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抑郁污名干预的研究

2022-05-26 02:08吕睿莹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抑郁症

吕睿莹

摘  要:为探究高校心理课堂对大学生抑郁污名的干预效果,将260名大一新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社会距离量表和情绪反应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经过课堂抑郁症知识教学后,在后测中,对抑郁症患者的恐惧、同情情绪和社会距离均显著减少。而对照组因阅读案例描述材料收获了部分抑郁相关信息,在后测中,对抑郁症患者的恐惧、同情情绪显著减少,但社会距离无显著变化。上述结论说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可有效减少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距离,抑郁症知识的获得可有效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的污名情绪。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污名;心理课堂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0-0169-04

污名,顾名思义,是对某一类人群持有的负面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1]。心理学对污名的定义各有不同,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点:被污名者往往具有某些易受貶抑的特征,这些特征让大众将其归结为不同于大多数人的一类人,因而对其产生各种负面认知和消极情绪,从而出现消极的行为反应,这称为公众污名;而被污名者生活在公众污名的影响中,往往容易对公众污名产生认同感,从而出现指向自己的负面认知、消极情绪和消极的行为反应,这称为自我污名。

心理疾病患者正是饱受污名影响的人群,虽然与身体疾病同属疾病范畴,但公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显然持有更多的负面认知和情绪,从而也伴有更多的歧视和回避行为。在大学生中,抑郁症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据研究,我国大学生抑郁症发生率在15%— 40%,发生率较高[2]。而作为大学生,身处校园生活中,人际交往十分频繁,因此公众污名对抑郁症大学生的影响极为严重,周围人的不理解、歧视,可能会导致抑郁症患者出现隐瞒病情、绝望、不敢求助等一系列行为[3]。同时如前文所述,自我污名的产生与公众污名有直接联系,自我污名可能会导致抑郁症患者出现羞耻、伪装、拒绝治疗等一系列行为,因此减少公众污名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接受治疗机会、治疗效果、康复水平等均至关重要。

消除污名目前常见的办法有抗议、教育、想象接触、实际接触等方法。其中教育是研究者们最常用的干预方法,因为相比想象、实际接触等方法,教育可同时面向多人,是一种高效的方法。而在大学校园里,教育更易操作和普及。但目前研究者们对教育干预的效果如何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干预对改变态度有帮助,但对减少歧视、回避行为效果有限;有研究者认为相比教育,接触对污名的干预效果更好;也有研究者认为对于青少年,教育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教育干预的效果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教育干预起效的原因主要是提供了与疾病相关的科学、客观的知识,这些知识会替代大众心中原有片面、错误的信息,因而对疾病的认知发生变化,然后引起情绪、行为的一系列变化。那么教育的内容、教育实施人的特点、接受教育的对象等均会影响教育干预的效果。如教育的内容是否包含足够关键的信息,足以让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发生改变,并且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生改变?教育的实施者是否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让受教育者信服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是否牢固,是否容易接受新观点等等。

目前各大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大都会对常见心理疾病知识进行科普。在现实课堂中,授课老师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而大学生则是一个更易接受新鲜事物、认知水平较高的群体,容易接收新观点。因此在课堂中,同时面对多个学生,在合理设置授课内容的前提下,心理课堂的讲授是否真的能起到消除污名的效果,这是本研究想要探索的重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武汉某高校大一年级10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实验,为验证心理课堂对抑郁污名的干预效果,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删除少数前后测数据无法匹配的被试后,最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收集到有效被试130人,其中实验组男生56人(43.08%),女生74人(56.92%)。对照组男生73人(56.15%),女生57人(43.85%)。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使用案例描述形式呈现,根据抑郁症典型症状进行编写,描述了抑郁症患者小王最近出现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弱、自杀意念出现等症状,对小王患有抑郁症的诊断,需要服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等。邀请3位心理学硕士单独评定,均认为案例材料症状描述符合抑郁症典型特征。

2. 测量工具

社会距离量表:由Link编制,该量表共有7题,7点评分,目前常用于对某一群体的态度测评,问卷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距离越远。

情绪反应量表:由Corrigan编制,该量表共有9题,7点评分,包括3个情绪维度:愤怒、恐惧、同情情绪,每个维度有3道相关题目,得分越低代表越认同该情绪。

3. 研究流程

首先进行前测,形式是通过手机匿名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一段案例描述,要求被试认真阅读,然后基于案例材料填写上述两个问卷。填写完成后,对于实验组,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课堂讲授,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抑郁症的定义、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康复等内容,约20分钟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恋爱与性”部分的讲授,这部分内容与抑郁症和心理疾病完全无关,约20分钟。而对于对照组,只进行“恋爱与性”部分内容的讲授,约40分钟。课堂讲解完成后,为防止被试猜测实验目的,告知被试,第一次施测的数据因网络问题丢失,现在需要重新施测收集数据,同样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填写即课,然后进行后测,后测使用的问卷内容与前测一致。

二、研究结果

(一)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数据分析

对实验组、对照组前测的社会距离、愤怒、恐惧、怜悯情绪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上述得分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在课堂教学前,两组对抑郁症的污名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二)实验组—对照组后测数据比较

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对于实验组,在社会距离得分上,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t=3.052,p<0.05)。在情绪反应上,后测中恐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t=- 6.296,p<0.001),同时,后测中同情情绪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前测(t=-5.424,p<0.001),而愤怒情绪前—后测没有显著变化(p>0.05)。这说明在心理健康课后,被试对抑郁症患者社会距离减少了,同时恐惧、同情情绪也减少了,即抑郁症污名水平降低了。

对于对照组,在社会距离得分上,后测与前测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情绪反应上,后测中恐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t=-1.077,p<0.01),同时,后测中同情情绪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前测(t=0.908,p<0.01),愤怒情绪得分前—后测同样没有显著变化(p>0.05)。这说明对于对照组,虽然没有关于抑郁症知识的课堂讲解,被试对抑郁症的恐惧、同情情绪仍然显著减少。

将前后测数值作差,以组别为自变量,各项得分差值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社会距离前—后测差值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t=2.801,p<0.01),而其他得分差值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心理健康课堂内容的教学,大大减少了被试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距离,减少了被试回避、歧视的行为倾向。

三、讨论

目前大众对抑郁症的看法既复杂又十分片面,部分人认为抑郁症是很严重的精神疾病,很难康复,可能会终生患病,因此大众需要远离他们。也有部分人认为抑郁症并不是疾病,只是性格或是情绪问题,更需要自己努力调节,从而“想开”,而不是通过就医寻求专业治疗。甚至还有部分人认为抑郁症是“矫情”的代名词,体现了患者“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或是认为抑郁症患者都是装可怜博同情。这些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态度,随着越来越多与抑郁症相关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媒体也开始大力倡导重视抑郁症,因此大众对抑郁症三个字可能已经很熟悉,但事实上却很难准确回答究竟什么是抑郁症。据反馈,大部分被试是在阅读材料或者上课后才将具体症状与抑郁症这个病名对应起来,大部分同学对抑郁症的了解都还只停留在“听说过”的阶段,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抑郁症就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但对其他症状如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弱、自杀意念等信息的了解都十分模糊。这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即在实际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患有抑郁症的同学大多表示在校园生活中仍然受到回避、歧视、被恐惧,但研究中大部分被试因为并未真正接触过抑郁症患者,因此在前测中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污名水平较低。

首先,对于对照组的被試,在没有进行心理健康课堂抑郁症知识教学的情况下,在情绪反应中,出现了和实验组一致的变化,即恐惧和同情情绪的减少,且减少程度与实验组没有差异。由于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向被试透露前后测的实验设计,而是以网络问题看不到数据为由,邀请被试参与后测,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被试因猜到实验目的迎合主试从而产生变化。而所有被试前-后测之间的授课均由同一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因此可以保证对照组前-后测之间接触到的课程内容与抑郁症完全无关。那么被试前后测的变化从何而来?通过事后与部分被试沟通发现,问卷中关于抑郁症的案例描述中,同样描述了小王的最近出现的典型症状、确诊为抑郁症及需要药物治疗等信息,因此在前后测实施的过程中,被试反复阅读材料,相当于一个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可获得抑郁症相关信息。

大众对抑郁症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往往来源于对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康复等因素较为消极的评估,根据过往研究,当对疾病可控程度评估较低时,恐惧情绪较多,当对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较高时,同情情绪较多。那么只要被试逐渐了解到突然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消极想法等是由病症带来,且可通过药物治疗解决时,对疾病严重程度和可控性的评估就会有所变化,因此出现恐惧和同情情绪的减少。同时这也说明,只要获得少量关键科学信息,就足以改变片面的认知,从而改变态度。上述分析可解释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因为获得了相关科学信息,从而降低了恐惧和同情情绪的现象。

其次,前后测中同情情绪减少的结果也值得讨论,过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同情怜悯情绪与帮助行为正相关。而本研究的结论看起来与此不同,对于实验组,尽管同情情绪减少了,但社会距离同样减少了,这说明在行为上被试并没有因为同情情绪的减少而选择回避、远离抑郁症患者。将后测同情情绪得分平均值与理论值12(这代表对抑郁症持有中立态度的得分,即“一般”)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同情情绪得分显著低于理论值(t=–9.840,p<0.001;t=–9.790,p<0.001)。这说明,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虽然同情情绪在后测有所减少,但并非不同情。根据前人研究,同情情绪可正向预测非专业求助行为,即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可怜的、弱小的,需要更多的人帮助,因此更倾向于非专业帮助行为。事实上,这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并非是好事,非专业帮助或许不仅不能帮助其缓解痛苦,还有可能恶化病情。这也正是同情虽然与帮助行为相关,但也是污名情绪的原因之一[5]。通过课程讲授、材料阅读等过程,改善对抑郁症的认知,了解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才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从而让被试减少同情情绪,从理性角度对待抑郁症患者,不过度采取非专业帮助行为[6],该结果是符合干预目的的。

最后,情绪反应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人际交往的减少,由前后测得分差值比较可得,实验组和对照组社会距离得分前后测之差差异显著,即只有在实验组,前后测中出现了社会距离的显著差异。这说明心理课堂比文字材料起到了更多的作用。在课堂上,主要从定义、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康复4个方面对抑郁症知识进行了科普,其中抑郁症康复部分在案例描述中完全没有提及,而在课堂上会介绍在按时服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社会功能可恢复到病前水平。还会将抑郁症称为“心灵感冒”,这都是在弱化抑郁症的后果影响。因此,被试了解到抑郁症康复后不会影响社会功能,对抑郁症后果的认知就会有所改变,当被试对抑郁症的后果认知更为科学之后,社会距离也相应减少,更愿意接近抑郁症患者,与其进行正常的社会接触,不回避、歧视他们。

综上所述,虽然案例描述也为被试提供了抑郁症相关信息,从而改变了被试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态度,但显然课堂教育的效果更理想,因为减少了社会距离。这说明在现实大学心理课堂上,面对大学生,进行抑郁症知识的科普,确实是有助于减少疾病污名的,同时可减少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距离,减少回避、歧视行为。

四、结论

本研究发现通过抑郁症相关科学知识的获得,可有效消除大学生抑郁污名,并且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抑郁症科普,可有效减少普通大学生对抑郁症患者的社会距离。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是一个良好的平台,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科普抑郁症科学信息,完善同学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改变错误认知,避免歧视回避的行为倾向,从而改善抑郁症污名现状,让患有抑郁症同学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宝山,俞国良. 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06):993-1001.

[2] 宋艳,贾存显,周英智. 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0(18):237-240.

[3] 岳童,王晓刚,黄希庭. 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心理康复的一个高危因子[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09):1448-1456.

[4] 同雪莉,彭华民. 大学生心理问题污名认知及应对[J]. 教育评论,2013(06):75-77.

[5] 王晓刚,曾苇钰,蔡琳,等. 民族院校大学新生心理疾病态度调查[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5):60-67.

[6] 郝志红,梁宝勇.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在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09):646-649.

(荐稿人:谭静,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系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