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因时康复管理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27 14:03罗秋菊仇成秀
河北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护法障碍者脑梗死

罗秋菊 仇成秀

吞咽障碍属脑血管疾病最常见度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亦是脑卒中患者重要的独立性致死危险因素[1],可引发系列性心身继发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保障与生存质量的维护至为不利[2],是脑卒中康复领域重大护理难题之一,对患者、亲属、医护工作者的困扰度均居高不下。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运动疗法等系吞咽障碍者主流型治疗方案[3,4],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实效性已获多个研究证实,以何种方式确保上述治疗方式积极性的最大化发挥值得深思探讨[5]。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是时间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理念在康复护理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施加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治入奇数与偶数病室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各40例,分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平均年龄(57.56±10.19)岁;男23例,女17例;洼田饮水试验(4.02±1.17)级。试验组:平均年龄(57.80±10.02)岁;男22例,女18例;洼田饮水试验(4.18±1.10)级。2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死,年龄45~75岁,吞咽障碍发生于6个月内,语言交流正常,精神意识认知正常,洼田饮水试验2至5级,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吞咽障碍病史>6个月,意识认知精神障碍,老年痴呆,严重失语,严重晕针,其他原因致吞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按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针灸、康复运动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三联治疗护理,针灸治疗1次/d,每次为30 min,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周,神经肌肉电刺激2次/d,每次20 min,康复训练方式包括各类吞咽训练法、门得尔手法、冷刺激酸刺激、声带闭合训练、屏气-发声训练法等,每次30 min,1次/d,共12周。试验组接受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干预,康复训练时间安排遵循时间护理原理(因时施护),康复方式遵循因人而异原理(因人施护)。

1.3.1 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方案的拟定:责任护士依据护理对象实际情况,结合护理对象个人意愿,与其协商式拟定吞咽障碍三联治疗护理的实施时间,制作明细化因人因时康复施护计划单,在将三联康复护理内容无遗漏地纳入表单之中的同时,基于护理对象个性化需求合理安排护理内容、护理时间、护理时长等,规避安排不当致护理对象出现疲倦生理不适与厌烦心理不适而损及康复疗效,护患间加强康复护理专项沟通,丰富康复护理内容,生动趣味化康复方式,规避乏味枯燥式康复护理,护士长从统筹管理角度,以因人因时康复施护计划单为据,通过弹性排班确保护理人力安排与各时段康复护理量相适应。

1.3.2 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方案的实施:①针灸治疗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针灸治疗护理时间有意识地避开一日中低温时段、阴雨天气、饭前/饭后等时间点,实施时注意有效保暖以确保护理对象接受针灸时处于经络通畅状态,充分考虑康复治疗师在岗时间与护理对象进食时间方面的冲突性,细致化地做出二者在治疗时间方面的协调工作,如协助护理对象适当调整进食时间、协调康复治疗师弹性上班等,确保护理对象可于合适时间段内接受针灸康复治疗。②神经肌肉电刺激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人体一日中有3个精神活动高活跃高效性时间段,分别为9∶00至11∶00、16∶00至17∶00、19∶00至20∶00,于上述3个时段内施以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最佳,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在上述三时段内进行电刺激治疗的积极意义,请护理对象依个人意愿于3个高精神活性时段内任选两个时段接受电刺激康复护理。③康复运动疗法因人因时施护法:考虑到康复运动疗法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琐碎性,在安排运动疗法时间时需遵循全盘化细致性原则,如于护理对象进食期安排直接训练方式,与护理对象行面对面交流并行饮食安全有效摄入指导,同时进行不良饮食习惯纠正教育,酸刺激疗法、冷刺激疗法则合理安排于人体高精神活性时段内实施。

1.4 评价方法

1.4.1 比较2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患者有主动治疗意识且按计划完成治疗计为完全依从,无主动治疗意识但可于护理人员提醒说服下按计划完成治疗计为部分依从,经护理人员提醒说服仍不能按计划完成治疗计为不依从,康复治疗依从率以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率之和计算[6]。

1.4.2 以洼田饮水试验于入院时、护理3个月后对2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行吞咽功能测评:分为1~5级,级别愈高,提示吞咽功能愈差。

1.4.3 以自制量表测评2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包括康复护理理念、康复护理时间安排、康复护理护患协作性、康复护理效果4个维度,均以0~10分赋分,分值愈高提示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愈高。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康复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比较 n=40,例(%)

2.2 2组患者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比较 n=40,分,

2.3 2组患者干预后康复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康复护理满意度评分(4个分维度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后康复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n=40,分,

3 讨论

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可显著提升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康复治疗依从率。吞咽功能障碍轻则可致发病者营养摄入不足、发音障碍,重则可使发病者因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等而死亡[7,8],药物及手术等难以实现吞咽障碍的有效改善,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康复运动疗法等是现行应用较广且见效性较高的吞咽障碍疾控技术[9],但由于上述康复技术内容较多、复杂性较高、需长期以较高频次进行,故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的康复治疗依从率并不容乐观[10]。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的实施,将时间护理、个性化护理优质护理理念融会贯通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之中,合理安排各类相关康复技术的实施时间,有效协调患者时间与康复师、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上的矛盾与差距,协助患者克服困难于各类康复治疗技术最易起效的时段内接受相应干预活动,康复护理方案因人而异、因时而定,兼顾康复活动起效时间要求与护理对象个性化康复护理需求,更易为吞咽障碍患者所接受,促成了护理对象康复治疗依从率的有效提升,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康复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可显著提升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赵丽佳[11]研究指出,以患者意愿及康复治疗技术起效机制等为据,于合适的时段内输出科学有序的康复治疗护理干预,可促成康复措施积极效应的最大化发挥。本研究将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应用于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护理实践之中,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可显著提升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究其原因,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高度关注护理对象个人实际情况对康复治疗时间安排的需求并加以合理满足,患者对康复治疗与护理举措表现出较高的依从性,增强护理对象的康复主观能动性[12],有助于各类康复技术效果的切实发挥;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将时间护理理念应用于护理实践,将神经肌肉电刺激、冷刺激、酸刺激疗法等安排于人体一日中精神活性最高的时段,确保上述刺激疗法效果的最有效发挥,使护理对象的相关神经反射反应、肌肉协调灵活性等均获得了良好改善,最终作用于吞咽生理活动而推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为护理对象量身订制最佳康复治疗方案,将复杂多样的康复治疗举措合理安排于不同时段,降低常规护理模式不顾及护理对象实时需求而紧凑化、密集性安排康复活动所致的疲倦、厌烦感可能性,尽量避免对患者休息与进餐等活动的干扰[13],使患者不致因康复治疗相关不良情绪而损及康复效果。

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可提升脑梗死合关吞咽障碍者康复护理满意度。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康复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将时间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理念有机融为一体,尽最大可能满足护理对象个人需求与意愿,具备显著的康复护理积极性与参与性触发提升功效[14],是现代康复护理个体化、科学化与合理化的集中体现,护理对象愿意主动参与至各类康复治疗护理活动之中,护患协作性较高,护理对象亦可从这种高协作性活动中获得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心身愉悦感的满足,有利于康复护理效果的增强[15],以护理对象个体化康复护理时间需求及康复治疗最佳见效时间段要求为据进行各类康复干预活动的合理化安排,兼顾患者实际情况与治疗起效特殊机制,既确保康复治疗举措见效度[16],又降低康复治疗活动对患者正常生活作息饮食等的负面干扰[17],护理时机的选择与安排得当,保证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可于最佳时段获得最适宜的康复治疗干预,取得了显著改善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的积极康复护理成果[18],故而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对因人因时康复施护法的认可度较高,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康复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因人因时康复管理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该患者的康复治疗依从率与康复效果,是一种深受患方认同的康复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护法障碍者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武林盟主
心智障碍者长期照料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
基于通用设计的厨房产品及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谁来帮助身心障碍者家庭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教主贵姓(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