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分析

2022-05-28 14:04沈杰
文理导航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实用性创造性作文教学

沈杰

【摘  要】本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展开研究,分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实用性与创造性两个角度,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从丰富写作教学内容、开展读写结合、加强传授写作技巧与方法等方面,列举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造性的策略。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關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造性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正确把握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采用多种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入手,解决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作为目标,推动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传统

尽管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还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固化,习惯将自己置于课堂的主导位置,运用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语文教学。实际上,写作是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活动、生活经验都具有高度要求的活动,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下,学生的写作思维难免被固化,写作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不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内容设计过于侧重满足中考的要求,在教学议论文、记叙文等文体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以教学议论文为例,此种文体的结构性很强,要求学生所写的文章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行文逻辑分明,虽然对强化学生的观点陈述能力、论据能力而言大有裨益,但教师过多重视议论文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谋篇布局的思维被固化,实际上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造性分析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分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能只局限于满足考试的要求,而是应当从更加广阔、更加长远的角度谈起。首先,写作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作用不可忽视,是学生应用语文知识、语言技能的重要渠道,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成长大有裨益。其次,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际上涉及的文体类型十分丰富,除上文所提的记叙文、议论文外,还有多种类型,例如故事、演讲稿、诗歌等。在学习大量文体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对汉语语言的书面应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多种文体类型产生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更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最后,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也深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例如在阅读名家范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内心所想、所感深刻地表达出来,这对排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终身的成长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造性分析

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也一直是我国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懈追求。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将思维活动创造性地付诸书面表达的过程,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但目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单一,往往会限制学生创造力的育成。例如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要求学生模仿优秀作文,就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束缚,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造性的方法

(一)丰富写作教学内容

为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强化对学生多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视野,将教学目标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紧扣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对多种文体的写作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培养学生对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导致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学习被动、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写故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从故事的素材选择、谋篇布局、人物塑造、情节递进、联想想象等多个角度,为学生详细讲授故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写出的故事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唤起读者的深刻共鸣。教师可将短篇小说的写作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内容向学生传授,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例如可以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欧·亨利的经典作品展现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对名家的短篇小说写作技巧展开鉴赏、学习和讨论,以此提升学生的故事写作水平。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活动时,不应再将思路局限于满足中考的要求,而应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为目标,强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读写结合,丰富写作素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教师更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助力自己的写作,通过素材积累,让自己的写作更加言之有物,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当加强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被教师用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课文非常多,例如培养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以及文藻的优美、生动,可以借鉴《春》《紫藤萝瀑布》这类课文;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强化学生安排、梳理行文逻辑的能力,可以运用《大自然的语言》这类课文。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应当重视将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微写作”,让学生在借鉴名家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写作的创造性。

其次,教师应当重视鼓励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加强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素材记录本,并定时检查学生素材收集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素材积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会、在教室黑板报中开辟“素材园地”的方式,让学生定期完成对优秀写作素材的分享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性。在长期的实践下,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同时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显然有着良好的助益。

最后,教师还应当重视将“读写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写作本身就是将自己的生活写出来,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跃然纸上的一种活动,贴近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推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观察、留心细节,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将阅读、写作、生活深入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个人情感、生活体验的融会贯通,最终提升学生写作的实用性与创造性。

(三)加强传授写作技巧和方法

若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构成要素,那么写作技巧就是学生作文的点睛之笔,而科学的写作方法,更是能够让学生的写作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传授。

除上文所述在写作教学、读写结合中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外,教师还可每隔一段时间,就一些具有共性的写作技巧,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谋篇布局、提炼关键字词句等,教师可引用范文,让学生通过范例学习,在写作中准确提炼关键字词句,展开合理的谋篇布局,抓稳写作立意方向,避免学生出现偏题的情况;对科学写作方法的传授,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对提纲、思维导图这些写作辅助方法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为流畅、合理地展开写作。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将这些实用性工具,深化应用到阅读学习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与创造性,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终身的成长发展。

(四)培育学生创新性写作思维

为改善目前初中生写作套路化、形式化的问题,培育学生的写作创造力,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性写作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可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于利用两种人们所常见的事物,创造出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这显然是对逆向写作思维的肯定。在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不背离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审视作文主题,探索更打破常规、更能令人眼前一亮的写作思路,写出构思更为巧妙、观点更为独到、内容更为新颖的作文。再如,教师也可加强对学生侧向思维的培养,这种侧向思维一般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另辟蹊径拓宽思考空间的一种思维,通俗来讲就是不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教师可从作文立意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这种思维,让学生挖掘作文材料中难以被大多数人所发掘的内容,在不偏题的基础上,写出更具新意的作文。当然,对学生如上两种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可在作文教学的后期阶段,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写作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具魅力的文章。

(五)善用鼓励性评价

寫作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常令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在提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作文评价方式的改进,将作文教学的效果最大化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可遵循情感性原则,对学生给予充满师爱的作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写作中的闪光点或创新点,是为教师所珍视的,是值得肯定的,继而更愿意带着独特的个性,投入作文创作中;也可遵循激励性原则,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与赞赏,为学生提供更加强烈的学习语文写作的精神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继而推动其推陈出新,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自己的思考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不断革新作文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助力学生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21(6):99.

[2]张天梅.漫谈初中写作教学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2021(18):72.

[3]甘义锋.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0):106-107.

猜你喜欢
实用性创造性作文教学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抢眼披风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