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记忆的传统街巷保护与更新研究

2022-05-26 05:11邬明洋王红英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邬明洋 王红英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街巷更新与保护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面临商业化街道对当地传统街道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传统街巷的历史痕迹,更有为了商业化而进行拆除和重建,导致这些带有城市发展记忆的传统街巷被逐渐遗忘。文章以场所记忆理论为指导基础,分析并研究活化传统街巷的策略,以唤醒传统街巷以及人群的场所记忆,从而使空间恢复活力,推动文脉延续,使传统街巷与其他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传统街巷;场所记忆;文脉传承;记忆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3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在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传统街道的更新与保护。许多城市往往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选择将传统街道改建成商业化街道,这固然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但给城市的综合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居民的居住问题,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街道日益丧失活力;商业文化的涌入,也导致这些传统街道正在丧失原有的城市记忆,使当地的城市形象逐渐被人们遗忘,人们逐渐丧失历史感与归属感,造成城市记忆断带。

传统街道作为城市印象的重要载体,是一座城市鲜活的记忆库,承载了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是一个集聚城市居民归属感的地方。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对传统街道不可一味大拆大建,应对传统街区实施保护优先策略,尊重并维护传统街巷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优化其内部空间结构,改善建筑风貌。

根据场所记忆理论,对传统街巷的更新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这些街巷的场所记忆,从而推动城市文脉的延续、促进空间活力的重塑和增强人们的场所归属感。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究如何在城市更新建设中重拾传统街巷在城市化建设中遗失的独特文化,唤醒这些传统街巷的场所记忆与场所精神,实现传统街巷与城市其他区域统筹发展。

1 传统街巷与场所记忆

“街巷二字”,在古代有道路之意,一般直者称“街”,曲者称“巷”。最早沿于汉代,称城市的干道为街,居民居住区内的道路则为巷。“街巷”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一条比较宽阔的道路且附近有房子”。其主要是指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线性空间,是公共空间构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有很强的空间承载能力和很高的使用频率。传统街巷既是城市交通的基本单元,又是城市文化遗产的文脉单元,在一代代人的慢慢编织下,充满了市井气息。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也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对传统街巷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场所”一词在拉丁文中寓意宽敞的街道,是一个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含义也变得更为丰富[1]。场所记忆最早由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他认为场所记忆的本质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构建的意象。城市的场所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存在于城市留下的建筑风格等元素中,并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传统街巷作为邻里生活的场所,是一个物质空间场所,其形成离不开人们的参与、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承载着几代人的历史情结与记忆。

2 场所记忆对传统街巷更新保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 场所记忆对传统街巷更新保护的必要性

以场所记忆理论为指导对传统街巷的更新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如今,人们在追求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传统街区的人文关怀,导致这些街巷重建后形成千篇一律的景象,城市文化失语,文化特色断带。一个场所的记忆就如同人的记忆,包含着过去与现在,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座城市的记忆保留了它的起始来源,城市的记忆越深厚,历史就越深远。因此,对于传统街巷,不可进行大规模重建,抹去这些承载着城市发展历史的街道小巷便等同于抹去了城市的记忆。

根据场所记忆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和传承传统街巷与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梳理传统街巷的记忆元素,从而消除空间失落、恢复空间活力、提升生活品质和凸显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树立特色文化形象,实现传统街巷的复兴。

2.2 场所记忆对传统街巷更新保护的可行性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设计旨在重现回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浓厚的古城、古村落等,这些地方的更新改造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保护意义。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等等,皆是通过挖掘和梳理当地的场所记忆,再现它们的文化底蕴,借助现在的设计手段,将其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再次焕发这些传统街巷的活力。在更新与保护的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和梳理这些有形的物质要素与无形的记忆要素,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与技術,以历史环境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为情感主线,将“怀古恋旧”与“新陈代谢”相结合,再现传统街巷的生活场景。

3 传统街巷场所记忆要素的提取

3.1 有形的物质空间记忆要素

人的记忆储存过程是大脑的特殊机能,记忆的形成过程即“接收—存储—提取对象信息”,再经过“重现—记忆—回忆”,加深大脑的记忆,从而留下印象。一个地方记忆的产生是由认知与被认知组成的,被认知的部分便是有形的物质空间要素。例如,非人工造就的自然环境,即该地的地理位置、地质土壤、天气气候、地理形势、山川湖泊等。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地域记忆,如青藏高原、处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矗立在云端的山脉;又如江南水乡,可以让人不禁想起“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画面。

传统街巷内部的建筑结构与形态也是有形的物质记忆要素[3]。街巷两侧的房屋是由当地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其中凝聚着建筑智慧的结晶,浓缩着当地的文化属性,经过多年的打磨,亦能保存下来,也是记忆的重要载体。例如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合而成的老北京四合院;安徽粉墙黛瓦的三合院、四合院,看到其流畅的飞檐、高翘的马头墙以及各种精美的木雕、石雕,不禁感叹其布局之精细、结构之巧妙、装饰之细美。又如福建的客家土楼,造型奇特,气势宏伟,经历千年风雨依然矗立于世,可以让人感受到群聚而居的生活气息。因此,传统街巷两侧的构筑物可以很好地传递当地特有的场所记忆,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从而唤醒人们内心的记忆。

传统街巷的空间风貌也可以唤醒人们的记忆。这些街巷的道路布局、建筑肌理以及材料和颜色等共同营造出一种视觉记忆,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有的街巷空间人烟凑集,让人有一种摩肩接踵的感觉,有的则是疏密有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受,这些可以直观触碰到的物质载体是记忆再现最直接的方式。

3.2 无形的文脉记忆要素

基于每个地域的不同地理环境所造就的生活方式,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俗习惯与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无形的记忆要素。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园,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不仅使每个民族都可以保持独特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记忆,也使我国的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随处可见的聚集在门前的水泥墩或者道口大槐树下的小空地,往往都是居民茶余饭后交流娱乐的聚集地。这种小的生活场所,带有当地生活的味道,往往也是场所记忆的一个触发点。

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记忆,地域性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特色行业。一些经营较好的行业更是流传至今,美食方面,如北京的老字号全聚德烤鸭、重庆的市井火锅等;产业方面,如河南的农业、新疆的棉纺织业。特色产业是一个时代技术的重要体现,代表着一个地域的记忆,同时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与历史人物故事也赋予了一个地方特殊的记忆。这些习俗是几代人的记忆,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如鲁迅先生的故居仍保存在胡同遗址中。这些名人故居承载了时代的记忆,见证了历史的演变,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我国的传统艺术也十分丰富,如琴棋书画、戏曲、舞蹈、雕刻等,都是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留下来的优秀传统艺术,是珍贵的文化瑰宝,也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4 场所记忆下传统街巷场所的更新保护策略

4.1 传统街巷格局的保留与重组

经济的增长导致物质文明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街巷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一些与传统街巷整体风貌格格不入的商业店铺打破了这份原有的记忆。传统街巷应呈现与城市商业街区不同的风采,它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记忆、一个城市的记忆,并且很容易触发人们的怀旧情绪,唤醒大众的记忆[4]。应拆除一些与传统街巷风貌不相符的建筑,并根据这些地方的原有记忆,通过更新修补的设计技艺,恢复传统街巷的原有空间意向。解决传统街巷的交通混乱问题,以原有的路线肌理打造适用的人行步道,改善街巷的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对于一些历史名人故居、历史遗迹,要根据其不同的现存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保护,这更有助于吸引外来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2 传统街巷历史景象的再现

传统街巷属于记忆的具体载体,体现着当地的生活传统与民俗习惯,通过挖掘这些无形的文脉要素,可以在设计上再现这种怀旧印象。在街巷,每隔一段距离,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设计小品,强化街巷的主体性,引发人们的怀旧感和体验感。当前全国各地有许多古城古街,这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整体来看,大多千篇一律,给人千城一面的感觉。因此,应深入挖掘当地无形的记忆要素,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遗址,增设一些艺术文化会馆,开展民俗展演和文化活动,传播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独特的地方场景能更好地唤醒人们的场所记忆,更有助于形成当地文化特色,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4.3 传统街巷的环境催化

色彩、材质、气味和声音能够使人们最直接地感受到物体所带来的记忆。对于街巷内部的建筑材质、道路铺装等,应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墙体的雕塑、文化宣传、传统装饰也是营造场景氛围的重要元素,无论是视觉体验还是触觉方面,都可以让人回想起空间带来的情感与文化。

通过挖掘传统街巷内的特色行业,剔除不相符的商业店铺,经过加工与文创,既能促进街巷内部的经济发展,又能实现特色文化的输出。例如,开封的书店街很好地将现代商业与传统街巷的特色融合起来,无论是商业与文化还是现代与传统,街道两侧的吆喝声充满了市井气息,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使人们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是焕发传统街巷活力的一种新途径。景观的更新与提升是营造场所氛围的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这一场所空间的历史记忆,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景观环境,使人们对不同场所的记忆各有不同。因此,对于景观,可以采用叙事性手法,确定叙事主题,融合当地的历史记忆,营造出充满当地故事情节的环境,深化观赏者对当地的记忆。

5 结语

传统街巷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对一定阶段的历史或者民俗习惯的反映,在文化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带走了很多记忆,因此对传统街巷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近些年,我国对老旧城区的更新保护已经步入“微更新”时代,一味摒弃地域文化特色而推倒重建的做法,只会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从而导致城市失语、文化断带。我们要从观念上改變,寻找城市的记忆与文化,实现文脉的传承,就是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要用场所记忆理论指导传统街巷的更新与保护,分析该地域的记忆要素,通过对有形的物质记忆要素和隐形的文脉记忆要素的梳理,基于当地记忆的痕迹,立足于居民的生活需求,再现传统街巷的场所记忆,从记忆的角度出发,以点带面,尽可能减少大拆大建,还原本质,凸显文化特色,从而改善传统街巷的空间失落、活力丧失、缺乏特色、社会历史感与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重新营造心灵归宿场所。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当地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促进传统街巷在传承与更新中协调发展,为解决传统街巷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汪湘君.记忆场所的再生[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2] 雷雨欣,王欣悦,秦宁真,等.城市更新视角下北京西交民巷场所记忆研究[J].住区,2020(6):34-40.

[3] 史言翔,代海泉,马英.场所记忆与北京历史街区胡同空间重塑:以白塔寺宫门口岔口更新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2):142-147.

[4] 强瑞,石哲宇.街巷生活的重生 上海瑞虹新城新港路商业设计[J].时代建筑,2021(3):128-133.

作者简介:邬明洋(1998—),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王红英(197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地域文化与乡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