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读物中的认知偏差

2022-05-28 17:17汤景泰
环球时报 2022-05-28
关键词:儿童读物童书媒介

汤景泰

近年来我国儿童读物市场发晨迅速,与此同时,一些儿童读物中出现不少问题,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一些网民的火眼金睛之下,一些“儿童毒物”纷纷现出原形。从舆论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

第一,一些儿童读物“很黄很暴力”。一些打着奇幻作品旗号的儿童读物,包含大量酷刑、血腥、鬼怪等惊悚情节;一些假冒著名作家名号的伪劣少儿文学作品,自杀、暴力等少儿不宜元素频繁出现。第二,一些儿童读物粗制滥造。有的出版社抓住家长心理,瞄准知名度高的经典童话反复包装重印。此类图书多属于公版,出版无需支付版税,相关费用低。但此类图书同时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出版社还会对内容进行改编。此外,由于童书配图较多,有的出版社为了降低成本,延聘画手肆意涂抹,有的甚至把国旗画歪,或者中国地图没画完整。第三,一些儿童读物“三观不正”。有的漫画宗教书籍认为人生虚无,主张遁世;有的传播拜金主义等庸俗价值观;还有的打着原生态的名义, 粗口、打架、色情、行贿等情节屡见不鲜。近期,一儿童绘本为描写“出汗”出现“两个男孩舔一女孩手臂”的配图,引发巨大争议。第四,一些引进的国外读物含有文化和意识形态偏见。西方社会对中国历史和形象的认知长期存在偏见,这些偏见也会隐藏在一些儿童读物中。一些出版社对引进的国外读物审核不严,原样照搬,有的错解中国历史,有的把中国人刻画为“辫子+吊梢眉+眯眯眼”的形象。

儿童读物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跟目前童书出版市场存在的弊病有关。首先,从生产端来看,作者在童书创作过程中,为了追求将一个I,价值在短时间内最大化,“利”字当头,搞大跃进,出系列版,质量难以保证。据媒体报道,有的童书作家一年可出版40多本书。为了提高出版效率,一些童书作家还会成立工作室,以团队方式快速批量产出童书。其次,从生产机制来看,在流水线式的图书出版过程中,出版社出于盈利指标和经营压力的驱动,大多会跟随潮流,复制套路,导致大量跟风性作品的出现。再次,从监管层面来看,由于相关法律条款表述模糊,基层执法人员认定标准不一,也在客观上形成了问题童书“野蛮生长”的灰色地带。从目前来看,儿童读物在监管上标准粗放,与游戏、短视频和网络文学监管力度上的巨大差异,已经引发较大争议。有网民批评称,一些网络游戏中的鲜血都已经改成了绿色,但童书甚至个别教材中却还存在儿童色情的内容,实属不该。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各类儿童读物对儿童认知和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一个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建构因素中的媒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出现了媒介化社会的状态。儿童读物作为影响儿童认知的主要媒介,会参与形塑儿童的社会认知模式,影响儿童的现实交往,并且导致儿童的学习与模仿行为。正是因为' 这种作用机制,一些国家在发动针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认知操纵行动时,往往选择从少年儿童的教材和读物入手。例如,此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分教材就被发现存在歪曲历史且明目张胆灌输“港独”观念的倾向,2019年“修例风波”的出现,跟这些“毒教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营造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媒介环境,相关部门近年来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网络游戏、短视频和网络文学等领域,更是成效显著。但从儿童读物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某些领域存在“灯下黑”的现象。因此,儿童读物的监管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读物治理应该提上日程。例如,有专家提出成立儿童伦理审查委员会,就是值得探索的好建议。

除了强化监管,有效提升儿童读物的生产质量同样值得深入探索。儿童有着独特的内容偏好与认知模式,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引导社会力量沉静下来,帮助其认识自然之美、宇宙之大、历史之久,开启儿童心智,多出儿童读物精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国“中长期青少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

猜你喜欢
儿童读物童书媒介
唐代住宅什么样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本期导读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应尽快为“儿童毒物”“消毒”
童书与童年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