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支持下的市政设施管养新模式探索

2022-05-25 09:53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养巡查市政

布 穷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0)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各个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市政设施。为有效保证该类设施得到良好的管理与养护,各个城市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旨在提升市政设施的管养水平。但在现阶段市政设施管养工作的开展中,大部分地区所应用的管理系统集中在设施管养报表的统计或者某一个具体的设施管养工作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整个市政设施管养工作的融合。由于当前应用的管理系统的扩展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数据共享还是部门协同,都无法达到实时共享、无缝衔接的理想状态。由此造成负责该项工作的不同部门从管理系统中获取的数据存在很大差异,且由于数据更新不及时、权责划分不明确,很难满足当前城市快速实现一体化治理的客观要求。

1 市政设施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于城市的稳定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现阶段该项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一是各地区城市迅速扩张,城市内的市政设施数量随之大幅增长,一些市政设施被重复建设,徒增城市建设成本。二是大量市政设施建成以后,受原有市政养护机制以及相应的工作模式制约,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与维修,且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市政设施的故障率较高,破损比较严重。三是由于一些地区的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城市整体面貌,在进行市政设施规划与设计时,忽视了市政设施的应用年限、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市政设施的功能性,使大量的市政设施在建成后成了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

2 创新与优化市政设施管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管养标准,保障城市稳定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内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交通稳定运行的重要市政设施,同时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的市政设施数量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城市内的快速路、桥梁、地下隧道数量骤增,接近60%的设施是在近10年内竣工通行的[1]。这类设施的构建,为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也给政府部门带来了大量的管理工作。随着大众生活水平不断升高,社会大众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愈发重视。因此,市政设施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的管养标准,保障城市稳定发展。

2.2 精确保存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在市政设施数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大部分地区市政设施管理模式仍然在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虽然相关部门针对市政设施管养机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优化[2]。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市政设施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人力管理的水平,一些市政设施的维修与管理工作通常依赖于纸质记录,该项工作的精细管理水平并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并且由于市政设施管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指挥工作,但当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远程监管手段[3]。在此背景下,运用全新的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市政管养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可及时储存在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中,并且通过平台中的各个应用模块,实现对数据的精准存储以及远程应用。并且该平台的应用,有效突破了以往办公软件时效性的掣肘,一旦市政设施出现问题可迅速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3 智慧化市政设施管理平台的创新

基于市政设施管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本文拟运用当前较前沿的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通过构建智能化、信息化的创新性管理模式,以期全面提升市政设施管养效率与管理水平。

3.1 智慧化市政设施管理平台模块概述

为有效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运用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并将所辖地区内所有城市道路、隧道桥梁以及其他市政设施的顶层管理作为最终目标,通过智慧化、科技化的手段全面提升地区内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通过在系统中接入视频监控系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超重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最终实现市政设施产生的基础数据管理、抄告考核管理、道路桥梁超重管理、可视化展示等多个功能,将以往市政设施管理中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全部消除,有效实现对市政设施的协同管理。

3.2 平台具体建设内容

市政设施管理系统的架构图设计如图1,具体内容如下。

图1 市政设施管理养护系统架构图

3.2.1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为实现对市政设施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安装了基础数据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制定全新的数据标准,且能够将所有市政设施进行细化分类,如对大型市政设施,可将其分解为不同构件[4]。同时对地区内的不同区县设立单独的市政设施信息数据库,每个区的相关部门可对该地区相对应的数据库进行完善,并在该数据库中实时录入有关市政设施的养护数据、管理数据、监测数据等等,保障数据的全面性与实时性。

3.2.2 可视化模块

在智慧化市政设施管理平台的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将GPS、GIS全部接入该平台中,并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支持下,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平台上查看全市范围内不同类型市政设施的运行现状[5],还可针对某一区域中的某一市政设施的具体参数进行详细查询,如维修频率、养护记录、责任人等相关信息,有效提升对市政设施的管控能力以及指挥调度能力。

3.2.3 综合分析管理模块

在基础数据完善以后,该平台可在所有市政设施基础数据的支持下,根据不同类型市政设施的规格、材质、类型、数量以及养护周期,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施的养护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如地区内现存的市政设施病害数量、维修频率、巡查周期,等等[6]。若地区内的某一市政设施在固定周期内出现频繁的维修,则该系统可针对该设施的维修频率以及维修内容进行专项研判。相关工作人员还可利用该平台导出相应的维修明细表,为日后所有市政设施的科学养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2.4 养护单位监管模块

为提升市政设施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可在智慧化市政设施管理平台上为相关养护人员安排每日工作内容,并在工作内容中设定详细的巡查路线、巡查时间、巡查内容等[7]。相关管理人员则可在该平台上对以往养护人员开展的巡查工作以及巡查结果进行监查与复核,最终全面提升地区内养护队伍的监管水平。

4 基于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的管养新模式

4.1 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一张网

以往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市政设施资料均为纸质版本,如遇突发情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大量纸质档案中筛选出目标档案,因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成本[8]。运用智慧化市政设施管理平台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可将所辖区域内的道路、桥梁等相关设施的所有资料全部录入系统中,并在系统中构建独立的信息资料库。在GPS、GIS地图的支持下,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该系统掌握管辖区域内所有市政设施的各类信息,并且在日常管理中随时查阅目标数据[9]。

4.2 监测集成化,健康监测一平台

城市内的大型桥梁、隧道等一些大结构市政设施是保证城市居民安全出行、顺利通行的重要基础性设施。因此,市政管理部门需对该类设施的日常运行情况精准把握[10]。在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将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积水点检测系统、动态称重系统全面接入到平台上,将以往市政设施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全部消除。管理人员可在平台上随时查看该类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项数据指标,一旦出现积水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迅速应对。

4.3 巡查监管化,日常巡查全覆盖

不同类型的市政设施的养护等级也存在很大差异,且不同等级的市政设施所规定的巡查频率也各不相同。在以往巡查工作中,管理单位并没有完善的监管手段,因此经常会出现巡查不及时的现象[11]。在运用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以后,相关管理人员可在管辖区域内的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地理位置上设定单独的巡查点位与巡查频次,负责巡查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通过移动终端智能APP登录管理系统平台,相关管理人员则可从平台上查看每位巡查人员的日常工作轨迹以及对市政设施的巡查情况,如此方可保证巡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4 维修标准化,处置流程全闭合

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市政设施体量非常庞大,市政管理中心的管理难度非常大,且很多市政设施的维修台账是以纸质方式保存,因此各项维修工作都存在很大的滞后性[12]。运用智慧市政管理系统平台后,平台可根据地区内市政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构建线上设施病害库,制定统一的病害故障维修机制,一旦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市政设施病害现象,可第一时间在平台上进行病害上传,相关维修部门可实时接收数据,并迅速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5 结语

市政设施智慧化管理是市政管理中心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要想全面提升城市内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相关管理人员应全面推进现有工作体系与智慧化管理平台的衔接与融合,通过科技化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地区内市政设施的管理水平,为智慧城市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管养巡查市政
高速公路隧道智慧管养信息化应用研究
上海浦东新区公路智能管养模式实践探析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污水管线自主巡查系统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合肥市召开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会
如何实现市政管养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