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5-27 00:48闫荣
学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管理对策中小学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寄宿制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成了寄宿制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必经之路。学校和教师应该从智育、德育、心育等多个角度入手,探寻寄宿生管理的最佳策略。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当前中小学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以此为根据从学业管理、生活管理、德育管理和心育管理四大方面,对寄宿生管理的有效对策展开分析,力图提升寄宿生的管理水平和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水平,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寄宿生管理;现存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6-018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61

寄宿制学校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为提升教育和教学效率提供了条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寄宿生管理模式与学生成长发展规律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不利于寄宿制学校的长期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探寻有效的管理对策,规避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将创新化的理念融入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制度中,全面提升寄宿制学校的育人水平。

一、中小学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学寄宿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当前的管理模式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也会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过于强调学业管理的重要性,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关键指标,却忽视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宿舍生活、心理健康等重要元素,这会严重影响寄宿学校管理的效果,也无法促进寄宿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采取的管理和教育对策缺乏系统性和预设性,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依据出现的具体情况商讨策略和措施,却没有预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管理范围,而在缺乏管理制度和规则的情况下,自然很容易出现推脱责任、各自为政的情况[1]。基于上述问题,寄宿制学校应当全面改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系统性。

二、中小学寄宿生管理对策

(一)以学业为基础,强化教学管理力度

教学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在寄宿生管理工作中,学校最基础的职责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学校应该以学生的学业为基础,致力于强化教学管理力度,改革原本教学管理工作中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内容,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1.建构学科管理小组

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寄宿制学校的整体发展前景,也就是说学校应当加强学科教学管理的水平。据此,寄宿制学校可以建构学科管理小组,根据学科教学在备课、教学、评价和阶段性测试等不同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在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中选择管理小组的构成人员,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作为分组的前提,并对组内不同人员的职责进行科学划分,保证组内呈现出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民主制度,为学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各学科管理小组应该定期举办集体备课和公开课活动,由小组长、组内教师共同参与,引导组内成员互相评判和监督,共同商议出完善和优化的学科教学计划,针对教学和班级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交换意见、商讨科学的对策。而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完善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加强学生的管理[2]。

此外,在评价方面,学科管理小组也应该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以积分制的方式,记录教师在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取得的具体成绩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阶段性考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从多个方面衡量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并将上述结果记录在“个人评价表”中,以教学方式是否新颖、教学内容是否丰富等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学科教学管理小组不仅起到了集合教学资源的作用,还能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价值,让教师在组织引领和管理下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成立学生自治组织

培养独立自主的新时代人才是寄宿制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要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自我管理和合作监督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基于这一诉求,在加强教学管理的背景下,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生自治组织,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为他们赋予学习监测、作业管理、考试管理等多项职能,引导他们对自身和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此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为了保证学生自治组织发挥预期的作用和价值,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在准备阶段制定内容翔实的制度,对组织内部学生个体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促使学生在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的机制中不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自治组织引入学校内部的整体教学管理工作中,确立学生自治组织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监督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效果的有力组织。

学校和教师要借助意见反馈箱和匿名评定表等方式,收集学生自治组织提出的反馈意见,并据此做出整顿和改进,以便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纳他们的意见。在这种模式的支持下,学生不仅形成了自主管理的意识,他们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也会明显增强。由此,中小学寄宿生管理的效果便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以生活为前提,提升生活管理水平

1.巧用家長管理资源

中小学生的生活与家庭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才能提升生活管理的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建构家校管理共同体。从这个论点出发,学校和教师可以巧用家长管理资源,在开启管理工作之前,借助问卷调查表和一对一面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和学习态度等多项内容,并将其记录和呈现在“学生个人生活记录表”中,以便为学校和教师采取更精准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切实增强寄宿生生活管理的实际效果。

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应该从家校联合的角度切入,建设线上、线下一致的家长意见反馈通道,在校园网上开设专门的家长交流板块,针对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向家长寻求解决意见或建议,并将学校的生活管理策略和教育思想同步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在明确学校教育对策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民主沟通,以此解开学生的心结,驱使学生能够自主密切配合学校的生活管理对策[3]。因此,家长不应该仅仅在家庭中实施科学的教育措施,还要辅助学校做好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卫生习惯,提升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水平。

2.完善宿舍管理体系

在传统的寄宿生管理模式中,大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上,这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其中就包括宿舍生活。宿舍生活是学生寄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提升学生的休息水平,有效协调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寄宿生健康成长。

鉴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寄宿制中小学应该完善宿舍管理体系,将其视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聘请专业的学生管理专家作为宿舍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共同制定优化、合理的宿舍管理制度,对学生宿舍生活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可能存在的不足等进行总结和细化,明确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分工负责的方式,由不同的宿舍管理人员负责不同年级的管理工作,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也要将民主和友好的理念融入宿舍监管体系中,通过举办宿舍文化活动、宿舍手工艺竞赛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驱使他们强化合作共赢的理念。由此,学生的集体精神就能不断增强,这对于提升寄宿生的生活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3.建立应急储备系统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由于意外或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亟待解决和应对的问题,这就需要寄宿制学校具备极强的后勤储备和应急管理能力。据此,学校必须建立应急储备系统,从物资、医疗等多个方面充实应急储备系统内容,特设专业的应急管理支队,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和后勤管理人员共同组成,针对中小学教学、生活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问题进行预估和总结,从而提升他们应对危急问题的反应速度。之后,在应急储备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依据本校教师和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增添新内容和新资源,以便更灵活地应对突发情况,进而提升寄宿生的生活管理水平。

(三)以德育为根本,确立育人主体地位

1.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立德树人成了指导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理念。换句话说,在中小学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该以德育为根本,切实体现自身育人的主体地位。基于此,相关教师可以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选取与中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德育内容,运用校园广播、文化长廊、班级一角等载体,展现名人励志故事、传统思想道德名言等,在校园内部渲染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感受积极正向的影响[4]。

此外,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优秀道德品质”的文化活动,以演讲、诵读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使他们在良好文化环境的熏染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寄宿生管理的效果会明显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也能稳步提升。

2.开展主题德育班会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中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阶段,而德育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自然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加强德育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主题德育班会,根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真实情况提前制订班会计划,将班会的流程和主题告知学生,让他们提前做好发言和展现自我的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协调班会的流程和内容,把握好班会的节奏,并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通过讲述真实故事、叙述生活案例等方式,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共同明确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此外,在主题德育班会中,班主任也可以针对学生在班级内的真实表现,对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让他们更加积极地融入班集体中,提升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3.挖掘学科德育资源

语文、政治等人文学科是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加强寄宿生管理力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资源,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历史等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和感染。

为了达成上述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科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小学生的思维薄弱点等元素,制订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学科德育计划,在课堂上通过融入史料资源、穿插社会热点新闻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析知识点背后隐藏的文化、历史元素,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感受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并将顽强的意志力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等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由此,学生思想管理的效果得以加强,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以心育为重点,增强心理辅导效果

现阶段心理问题成了影响中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寄宿制学校应该以增强心理辅导效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开设专业的心理辅导室、增设心理教育课程等方式,将心育引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结合实际的管理经验,寄宿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由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以游戏和主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积极正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学科知识,引导他们自我判定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此,寄宿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就能大大增强。此外,针对中小学寄宿生的个性问题,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以面对面咨询或商谈的方式及时倾诉苦恼,让学生正确应对青春期问题和学业压力,引领他们渡过难关,最终强化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效果。

三、结语

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驱动力,学校应该明确自身在国家教育事业以及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当前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创建系统化的管理体制,让中小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同时,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也应该秉承以德育人和以理服人的原则,促进中小学寄宿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獻:

[1] 陈奇.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管理研究[J].科学咨询,2020(12):136.

[2] 董霞.浅议寄宿制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J].魅力中国,2020(30):195.

[3] 朱晓斌.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18):1.

[4] 于四武,王秀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20):22.

[责任编辑 康兰明]

作者简介:闫荣(1964.10—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管理对策中小学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