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海底“拾荒”二十年

2022-05-26 00:18佟雨航
做人与处世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亚湾李波珊瑚礁

佟雨航

2000年3月,22岁的吉林青年李波从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出发,辗转三天三夜来到海南三亚湾。到达三亚湾的那一刻,他光着脚丫兴奋地扑向大海,掬起一捧海水送到嘴边,亲口尝了尝海水的味道。

为了能天天见到大海,李波在海边的一家餐厅找了份杂工。每天下班,他都会兴奋地扎进海里,游到精疲力竭,瘫倒在沙滩上。有时,他戴着泳镜潜下水去,鱼儿在各色珊瑚丛中闲游,如同梦境般绚丽多彩。

2006年6月,一场超强台风袭击了三亚,台风带来的塑料袋、饮料瓶和挂着鱼蟹的破烂渔网,使得海底的珊瑚礁丛、沙滩和近海变成了惨不忍睹的“垃圾场”。李波心中感到一阵阵刺痛,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去海里拾垃圾,还大海美丽面目。一整天的时间,李波一个人在海边,用绳子、编织袋捆装和清理着海洋垃圾。

在清理海滩垃圾的过程中,李波发现,海洋垃圾不只漂浮在海面上,堆积在沙滩上,还大量沉于海底。于是他购买了一套潜水装备,一次次下潜海底,徒手清理海底的塑料袋、草帽、人字拖和杯盘等垃圾。为了能更好地清理海洋垃圾,李波辞去了餐厅的工作,转而从事潜水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之余,他把剩余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清理海洋垃圾上。

占了海洋垃圾十分之一的废弃渔网,在漂流中会不断缠绊住海洋生物,无论是潜水的人类,还是海龟、鲸豚、珊瑚等,只要被废弃渔网缠住或拖拽住,就只剩下死路一条。因此,废弃渔网也被海洋环保人士形容为“幽灵”。

一次,李波在水下清理垃圾时,突如其来的大浪将一张废弃渔网扣在他身上,死死地缠住了他的半边身体。好在潜得不深,李波拼命地踩水,才跃出海面得以脱险,但大腿、后背、腹部被渔网线割得伤痕累累。还有一次,李波在海底捡拾一张挂在珊瑚礁上的废弃渔网,他收拾到一半准备上岸换气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右脚被渔网缠绕住了,动弹不了了。他挣扎了好一会儿,最后急中生智奋力挣脱掉潜水鞋,光腳从渔网中滑出,才逃过一劫。

尽管下海清理垃圾很危险,但李波从没有想过要放弃。只要有空他就往海边跑,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海棠湾、太阳湾……这里的每一片湾区,都留下了他背着袋子在沙滩上或潜水捡垃圾的身影。李波的足迹遍布三亚各大海域的珊瑚礁区,无数珊瑚礁因被他精心呵护而免遭破坏。

李波每次下海清理海洋垃圾时,珊瑚礁石、钢丝、玻璃碎片、渔网和魔鬼海星等都会在他身上留下伤疤。尽管有着黝黑肤色的掩饰,李波身上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他不经意地露出了双手上几个像被针头扎出来的孔洞,这是在西沙清理“珊瑚杀手”魔鬼海星时留下的伤痕,手指肿胀到无法正常弯曲。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这些垃圾每年造成1500万个海洋生物死亡,且数字每年都在不断攀升。李波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全民不行动起来,几十年之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可能会破坏掉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最关键的是要提升人们的海洋环保意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要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加入海洋保护的行列。”李波开始发动身边的人,一同加入海洋保护行动中来。他每次带各地来三亚游玩的游客到海边潜水,都会先讲解海洋保护的知识和发放垃圾袋,告诉游客如果一会儿在海底看到垃圾,一定要捡上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清洁海洋的行列,他14岁的儿子也被他培养成了清理海洋垃圾的小能手。

一晃20年过去了,李波用20年时间和身上30处伤疤为代价,换来了40多吨海洋垃圾的清理,挽救了难以计数的珊瑚礁。他也先后获得了“三亚好人”“中国好人”“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常常有人问李波这样做到底值不值,李波说:“这20年来,我从海底捡上来各种各样的垃圾,也得到了足够回味一生的精神财富。大海把美丽都展现给了我们,我能做的就是尽心去保护它。”

如今,受李波的带动和影响,海南的海洋环保志愿者已达万人之多。保护海洋也变成了全球行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涌现了潜水“拾荒”人。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三亚湾李波珊瑚礁
终于等到你!ATOLL(珊瑚礁)ST200流媒体播放机、SDA200流媒体播放/功放一体机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跟踪导练(三)3
三亚湾海滩
基于潮位观测的三亚湾海岸侵蚀遥感提取与分析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沿岸海域水体总氮总磷动态研究
三亚归来不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