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5 03:53李旭峰王婧祎
山西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留学生知识点同学

宋 睿,李旭峰,王婧祎,宿 强

(1.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144; 2.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1 概述

随着教育全球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中国对外开放的加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来华求学的留学生逐年增多[1]。由于大量发展中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中的发挥十分出色,来自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对建筑设计行业的需求非常迫切。建筑设计类的课程主要是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对建筑题目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设计,设计结果并不唯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书本-课堂”为教学程序,主要借助教师口头语言、黑板粉笔等媒介,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2]。在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视频-课堂-教师”为主要教学程序,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化环节安排在课堂之中,将知识传授环节安排在课堂外进行[4],以此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其基本教学理念,凭借大量国内外各类优质慕课、公开课、视频音频类等专业资源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5-7],极其迅速地改变着互联网模式下新型教学模式,推动着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该模式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计划进行学习,把重点从教师转向学习者[8-9]。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以大量针对性的辅导来实现多样化、特色化的教学[10]。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建筑作品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原则,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于设计资料和信息的获知能力、建筑设计手绘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制作模型进行建筑体量和空间关系分析的能力。海量信息的快速获取对同学们筛选、甄别、提炼、综合及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11-12],面对海量信息,同学们很难做到应有的学习整合和提炼深化,经常感到困惑与茫然。并且大量网络信息并不能够总是有效并快速地给予同学们解惑与解答,并不能够使同学们及时的进行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对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说明翻转课堂并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式,也不是简单的网上学习,而应该是结合各个课程的特点,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结合国内外优秀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更好的深化内容,通过讨论辅导等课上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更应该是可以结合学生的爱好、特色、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从而能够形成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方式。

2 翻转课堂在设计辅导类课程中的优势——留学生建筑设计课程应用该理论的优势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发现留学生的特点是善于表达,但是由于不同语言、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等诸多情况,从本质上决定了留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分散性,而资源获取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则导致了更多的碰撞与火花。单一的课程视频无法满足留学生多语言、多国家、多文化的需求,在课程实践中,需要考虑到本土语言以及本土文化教学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对他们进行具有独特文化特色设计思想的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知识的内化并不是借助学生课后作业练习来实现的,而是将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转移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师生之间的答疑解惑、交流互动。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深层概念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再生[13]。

鉴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教学设计,大量的课程教学内容可在教学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度安排进行学习,充分满足了留学生时间安排的自由性、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适应性,这种理念设计适合外国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参与和热衷于讨论的特性,也便于在交流研讨与碰撞中探讨各种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3 基于翻转课堂的建筑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

“深度学习不仅意味着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达成对知识的理解,还意味着理解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即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性地应用所习得的知识来解答未知的真实问题。”[14]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化需要教师对课前知识自学阶段、课上讨论深化阶段与课后巩固辅导阶段进行整体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逐步掌握与内化。在学习平台-课堂教学-实践三个环节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深化-拓展与实践三个目标。将教师主导的知识讲授过程转变为引导和参与的过程,为学生自发的学习过程提供设计目标、主题、策略等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度。课程设计示意图见图1。

3.1 资源的整合与学习——知识点的学习阶段

分析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类型,寻找合适的资料并制作视频课程。制作的教学视频依据教学主题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模块化设置,比如提供设计题目为餐馆的设计,图2为具体的教学模块。分别制作相关的课程视频、任务书、环节设置、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建设。提供国内外相关课程的慕课中同一知识点的视频,作为必选的素材;同时布置相关主题的相关视频作为自选素材学习,满足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由于语言、背景、国家、文化等不同,除了指定的视频学习内容外,留学生需要大量的观看更多的相关视频。创作教学内容的学习视频进行课程的学习,教师再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翻转课堂不仅仅需要制作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同时也需要整合现有国内外主流平台上的知名课程,指导同学们从中学习,抽取提炼与应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分析及实践能力。同时根据每年的情况对教学视频进行优化与更新。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提炼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学习思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授模式。

3.2 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深化阶段

专业的特殊性使得个性化的辅导与讨论成为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多样性的方案决定了老师引导、辅助的角色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活动达到知识内化。教学环节目标结构见图3。

对于学生在前期自选素材的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报总结,之后组织同学们进行相互讨论,该过程使得学生从被动吸收转为相互主动的借鉴交流学习。最后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见解,辅以个性化的辅导讲解,肯定同学们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思考,之后完成其个人的设计方案。这种教学进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相互协作学习的精神,也深化了学生所学知识,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内化了知识点。

3.3 课外实践——知识点的实践阶段

通过课前、课中学习思考中所讨论的知识点及设计方案,修改设计方案,使得同学们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理论,完成阶段性的设计环节。阶段性成果的完成、展示、评图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展示。图4为学生部分成果展示图。通过完成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参加学院组织的设计表达、模型等小型竞赛可以完善学生的设计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将掌握的知识迁移至新的情境中,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形成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促进已学知识的固化、拓展与升华。具体实践环节见图5。

3.4 课程学习平台与评价方式

依托学校的多模式教学网,将教学资料、学习视频以及课程安排上网,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学习以及提问。结合学习平台与微信群进行实时的答疑,解决同学们常规化问题以及在课下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与困难,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人方案进行实时解答。把以成绩、成果来判定学生的单一评价方式改变为全过程动态化评价方式,辅以阶段性成果评价,使得同学们及时了解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制定学习计划并及时调整。

4 结语

本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以及网络教学平台,完善了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新途径,突出多国家、多文化的留学生建筑学专业教学特色,强化学生发现-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建筑学专业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此外,该模式对教学老师在资源制作、多文化多地域背景学习、课堂组织的能力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学教师对于不同国家文化、地理、建筑特色等有丰富的积累以及对于多国家相关慕课资料的学习与整理,亟待进一步的完善。

猜你喜欢
留学生知识点同学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