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体制机制研究

2022-05-26 13:57上官依涵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赫哲”是满语,意为“东方”。赫哲族人民居住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一带,其孕育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前,赫哲族文化遗产淹没在城市化建设中,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基于研究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文章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条件及来源追溯着手,分析赫哲族人民的音乐形态、保护价值等,探究赫哲族非物质遗产失传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创新措施。

关键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

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追溯和保护价值

1.1 来源追溯

赫哲族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与中原联系较少,具有独立的语言系统,且没有规范化的文化脉络,大量的音乐文化无法通过文字系统得到记载和传承,只是依靠口头传述。赫哲族是勤劳、乐于奋斗的民族,人们热爱生活,歌唱大自然和劳动的美好,音樂便是他们生活的产物。赫哲族音乐具有原始性,能满足赫哲人民娱乐的需求。基于周围的不可为因素,赫哲族音乐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色。

由于赫哲族人生活的地理区域比较特殊,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一带,加上古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赫哲族先辈过着渔猎生活,以渔业为生,家家户户都靠着大江里的鱼生活。《乌苏里船歌》就是赫哲族人的生活写照,即用音乐作品表现人民生活,其中“阿朗赫赫尼那赫雷给根”像是赫哲族人在渔船上向江里撒下大网并捞出很多江鱼时,水洒到江边的声音,展现了赫哲族人民对渔业丰收场景的喜悦之情,而后续竹笛的出现则刻画了赫哲族渔业丰收、热闹非凡的场面,反映了赫哲族人满怀热情、幸福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格。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独树一帜,且世代流传、不断发展。

可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基于研究、传承的迫切性,应大力宣传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1.2 保护价值

1.2.1 经济开发价值

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1]。在传承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需要具有经济头脑,注重文化、经济两手抓,实现相互成全、相互影响的目标。这样既传承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1.2.2 审美艺术价值

赫哲族民歌语言直白爽朗,歌词内容展现了幸福生活,节奏生动活泼,歌词修饰语的丰富多样等,直接反映了民歌的特点。从《乌苏里船歌》中就可以看到这些特点。大跳显得曲调诙谐生动,直奔主题的爽朗快活之感迎上心头。这样的大跳也体现了东北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在聆听赫哲族民歌作品时,听众不仅常常被婉转的歌声、诱人的旋律打动,还能了解到赫哲族人民互帮互助、为人友善的精神品质。然而,赫哲族的民歌和舞蹈之所以可以不断传承,一部分原因在于赫哲族的服饰,给予人们审美的体验,包括做工精美的“萨满衣”“萨满帽”,在表演舞台上摇曳生辉,为赫哲族的表演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形态

2.1 说唱艺术——“伊玛堪说唱”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曲艺形式——“伊玛堪说唱”,它是赫哲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以东北特色和鲜明的特点吸引了海外学者,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方式是结合讲故事和演唱两类元素,由一个表演者口头叙述,此过程并无乐器的加入,完完全全依靠表演者自身的渲染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进而使观众产生共鸣。

2.1.1 艺术特点

伊玛堪说唱是一种成熟的艺术表演,无论是题材还是表演形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与规律。它根据说唱内容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以说为主的表演,民歌内容多是借由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生产劳动颂扬历史人物,表现其热情高涨的气势、独特的渔猎生活、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以及对真善美、假恶丑的明确立场。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以唱为主的表演,内容多展现情感,风格常伤感忧郁。伊玛堪唱词里面常有衬词,即加入了当地语言特色的语气词,与唱词没有相关意义,借用抽象的语言为听者提供无限的遐想,常见的如“咦”“哈”“嘿”“啦”“呐”等。

2.1.2 传承价值

伊玛堪说唱来源于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它是对赫哲族文化的总结,是研究赫哲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很多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民俗学家基于其的文化价值,将其看作最为核心的资源。通过伊玛堪说唱,不难发现赫哲族文化渗透着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等积极向上的审美观,这对赫哲族人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员都有一定的审美意义。

2.2 非遗小调——“嫁令阔”

“嫁令阔”意为小曲,包括小调、儿歌、号子等多种体裁。有一些曲子表演较随意,形式较自如,可根据场合变化即兴添加唱词。如今,“嫁令阔”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赫哲族的音乐也来源于生活,其将生活习俗融入音乐中,作戏剧化处理,进而细致入微地影响其文化。由此可知,“嫁令阔”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的内容有渔猎生产、男女爱情、民俗风情、家乡山水等,其表达的感情和寄予的希望真挚感人,人听着就能想象出鲜明的画面。赫哲族民歌的一大特点是男女分腔,并不在一起混合演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鲜有对唱。调式常为民族五声调式音阶,习于徵、宫、羽调式,极少出现变化音,节奏统一,旋律平整。

“嫁令阔”的衬词很特别,如“啊啷啷赫呢哪”“赫呢哪”“赫赫呢哪”“给根”等。其衬词的加入具有任意性,可以在全文始终,亦可当作虚词穿插其中。衬词之后加以“给根”为结尾。其旋律呈波浪形,节奏具有划动性,主要原因是赫哲族人民经常在划船时高歌,并按照韵律唱出词、调。

3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原因

3.1 赫哲族传承人数减少, 传承人老龄化加剧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密,继承材料需要保密,导致赫哲族非遗文化宣传不足,进而失传。另外,传承人通过口、脑、肢体语言等传承赫哲族非遗文化,承担着具态表现赫哲族活态非遗文化的任务。传承人的衰老成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重要原因。

3.2 城市化的建设逐步侵蚀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我国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不断进行文化交融。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很多现代元素的东西,如流行音乐、影片、网络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赫哲族人的生活[2],使赫哲族人的生活方式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发生偏离。

3.3 抢救、保护工作不到位

要明确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在当时的情景下,突出抢救性保护的优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3]。政府资金投入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较少,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政策,缺乏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怀。政府应推动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个人、企业部门、社会团体中。因此要增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科技、商业相融合的意识,利用科技升级、商业运作等手段激发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承载的枢纽,又能驱动经济发展。

4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体制机制

4.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体制

4.1.1 整理与保护赫哲族的文献素材

针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的严峻形势,相关的文化管理人员要及时整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语录,记载成册。另外,需要实地考察赫哲族,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口述材料转换为文字材料。同时,响应各级博物馆、文化企业,大力宣扬即将消失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播放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幻灯片,收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

4.1.2 开展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鼓励学校开展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宣传有关赫哲族的文化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赫哲族文化;让艺术家走进学生课堂,亲身讲述赫哲族的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广泛传播濒危的赫哲族音乐文化。与此同时,培养大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立高水平的赫哲族文化宣传团队,一传十、十传百,将赫哲族文化发扬光大。

4.1.3 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怀力度

政府应出台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加大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投入。另外,针对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守思想,政府需要引导传承人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加强人民对文化的保护。

4.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机制

基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建设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创新场地,其场地可提供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让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承在人们心中。一共可分为五个步骤。

4.2.1 线上与赫哲族非遗传承人沟通与交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现实调查的困难,可以通过线上与继承人沟通和交流,更快地接触一手资料,更有效地了解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与传承人视频交流,让传承人通过网络表演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嫁令阔”“伊玛堪”等,调研者通过电脑记录,会后总结。同时,传承人可以讲述其特点,生成教学视频进行推广;传承人亦可讲解赫哲族的少数民族语言,通过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的结合,利用网络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4.2.2 研发赫哲族非物质遗产的音乐软件

统一整合线上交流、沟通后得到的一手资料,请编辑软件的工程师研发软件,对软件进行资源匹配,创新资源的表现方式,使其具有娱乐性和文化性,全面向手机应用市场推广。

4.2.3 开拓音乐空间

为音乐体验者提供能充分展现音乐天赋的空间,既提供有关赫哲族音乐的乐器,又可为其搭建艺术表演舞台。引入录音棚及音乐专业人士为赫哲族非遗文化服务,将这些由专业人士录制的作品收藏成册,从商店售卖出去。另外,让群众体验真实乐器的演奏过程。例如,体验鼓与口弦琴,与此同时,观看教学视频,指导体验者正确演奏。

4.2.4 提供DIY服务

相关DIY(自己动手制作)制作教程和乐器图片可以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中查看,同时介绍演奏视频和乐器知识背景,将文化渗透到趣味当中。动手体验不仅可以增强趣味性,还可以使群体感同身受地了解赫哲族非遗文化乐器的构造,同时传播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群体可自己选择轻松金属或者竹质材料,自己动手做各种赫哲族非遗文化乐器,也可销售摆件、小饰品等。

第二,群体根据簧片搭建口弦琴,自制口弦琴,体验赫哲族音乐特色。

第三,把赫哲族非遗乐器模型藏在土壤里,让音乐体验者体验挖宝的趣味,挖出赫哲族非遗乐器并演奏。

4.2.5 实施“音乐空间”服务

给音乐体验者充分展现音乐天赋的空间,提供赫哲族音乐乐器,搭建艺术表演的舞台。例如,音乐体验者线上结识乐队队友,并线下组建自己的乐队,店铺可无偿提供器材(仅限在应用程序中结识的队友),在店铺经营场所范围内使用。

5 结语

赫哲族作为传播东北萨满音乐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民歌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其自然之光、捍卫神灵、祭拜祖先、为民除害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展现创新思维,将给读者带来启发。创新是国家提倡的发展战略,沿着这条思路展开,会发现弘扬、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困难重重,而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于晔.从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艺术研究,2008(1):50-51.

[2] 刘雪竹.现代文明下郝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中国外资,2012(9):280.

[3] 童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实困境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C]//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北京:光明出版社,2018:602-607.

作者简介:上官依涵(2001—),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