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省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2022-05-25 09:53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循环增加值河南省

汤 朦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发展处于中后期阶段,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攻坚克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河南省人口基数大,但人口外流严重,高精尖人才缺口大;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占据着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于其他经济强省。这些不利因素都制约着河南省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1 河南制造业发展现状

2020年我国提出了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1]。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其总规模和人均生产总值同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1 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此基础上,河南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使得更多资源逐渐向高技术产业和五大主导产业倾斜。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其专注于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高,配套能力突出,在单项创新能力方面走在市场前列[2-3]。

2017—2020年,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从8.2%涨至11.1%,处于波动上涨阶段。五大主导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近4年该指标都超过了40%,2020年达到46.8%,处于稳步上升阶段。高技术制造业和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提升,显示出河南省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增加幅度不大,优化成效还不够显著,还需要进一步提升[4]。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打破海外技术垄断,产出更多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为高技术产业和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是河南制造业未来的努力方向。

1.2 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

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竞争,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投入创新等。河南省政府重视推动制造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定程度上为制造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营造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制造业企业加大了研发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对研发创新的投资。如图1所示,2017—2020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的经费支出金额越来越高,从2017年的4 580 199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6 561 358万元,增幅高达43%。不仅企业研发投资经费逐年上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也在增加。虽然2018年和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有所下滑,但整体上呈波动上涨趋势。

图1 2017—2020年河南省制造业经费支出和人员数量

2 河南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发展处于中后期阶段,初级加工产品是制造业主流产品。该类产品附加值较低,给制造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如深加工产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制造业仍是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产业,这类产业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核心竞争力弱。另一方面,河南新兴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远比不上传统制造业对河南制造业的贡献。河南省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制约着河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年底疫情的暴发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国际贸易也随之受到冲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河南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经济格局下需要把制造业产品销售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繁荣国内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国际市场,制造业产品需要同时满足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旧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2.1 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匮乏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传统制造业有效利用了河南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口红利促进了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人口的流失,河南省人口红利对制造业发展的助力逐渐减弱[5-6]。河南省人口逐年下降,仅仅在2020年就流失了近1 300万人口。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业的许多工序用工被机器所替代,当前高技术产业需求的劳动力不再是早期的纯体力型工人。尤其当前河南省制造业正处于转型阶段,政府重视发展高技术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此外,河南省虽然是人口大省,截至2020年年底,普通高等院校有151所,本专科在校生有249万人,但是“双一流”高校仅2所,教育资源、智力支撑能力落后于其他发达省份。广东、江苏等经济强省的经济“虹吸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高科技优秀人才的外流,制造业需要的高级技工、高级研发人员、复合型人才等缺口较大。

2.2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对河南省制造业而言,传统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以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高。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河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高新产业占比远不如传统制造业。当前制造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居高不下,部分资源消耗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反过来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等需要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向外排放。但河南省小型制造业企业众多,一些小微企业因为成本问题、观念问题等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废弃物直接对外排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不利于河南省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2.3 制造业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河南省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9年的46.7%降为46.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9年的19.0%增加到22.4%,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9年的35.3%增加到35.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9年的9.9%增加到11.1%。通过不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变化可以发现,传统制造业虽然总体占比有所下降,但是降幅较小。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有所增加,意味着资源密集型产业还占据着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依靠对原材料进行粗加工来盈利,产品大多数属于初级加工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率不高。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依旧落后于其他制造业大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占比较低,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占比较高,导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扩张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合理分配、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资源,促进“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将过剩的产能引导、利用到高新技术产业当中是河南制造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加快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奋力打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产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河南传统制造业要想改变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状,向着“高新智造业”迈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将过去的人口基数大的资源优势向着智力高度、研发规模、技能精湛等方向转变。一方面,在出台相应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加入的同时,强化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奋力打造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点带面,激发其他从业人员的产业热情。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产业人才培养,从员工成长需要出发、从队伍建设出发,强化多方激励,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从而带动整体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3.2 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河南省制造业仍然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2020年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6.2%。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经济低产出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污染了环境。这种粗放型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制造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河南省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拒绝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河南省政府需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发展,逐渐淘汰掉高污染、高耗能的部分制造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首先,通过政策扶持、媒体宣传等引导制造业管理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当下,规划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工艺创新、流程创新、设备创新等渠道,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最后,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减少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3 以“双循环”新发展经济格局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鼓励已有的优势产业,如装备、轻纺等,进一步提高产业实力,参与到国际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来。第一,要重视现代制造产业体系的升级改造,依靠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重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以国内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在制造业创新的相关政策扶持下,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促进河南制造业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双循环增加值河南省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