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心理科青少年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

2022-05-25 18:44王敏殷琳
健康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生率实验组护理人员

王敏 殷琳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心理科青少年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我院心理科收治的青少年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和SAS、SDS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理科青少年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并改善其心理状况。

关键字:心理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前言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类行为,这类行为可能给学生的健康和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1]。青少年时期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不良膳食行为等)将影响成年期的身心健康,并引起社会问题。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在生活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2]。本文对心理科的青少年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对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的影响,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我院心理科收治的青少年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15.97±2.03)岁;实验组患者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15.77±1.23)岁。经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組患者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健康危险行为的危害以及对身体的影响,使患者转变心态。

1.2.2实验组

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充分认识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护理人员需参考科学的作息时间,并在专业营养师的建议下,制定饮食营养调整方案和作息表并投入实施,在实行期间按时提醒患者吃饭或睡觉,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饮食和作息调整后的生活节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醒患者多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减少对辛辣、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早睡早起,确保充足的睡眠,保持身体的活力,减少熬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缓解疲劳。

(3)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对话、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获取患者信任,了解患者内心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教会患者使用手握冰块感受凉意后分散注意力且发泄患者不良情绪,在纸上写出心理所想后,把纸进行撕碎发泄不良情绪,或是挑动皮筋感受疼痛后分散注意力,帮助患者释放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和SAS、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对比

实施护理后,实验组共发生健康危险行为2例,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共发生健康危险行为6例,占比为20.00%,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688,P=0.006<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实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6.37±3.27)和(32.13±2.11),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6.33±3.22)和(47.32±2.14),实验组患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23.822,P1=0.001,t2=27.684,P2=0.001,P均<0.05)。

3 讨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指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发人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少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其心态和生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青少年性意识觉醒,常常故意做出危险动作,并且在个性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青少年独立意识强,自视较高,评价能力不足,对危险预知性差,自制能力不足,因此常常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健康危险行为[3]。

健康危险行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对青少年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身心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常规的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差,难以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因此,需对患者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是针对患者身心状态所制定的一种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了解青少年患者的生活习惯、身心状态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向患者说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护理人员通过深入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后,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心理疏导,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情绪,缓解负面情绪,同时为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饮食计划,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4]。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对其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天成, 张福兰, 陆盛华,等.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聚集模式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6):5.

[2] 张江萍. 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6):4.

[3] 吴彩霞. 延伸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影响[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1):155-156.

[4] 王雅辞, 闫冰雪, 关馨瑶. 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2):4.

猜你喜欢
发生率实验组护理人员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