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的现代农药

2022-05-29 08:20万树青
百科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杀虫剂昆虫

万树青

谈到农药,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毒性、残留、污染等。加上部分媒体大肆渲染农药的危害,使得很多人对农药心生惧意,生怕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农药真的这么可怕吗?现代农药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性和功能呢?

现代农药主要由化学农药、生物源农药和生物技术农药三部分组成。

包括无机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无机农药即矿物质农药,如石灰、硫黄、硫酸铜等。古人主要用这类物质来防治病虫害,且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波尔多液。

7世纪的欧州盛产葡萄,但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1878年,一种名为“霉叶病(葡萄霜霉病)”的病害横扫法国波尔多城,许多葡萄园的葡萄树枝叶凋零。植物学教授米拉德却意外发现某葡萄园里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似乎丝毫未受到“霉叶病”的影响。原来,园主为防馋嘴的过路人偷吃葡萄,将自配的熟石灰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洒在了葡萄树上,没想到意外防治了“霉叶病”的侵害。

后来米拉德进行了多次实验,证实这种混合溶液确实能有效对抗“霉叶病”,并将其命名为波尔多液。波尔多液除了能防治葡萄树病害,还可防治很多果树和农作物病害。历经百年,仍经久不衰。

有机合成农药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20世纪40年代以来,化学家合成了多种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作用的化合物,其中DDT杀虫剂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化学防治进入新时代,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机合成农药主要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仿生合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等。这些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草害、保障农业丰收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们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人、畜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等。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出版了她的代表性著作《寂静的春天》,揭露DDT等杀虫剂对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危害,唤起了人们对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灾难的关注。后来,各国相继立法停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我国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停止使用DDT、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近20年来,一批剧毒或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也相继被禁止使用,以保证人、畜和环境安全。

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这类农药来源于生物活体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人们利用它们来防治有害生物。理论上生物源农药对环境是安全的,虽然有些代谢物对人、畜有毒,但可迅速降解为无毒物质,不会在环境中永久残留。

目前广泛使用的微生物农药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剂;真菌中的白僵菌和绿僵菌;防治真菌病害的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农抗120、井冈霉素等;防治细菌病害的农用链霉素、土霉素;防治虫螨类的浏阳霉素、华光霉素、阿维菌素等;防治农田杂草的双丙氨膦等。

常用的植物源农药有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α-三连噻吩、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是将植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加工成农药制剂,以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目的。我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些资源既是新型农药的宝藏,也是创新农药的源泉。

动物源农药包括昆虫天敌、昆虫信息素和激素以及动物毒素等。目前利用昆虫天敌防治害虫的代表种为赤眼蜂,可人工培养和规模生产。利用昆虫信息素,特别是性信息素,可干扰害虫正常的交配、产卵、取食、聚集等行为,最终达到使作物免遭害虫侵害的目的。利用昆虫激素,如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及其他仿生合成的类似物,可调节、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利用动物毒素,如沙蚕毒素(从沙蚕中分离出的具有杀虫作用的化学成分),可在经结构修饰改造后,仿生合成一系列农用杀虫剂。

利用现代生物学前沿科技成果开发新型农药,是农药发展的必然方向。比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抗虫、抗病的基因转移到作物,赋予作物抗虫或抗病特性。如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作物的基因组中,可以使棉花获得抗虫性,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爆发和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危害,节省大量农药,减小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RNAi农药,即基因农药。RNAi是RNA干扰的简称。大家知道,遗传信息传递是由核内DNA作为模板转录RNA,RNA在核内修饰为mRNA,mRNA进入细胞质后翻译成蛋白质。199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秀丽隐杆线虫某基因表达时,发现研究的基因表达受阻。为了解释基因表达受阻的原因,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携手继续此项研究,他们将纯化的双链RNA注射到线虫体内,发现能高效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因此,RNAi被定义为在细胞内由双链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又称基因沉默。2006年,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由于在秀丽隐杆线虫的RNAi机制研究中的贡献,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NAi技術作为研究基因运行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为消除有害基因提供助力,为艾滋病、癌症以及其他一些病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而且,RNAi技术在农业上也大有可为。

RNAi农药是指在体外制备能够诱发病原菌和昆虫某基因沉默的双链RNA或者小干扰RNA产品。在病虫害防治方面,RNAi农药通过干扰与害虫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阻止蛋白质合成,让害虫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或消失。目前的研究显示,通过叶面喷施、树干注药和灌溉方式施用RNAi农药是可行的。而且由于RNAi农药是干扰有害生物的特定基因表达,所以对人、畜和有益生物是安全的。未来RNAi农药或与化学农药联合使用,或可替代化学农药,以减少农业对有害合成农药的依赖。

现代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即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除了化学防治外,还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相结合的防控体系。科技的进步让农药创新研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只要我们做到科学用药、精准施药,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相信现代农药是安全的,我们的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的环境也是安全的。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杀虫剂昆虫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