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新鲜事 看完长知识

2022-05-26 06:34李忠东
科学大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色盲亚种橙色

□文/李忠东

老虎是世界上平均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强健的肌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让它们成为顶级的捕猎者。在东方文化中,老虎是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额头上的“王”字形花纹更是为它们增添了几分霸气和神秘感。

农历虎年,人们对老虎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下面这些关于老虎的新知识,你都了解吗?

供图/视觉中国

橙色皮毛有讲究

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会是毫无作用的。孔雀那漂亮却笨重的尾羽,是为了求偶。斑马的时髦搭配,为的是有效阻止蚊虫的叮咬。箭毒蛙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是为了警告胆敢盯上它的猎食者。但像老虎这样的埋伏型猎食者,它身上的配色就难以解释了。那些黑色的条纹还可以说是为了在丛林环境中隐藏所需,可那超级显眼的橙色底色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表现霸气吗?这种颜色在森林的绿色背景衬托下,岂不是更容易被发现?

人类具有正常的色彩视觉,当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睛时,会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利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两种光感受器细胞处理光线。大部分人拥有3种视锥细胞,分别主要负责感知红光、绿光和蓝光,被称为三色视觉。我们可以看到三原色及其丰富的色彩组合,一些灵长类动物也有着相同的视觉风格。

虽然老虎的颜色在我们看来十分显眼,但计算机模拟显示,在老虎的主要猎物——鹿的眼中,情况截然不同。大部分陆地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只能吸收蓝光和绿光,只有二色视觉。仅从蓝色和绿色视锥细胞获取信息的人被认为是色盲,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二色视觉动物,像鹿这样的陆地哺乳动物,二色视觉决定它们看到的老虎不是橙色而是绿色。老虎潜行在灌木丛中或蹲伏在草丛中时,会和背景色完美地融为一体,这是相当高级的伪装。

英国布里斯托兽医学院动物识别讲师约翰·芬内尔和他的团队做了一项试验,他们让受试者戴着二向色镜成为“色盲”,然后尝试在一幅三色图像(正常的彩色图像)中寻找老虎。结果发现,受试者要比平时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老虎。

于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绿色是一种更合适的保护色,为何老虎不直接以它作为毛发的颜色呢?芬内尔解释说:“虽然绿色的老虎可能较难被发现,但进化过程并不会产生绿色皮毛所需的成分。由于动物的生物分子结构,产生棕色和橙色比产生绿色更容易。据我所知,没有任何绿色毛皮的哺乳动物,除非哺乳动物的生化系统发生巨变才行。”

在野生环境中,老虎毛发的橙色深浅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已经灭绝的巴厘虎的橙色非常深,孟加拉虎往往偏红色,东北虎则偏金色。

潜伏在丛林中的老虎 供图/视觉中国

吼声霸气成大王

老虎的吼声如雷,能令百兽震恐。或许老虎也早已知道自己发出的咆哮声可以威慑其他动物,因此常常利用它来宣示领地的主权、自己的地位或者驱赶其他动物。

为了研究老虎的声带结构,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因戈·蒂策教授从动物园中死亡的多只老虎体内取出声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老虎的声带很大,约2.5厘米厚、2.5厘米宽、4厘米长,从喉部突出进入气管上方的气道。大多数动物的声带与气道两侧会形成三角形,狮子和老虎的则是方形,方形的声带可以承受更大幅度的伸展。

经过对声带组织的研究,研究团队还发现老虎的声带中含有作为缓冲的厚厚脂肪。这些脂肪位于声带韧带的深处,有助于使声带呈扁平形,并突出到呼吸道中。这种声带结构更容易对通过的气流做出反应,进而在肺部施加较小压力的情况下发出更大的吼声。另外,通过解剖实验发现老虎声带中含有大量的弹性组织,对其发出咆哮也有所帮助。

老虎的吼声包含可听声音和次声,可以穿透墙壁等固体物体,穿透建筑物,穿过山脉,行进数千米。老虎的猎物除了听到威胁性的咆哮,还会感受到次声。那些次声可以麻痹老虎的猎物,有助于捕捉。有时,猎物在被老虎杀死之前就被吓死。人类也能感受到老虎的咆哮,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瘫痪,即使是与老虎相处多年的驯兽师也是如此。

“基因拯救”是重点

老虎虽然是顶级的捕猎者,但它们的寿命一般只有20~25年。100年前,世界上大约有10万只野生老虎。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持续不断的猎杀,目前全球野生虎只剩下不到4 000只。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老虎的9个亚种,但只有5种在野外生存,它们是东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马来虎和苏门答腊虎;1个亚种生活在圈养的条件中,它是华南虎;3个亚种被认为已经灭绝,它们是巴厘虎、里海虎和爪哇虎。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工作的进展,老虎种群数量有所上升,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在减少。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弄不清楚老虎数量的减少是如何在基因水平上让它们陷入恶性循环的。为了找到答案,科学家对4个老虎亚种的65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的发现证实了不同的老虎亚种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遗传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产生这些差异的时间仅在2万年前,这一时期老虎的各个亚种开始出现数量急剧减少的迹象。由于人类活动将老虎分隔开,不同地区的老虎独立进化,每一个老虎亚种都显示出独特的基因组特征。例如,在东北虎身上发现了适应当地低温环境的基因组,这在其他老虎中是没有的。再如,苏门答腊虎体形较小,是因为它们栖息在森林环境中,这样更方便行动。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埃莉·阿姆斯特朗以太平洋上的一个“色盲岛”为例,具体说明隔离度越来越高的老虎亚种是如何丧失遗传多样性的。这个小岛叫作平格拉普,只有200名居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只能看到黑、白、灰这3种颜色,是全色盲。这归咎于18世纪的一次海啸,这场灾难让岛上只剩下20个人,后来岛上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这20个人中有好几个人携带色盲基因,经历了几百年的与世隔绝后,岛上居民的遗传多样性减少,很大一部分人都成了色盲。

孟加拉虎占世界野生老虎总数的70%左右,与其他亚种相比,它们表现出较高的基因组多样性。然而在一些种群中也显示出近亲繁殖的迹象,因为它们也基本上在一个“孤岛”中休养生息。由于隔离度越来越高,老虎会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丧失遗传多样性。一旦遗传走向死胡同,老虎各亚种可能会进一步濒临灭绝。

为此,目前对老虎的保护重心应该从控制偷猎转变为“基因拯救”,可能采取的最简单方式是将不同的老虎亚种放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以此来增加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使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更高的存活率。

猜你喜欢
色盲亚种橙色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 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珍稀蝴蝶的亚种分类问题及保护意义:以喙凤蝶属为例
盘羊新亚种
——和田盘羊
你我皆色盲
色盲是怎么回事
橙色的奥秘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的快速区分
快乐是一只橙色的狐狸
小黄真的是色盲吗?
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