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彩画意象性表现浅论

2022-05-25 15:36张晓春殷小红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彩画中国画画家

张晓春 殷小红

水彩画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14世纪的欧洲,那时的水彩画比较原始,画纸、画笔和颜料等绘画材料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都属于摸索阶段,而水彩画颜料也只有普蓝、赭色、褐色等几种单色。到17世纪,水彩画的颜料制作和绘画技法逐步成熟,并在18世纪之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优秀的画家不断涌现,而被尊为“英国水彩画之父”的著名画家保罗·桑德比将水彩画的颜料特性和技法运用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水彩画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绘画中最重要的画种之一,并在清朝康熙年间由郎世宁等画家带进中国,从此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播。

虽然水彩画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它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受到了国人的喜爱,探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水彩画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绘画表现上,都与中国本土的绘画非常相似。两者都是用毛笔作画,所用颜料都是水性透明颜料,都以水调和颜料在纸上点刷晕染来绘画,都是利用水的特性来辅助完成绘画。水彩画画面简约、明快、生动、优美,与中国本土的水墨画异曲同工。相比水彩画,我们本土的中国画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已具备完整的绘画艺术体系,不论是绘画内容、绘画形式、绘画技法还是绘画理论,都非常成熟,尤其是意象性的写意表现,已经超出了简单地塑造真实物象这一基本的艺术要求,显示出中国画的优越性,这是发展了区区几百年的年轻的水彩画所不具备的。“比较研究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写意性本质、思想内涵、审美观念、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利于中西绘画的借鉴与融合、民族艺术语言的发挥与张扬。”因此,在水彩画中引入中国画意象性的表现成为许多水彩画画家的探索方向。

一、中国画中意象性表现的概念

中国史前美术的原始彩陶上所绘制的图形图案中,一些藻叶草纹和云水涡纹等,都以抽象化的符号进行表达,已经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意象性表现的特征。战国时期中国画的基本特征逐渐形成,其造型以线条为主,图形略带有一些装饰性,与宗教和玄学相呼应。秦汉时期的绘画以粗犷和朴素为主,其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形概念化的程度更高。魏晋南北朝中国绘画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出现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绘画理论,绘画中意象性表现的追求有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了“迁想妙得”的理论,构建了中国画的立意原则和创作方法,逐渐形成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传神论”。而南朝宗炳和王微更进一步在绘画中提出“畅神论”,南朝谢赫又提出“六法论”,把“气韵生动”等绘画理论推向新的高度,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时期,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全部形成,全面发展,绘画开始注重画家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现,绘画技法上更注重表达对象的意象性。王维等画家将文人画的意趣引向深入,在中国画中引入诗情画意,深化了写意的追求。宋元时期中国画中的文人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绘画广泛结合“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形式,使中国画的意象性表现达到高潮,写意的绘画形式已经普遍流传,绘画理论日臻成熟。明清时期,中国文人画得到了全面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写意花鸟画和写意山水画,全面体现了中国绘画的意象性表现特点。

中国的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其宗旨是“立象以尽意”,这个“象”是指“外师造化”中的“造化”,也即客观的物象。而“意”则是“中得心源”中的“心源”,也就是画家在创作绘画作品之时,通过艺术造型的塑造来寄托和抒发情感,表达观念和精神,其作品中所塑造的事物不仅具有自然形态,更是内含画家艺术想象和一定理解之后的艺术形象。中国画在表现客观对象时,并不以写实性为最高追求,而是在追求对象基本的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追求画家主观的意象性表现。所谓写意,就是要求以概括简练的笔墨来描绘对象的意态神韵,用笔用墨不追求工整细腻,而是注重对象神态的表现和抒发画家自己的情感意趣。中国画不像西方水彩等绘画一样对物体的光影明暗和色彩变化进行表现,而是以千变万化、灵动流转的线条和挥洒自如、韵味十足的笔墨来刻画,不追求写实绘画的逼真性,而是追求一种主观的意象特征,进而获得“写意”的自我娱情和精神感悟,创作出包含画家个人独特情感的精神世界,其国画作品线条简洁自然,笔墨流畅随意,描绘却栩栩如生,这是中国画中典型的写意手法,也就是中国画意象性表现的特点。中国画对光影、明暗、色彩等绘画元素的变化考虑较少,而是以挥洒自如、灵活飞动的线条,韵味十足的笔墨创造出饱含画家情感和意志的独特艺术世界。这就是中国绘画创作的真正目的,体现了中国绘画意象性的特点,也成为中国水彩画画家所追求的目标。“水彩画艺术家力求从中国传统美学层面入手,打造更具民族化和本土化的水彩画艺术,水彩画的意象性表现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精神。”这种意象性表现的特点是追求写实光影的西方绘画所缺少的,中国的水彩画借鉴和运用这种写意的艺术表现,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得天独厚的主场条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水彩画意象性表现的探索

水彩画传入我国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在借鉴和运用中国画的一些优秀元素方面取得了实际的进展,尤其是中国画意象性表现方面,无论是造型、构图空间、笔法技巧上的意象性表现,还是留白和意境等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造型上的意象性表现

中国画造型的意象性表现追求“似与不似”,对以写实为基本要求的水彩画来说,“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范畴,增加了画家主体对客观对象理解分析并抽象表现的方式,体现了画家内在的观察认识与感悟,摆脱了对象的外形,是“以神尽意”的体现。以意象的形式表现绘画对象,能帮助画家模糊对象的外形而抓住对象的神韵。因为“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所以其造型的写意性带有随意而动、夸张灵动的特点,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其意象表现既可接近具象,又兼有抽象的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意象”的分析理解和感悟,即所谓“象外之象”,其造型追求简洁,超出了物象的具象表现,这与西方绘画中一些抽象绘画艺术从具象形式中分解出抽象元素来构建出抽象的造型方法基本一致,“中国传统绘画在形式处理上以简为贵,西方绘画同样强调艺术概括”。所以,中国本土水彩画造型所追求的写意性不论在东方或是西方都有其生存土壤。水彩画造型追求意象性表现,其写意表现可随意而动,于写实和抽象之间求得平衡,并可在“似与不似”的意象表现中加入画家的情感。因此,水彩画的写意性是一种在绘画造型外表下的文化内涵,而具备了写意性文化内涵的造型表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意象性写意。

(二)构图上的意象性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和文化观念,是一种心怀全局的自然宇宙观,表现在绘画图式上,体现出绘画构图的全面性、多样性,其画面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空间表现上,俗称为“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则可以将不同空间的物体重新安排和整合,重新进行剪裁和拼接,以虚实表现表达主次关系,并注重意境的运用。这与西方绘画的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法则完全不同。而时间表现上更自由,中国绘画的写意特点为画家提供了随“意”表现的时间轴线,在同一幅画中可以将不同季节的物体画在一起,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等。这种带有东方智慧的绘画思想,可以丰富我国水彩画的表现方式,在视觉表现的意象性和画面构成的随意性上有了更宽泛的艺术内涵,与现代绘画艺术观中的视觉构图理念相呼应,也使得水彩画可以随着画家的意趣进行艺术表现,使绘画的境界可以无限拓宽。

(三)笔法技巧的意象性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笔法技巧的丰富性和水墨的趣味性是中国画的基础,而笔法技巧的意象性表现则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水彩画较好地吸收了这个艺术特质。我国水彩画中的意象性表现是通过笔法技巧中的“用笔”“用水”和“用色”三者互相结合、互相作用而完成的,是画笔与水和颜料在画家的运用下,通过作用在画纸上的痕迹来表达对客观物体的理解,“用笔”“用水”和“用色”三者的趣味性是水彩画艺术形式基本的美学特征。意象性表现的“用笔”在弱化对象外形表现的同时,更追求对绘画对象神采的表现,而“用水”和“用色”则是帮助画家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水彩画中的意象在画家的处理下,颜料与水韵纵横流淌,加上毛笔画过的笔触,泼溅的水痕、凝结的色块和斑驳的效果,综合形成奇妙的造型、幻想与造化,在对对象的外观表现上虽然有所弱化,但增加了画面上偶然产生的梦境般的效果,具有特别的趣味、明丽的色调和清新的感觉,是神韵的造化。用笔技法的丰富性和水与彩的趣味性,使得中国水彩画具备了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世界绘画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水韵与颜料的物理特性在画家笔下形成的意象美,表现出独特的意趣,体现了中国水彩画的审美特征,更是意象性水彩画的价值所在。

(四)留白和意境的运用

中国画在画面布局上有许多独到的艺术手法,如虚实、主次、飞白、肌理等,而留白和意境的运用则是最具民族感的艺术手段。与西方绘画整个画面都画上颜色不同,中国画在画面中留白而不画颜色,却可以使人对画面空间产生无尽的联想,有着“意到笔不到”的妙处。留白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无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教思想的表现,不仅更好地在画面上体现了艺术氛围和韵味,更营造出绝美的审美意境,使得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追求。意境的运用在中国画中更普遍,表现出一种联想性,这种含蓄的美将绘画作品的画境无限扩大,所谓“意在画外”,能激发欣赏者与作品双向交流,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幽香》中的一枝梅花,让人体会到暗香浮动的感觉;《十里蛙声》中溪水里的一群小蝌蚪,让人想象到蛙声,产生余味无穷的艺术体验。这些中国画中高明的艺术手法运用于水彩画之上,可以将水彩画的作品内涵大大拓宽,提高抒情性,更加强调绘画的艺术个性,增添水色交融的意趣。

三、结语

起源于西方的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和中国画独特艺术魅力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水彩画必然受到中国传统绘画习俗的影响,它已经不再是西方原先的绘画形式,而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个性——写意性”。中国的本土水彩画家不自觉地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加以意象性表现的绘画手法,表现出画家的绘画情感。中国画和水彩画在用笔性、用水性、用色性以及抒情性等方面都有着天然的近似性,将两者的共同特性通过中西方绘画的碰撞与结合,从中找到艺术共同点,特别是加进中国画意象性表现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再融合了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对水彩画的驾驭与表现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我国水彩画的艺术特性,丰富本土水彩画的表现手法,彰显水彩画画家的个性追求,让我国的水彩画更具魅力和诗意。

猜你喜欢
水彩画中国画画家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酷炫小画家
书画名人汇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