外,增强患者的健康促进意识,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过程中,积极陪伴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干预,进而促进生活质量提升。针对性预防宣教,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技能。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患者有效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实施并发症护理方案,提高了护士对并发症观察的主动性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健康教育行为,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均可能发生心理不适,这种心理不适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导致并发症发生。通过连续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困惑,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消除患者疑虑。护士对颅内动脉瘤复合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和规范。在宣教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研究表明护理满意度与护士对患者的反应、生活照顾、护理技术、患者的合作度等相关。本护理干预方案,护士更加注重以患者为中心,除了从疾病本身和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关注患者外,还更加关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尽早采用积极的防治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佳.并发症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68.

[2]塔娜.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04+108.

[3]蒋彩和,庞双艳,高艳华.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3):107.

[4]陶斐斐.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人人健康,2019(20):160.

[5]边雪梅,叶慧.优质化细节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9):1148-1151.

[6]刘莲.早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98+101.

[7]周红.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01):97-99.

[8]王燕.循证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03):409-412.

[9]司晓芳.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1):119-121.

[10]金晶.早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698-4700.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并发症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