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留学生医学教学创新改革及教学行为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2022-05-29 23:09吕靖木丽仙杨媛沈艳何忠顺于建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吕靖 木丽仙 杨媛 沈艳 何忠顺 于建云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推动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当前留学生医学教学的形势,拟将信息化技术与留学生医学教学各环节的改革深度融合,并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实践行为开展分析研究和评价反馈,从而实现以信息技术推进留学生医学教学及评价的创新改革,提升留学生医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留学生医学教学改革;教学行为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2-009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作为国际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党中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选择攻读医学本科学位的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据来华留学生教学满意度的研究调查显示:留学生对医学教学满意度不高,学生反映课程知识点繁杂、内容深奥,课堂师生间沟通交流匮乏,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教学行为分析是研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的重要的实证方法。教学评价是引领教学持续性改进的重要手段。中共教育部在《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要将“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1];接着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以高等教育信息化来引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2]。在后疫情时代的医学教学中,特别是面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如何加强信息技术与医学教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推动医学教育及其评价的创新改革,是值得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分析留学生医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化技术在医学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拟采取有效措施以深化信息技术在医学教学创新改革中的应用,并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与精准反馈,有效指导改进教学实践,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1 目前留学生医学教学存在的有待改进之处

1)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未涵盖重要的医学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到有机整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持续性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的形式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如考试),难以实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测评。

2) 医学课程知识点繁杂,传统课堂以傳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教学方式,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灌输性”的教学也不利于对学生审辨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信息化技术在医学教学实践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1)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能力有待引导和改进。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学科知识的基础层面,尚未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愿意主动改变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教学[2-3]。而有的教师虽然善于接受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培训而经验不足,未能很好地将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实际教学情况结合,而是在教学中盲目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忽视了课堂教学本身的目标和任务[4]。

2)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引导、监督与帮助。在远程线上教学中,学生往往面临“疏远与孤立的学习困境”,遇到问题时未能及时寻求或得到教师的反馈支持,也未能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和分享,导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5]。

3)虽然不少医学院校已经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教学,但缺乏对教育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规范化的统筹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不同课程之间的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有待加强。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措施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的改进,依然是推动信息化教学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3 信息化技术在留学生医学教学改革及教学行为分析评价中的实施方案

3.1 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留学生医学教学进行创新改革

1)创建专门的留学生整合性医学课程智能教学平台,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及管理。

首先,依据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更新教学目标要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框架及医学教育培养规划的要求, 设置“K-S-A”(knowledge, skill, attitude)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医学知识、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科研创新的能力,以及医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培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学生学情,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横向联系学生已经学习及将要学习的各相关学科,纵向从宏观到微观——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机制进行有机整合,从基础理论知识到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来重塑教学内容,编写新版教学大纲,梳理归纳核心知识点,并针对重点难点录制教学辅导视频。

然后,建立专门的留学生医学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上述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核心知识点及相对应的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教学资料,统一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统一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一方面,我们借助该平台,定期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在线上对各课程相关教学资料及教学设计进行讨论交流并及时更新修订,保证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该平台,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信息化追踪辅助教学。既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及任务,指导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归纳及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和拓展应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的反馈,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学习,督促学生按时在线上完成单元自测以及小组评价。

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化情景模拟教学,加强对学生的高阶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将器官、组织、细胞的三维结构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巩固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人体复杂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并加深理解。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据临床典型病例的详细资料,创设供学生观摩讨论的临床模拟情景,引导学生在掌握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推理分析疾病的病因与机制,解释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型思维,提高其分析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能力。构建高仿真人体模型,供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进行各项临床操作的模拟练习,提高其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减少和避免在实际工作的差错。

3)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积极探索医学发展前沿,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其应对和解决未来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方面,我们结合医学研究进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设置相应的思考测试题,通过自学自测来引导学生审视反思自身的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围绕自主学习的主题进行科研文献的查阅以拓展其学术视野,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在学术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其科研探索的兴趣及能力。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雨课堂、对分易、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采用PBL、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讲授课、讨论课、案例分析课、小组PPT汇报等不同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充分發挥信息化技术在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更好地增进课堂的“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其课堂学习的效果。

5)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并强化评价对教学的反馈改进作用。

我们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如结合每个章节的教学开展实时线上网络测试,并将测试的反馈分析表发放给任课教师及学生,使师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及学习计划,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如针对翻转课堂、PBL等教学方式,设置小组讨论学习评价及总结表,开展小组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对学生的能力(如团体合作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还通过在线上教学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使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依据反馈建议及时对教学进行改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加强信息化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引导教师树立和增强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制定系统化的教师培训计划,从理论到实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指导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各项教学创新改革。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3.2 构建留学生医学课堂教学行为信息化技术分析平台,对其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与精准反馈,指导改进教学实践。

1)建立专门的留学生医学教学行为质量评价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专门的教学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负责统筹实施教学分析研究过程,包括对教学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形成有效的评价反馈信息等,以促进教学整改与质量提升。依据医学教学目标、结合留学生医学教学特点,通过召开专家讨论咨询及进行前期教育行动研究探索,制定适用于留学生医学教学行为分析的评价标准。其中,基础医学课程拟构建针对人体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两个类别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临床医学课程拟构建针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类别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2)采用观察记录分析法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用录像设备同步录制各学科教师的线上及线下的授课视频,设计专门的留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视频分析软件,按照前述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的活动进行行为类别的划分,统计各类别活动的出现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占总课堂时间的百分比,并将不同学科及不同教龄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类别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其课堂教学行为结构特征和教学效果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将以上课堂行为数据资料与教师自评、同行互评、专家评课、学生评教等评价结合,归纳各学科课堂教学行为的差异和优缺点,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及其机制,寻找教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精准的反馈建议,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线上平台发放和收集学生填写的学习效能量表和自主学习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测量分析。对各类课程开展长期跟踪调查分析,对比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不同课程及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效果、态度以及总体学习能力的改进情况,并形成反馈建议指导教学的改进。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习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建模分析,归纳不同年级的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以助于更好地实现精准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

4 结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途径。医学教育水平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的质量保障。我们将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到医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容的重塑整合、教学资源的更新拓展、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教学评价和管理的改革等,从而让信息技术为医学教育改革赋能来提升医学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获取医学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辨性和创新思维,增强其科研创造能力,促进医学人才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勤勇,刘晓燕.教育信息化2.0时代医学教学评价变革[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2):1127-1130.

[2] 李莹,靳翠红,宋维军,等.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技术在本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3-5.

[3] 孟延,刘传勇.医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挑战与机遇[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7(1):7-10.

[4] 周欣,刘祖德,张超,等.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3-5.

[5] Boelens R,de Wever B,Voet M.Four key challenges to the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7,22:1-18.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与公安网络系统安全研究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信息化技术应用及风险防控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