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中的生命哲学

2022-05-29 20:48杨林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肉体遗嘱家园

杨林柯

近两年,我失去了三位好友。

作家小满,出过几本书,是我的大学同学,离世时刚过54岁,在睡眠中走了。朱先生和李先生都是我的同事,离世时也是刚刚进入老年。

由此我想到了死亡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我们在死亡教育这方面实在非常缺乏。这一点可能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文化是一种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世俗文化,缺乏终极关怀和彼岸求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要活出意义,我们必须倒过来想:“未知死,焉知生?”要知道人有一天会死,你才会珍惜当下,追求活着的意义,让每一天过得充实饱满。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

我认为,一个人五十岁后就应当为死亡做准备。这并不是受王国维先生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的影响,而是五十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命已过大半,能挺过100岁的人至为稀罕,很多英才四五十岁就溘然长逝,给亲人留下无尽的伤痛。

对于人来说,生是相对的,死则是绝对的。生,很短暂;死,则很长久。一个人一生多么短暂,多么微不足道。

那么人类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放眼茫茫宇宙,人类的存在确实找不到依据,看不到意义。但回到地球上,回到身边,回到个体,意义也许就出现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必须把周遭的一切都看成是有意义的。花为什么开?树为什么长?鸟为什么飞?我为什么在这里?教师的存在对学生意味着什么?由此去展开“我为什么而活”的哲学命题,也许就不会那么迷茫,而是必须用每一天的存在来回答。

人的存在对于宇宙也许没有意义,但对于家庭,对于身边的人,却具有非凡的意义。你不存在了,他们的世界就坍塌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要明白,有一种穷极想象也无法抵达的“无限”,自有永有,不生不死,不增不减。因为只有生命才能造就生命、化育生命。只有当人找到了这个无限,才会有一种家园感,生命才会有所寄托。事实上,地球只是一颗淡蓝色的星球,从更高层面上讲,它只不过是生命的驿站。

人类如果相信有天堂,那也应该相信会有地狱;相信有极乐世界,那也应该相信有极苦世界,不然就会生无所依。这与宗教信仰无关,而是一种信念,用来对抗人世的各种不平,让生命得到慰藉。

有人说,一个人要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精神的死亡,第三次是记着你的最后一个人也死了,从此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关于你的记忆。对于一般人来说,死后五十年光景,整个宇宙从此把你遗忘,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你的任何印迹,你存在的一切都会消失得干干净净,即便是把你的名字刻在石头上,那也只是风干的一个符号而已。

每一次死亡其实都是惊心动魄的,都是值得警惕的,也是一种大悲哀。

如何存续自己的生命?有人不断地积累财富,却忘了“积到多时眼闭了”的古训,看不到“一切都是抓不住的”这种“挑雪填井”的残酷现实。

宗教普遍认为,人的本质是灵魂,人的灵魂是不死的,因而生命也是不死的,只不过肉体生命消失之后,灵魂进入了另外的时空,不同维度空间是看不到的,也是没法直接交流的。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肉体生命离开后,能够在其他生命中留下回响,那么他就是存在的。你能怀念这个人,能梦见这个人,那么他就是活着的。

一个人不必为死亡忧虑,只管把活着的每一天过好,甚至把每一天都当成活着的最后一天去过。为那个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好准备,才能让生命活出意义。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生命就是你存在的时时刻刻。人生的真相是:过去的追不回,未来的靠不住,只有每一个今天才是你真正的生命时分。

有人说,东方民族是唯一没有对死亡做好准备的民族。当然“东方”是个虚大的概念,“民族”也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只有没有信仰的族群,才会奉行“活在当下”“岁月静好”的活命哲学,活一天算一天,只有此生,没有来世。当生命猝然离开的时候,才会哭得那么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那个人了。

但如果你相信还有来世,还有天堂,生命不死,灵魂永在,你就不会那么悲伤。

看过有朋友发来的某个西方国家的悼亡视频,一个人死后,死者的那些亲朋好友不是哭哭啼啼,而是聚在一起话别,有说有笑地回忆死者生前的各种精彩和有趣的事迹。虽然没有像庄子那样鼓盆而歌,但也表现出对待生命的某种淡定、超脱和通透。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活,就好好地活;要死,就安安静静地死。

活着,就要活得快乐,努力去追求幸福,活出精彩,活出自己。

一个人要过得快乐,就要想明白,你为何而活?你想要什么?要找到“家园”,这个家园,不是单纯物质上的家,而是精神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有很多诗歌,尤其是士大夫们的诗歌,都写到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官场上的不自由,只有寄情山水,才看到了某种美好,心灵才得到了安慰。事实上,中国传统诗歌中的自然山水,只是“家园”的寄托,并不是真正的家园。真正的家园一定不在此岸,而在彼岸。当然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等都是通往家园的路径,让一个人情有所寄,魂有所托,不会活得那么迷茫。

回到三位已经远行朋友的身上,他们都没有留下什么遗嘱,就匆匆而去,大概也不会想到,这么快,一辈子就过完了。

作家杜君立多次聊天和我说过,他写作其实是给自己写遗嘱。这话很精彩,也很励志,让我在一日一日的荒废和懶惰中偶有警惕,也时不时想起来,写一点东西,把生命留住,用文字证明自己的存在,权当也是给自己写的遗嘱。如果能给各位读者朋友一点启发,那也算是我的一点价值吧。

猜你喜欢
肉体遗嘱家园
遗嘱人立了多份遗嘱,最后应该以哪份为准
我的诗
珍妮·萨维尔
梦中家园
万元遗嘱
写了遗嘱却“无效”,怎么办
温馨家园
大画微博
找到遗嘱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