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等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2-05-29 23:09王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互联网

王娟

摘要: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类教学在“互联网+高等教育”下面临新的挑战。西安翻译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打破传统课堂的概念,通过在虚拟的“线上教学”以及现实中的“线下教学”,有效融合“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再设计。以“实践与竞赛”为牵引,合理增加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并结合“翻转课堂”“课程思政”“竞赛引领”等教学手段实现多角度立体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使学生在综合发展学科中得到创新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实践竞赛;立体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2-0148-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高等教育”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2008年,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了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概念。2012年,许多提供慕课平台的项目纷起竞争,包括Udacity、Coursera、edX三大平台,超过几十所知名大学参与其中。2013年,Armando Fox提出SPOC概念,SPOC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一种结合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1]。2013年5月,清华、北大宣布正式加盟全球MOOC平台edX,“中国在线教育MOOC元年”来临。超星、学堂在线、腾讯等公司快速加入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与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大众提供很多优质线上资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线上教学”的巨大潜力。大约有108万教师制作了110万个在线课程,我国的“互联网+高等教育”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需求分析

1.1 西安翻译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系概况

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学校面向大一、大二非计算机类学生开设的基础必修课,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还需要教会学生怎样掌握学习,深度学习。另外,在当前“互联网+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尤其在响应国家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方案要求中,适当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能够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持续学习能力,是评价学生在大学阶段成绩的一个重要体现。

1.2 西安翻译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学生状况

以西安翻译学院学生为例,民办院校学生整体高考入学成绩比较低,学生各专业之间计算机技能水平的差异性比较大。该学院以文科学生为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比较弱。在大学生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对大学生学科竞赛感觉“高”“远”,认为自己能力低、不敢申报竞赛、主动学习性较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尤为突出。

1.3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互联网+高等教育”快速又稳定发展,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瓶颈”现象尤为突出。如何基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学习的灵活性、自信心,使学生在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中得到能力创新训练,提高学生整体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位计算机课程教师当下急需深思考虑的问题。如何基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打破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单调枯燥、教学效果缺乏活力、教与学脱节、教与赛脱节现象是每位计算机课程教师当下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换位思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引学生充分认识“正确做人,正确做事”等思政理念,深度发掘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资源,是每位计算机教师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迫切需要形成一整套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案。

2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基于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竞赛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课程资源建设

深入分析“互联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困难;归纳“MOOC/SPOC”“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利用学校提供的“泛亚”网络课程平台,精心设计线上课程资源,完成教学课件、微课、练习等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在课程资源设计中,选取贴合教学设计,精确实用并能启发学生思路的教学案例,并且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同时,要注意视频制作得精美有趣、表达清晰、深入浅出,保证学生趣味性学习。线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由相应教学团队在该学期学生学习之前完成,并且持续更新修改,保持新的活力。注重提升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学生纵向思维的延伸能力,切实做好“以学生为本,精益求精”。

以我校计算机基礎类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本)为例,本课程的内容与资源主要有文字教材、教案(11章节,5.9万字)、讲义(5.36万字)、教学课件(11章节)、教学软件、知识点(49个)、教学视频 (102个,7时2分)、参考资料(29篇文章或论文,7个视频,6部书)、案例(20个)、作业库(18套)、课程阶段性测试(2次)、考试题(5套,近200道题)、调查问卷(2套)、素材资料(23份)、课程实验设计(模板3套,样例25例)、励志名句(18份)、思维导图(11个)、章节总结图(15个)等。该课程现已在线上(西安翻译学院网络课程“超星”学习通)完成开课3个期次。最近2期学生总人数1211人,总及格率为90%。课程累计页面浏览量超过8万次,累计选课人数1755人,累计互动次数1.3万。

2.2 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

计算机基础科学教学团队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对教材知识点和难点深入挖掘,重新建设课程思维,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根据线上课程要求,协作完成教师指定任务。线下教师实施实体课堂,采用启发讨论、翻转课堂、课程思政等方式开展教学,形成了每一堂课具有特色鲜明,完整新颖的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学习阶段——打破传统,灵活多变

开课前,教师根据每个班级的人数将班级分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比如:6~7人一组)。教师在学校网络课程平台相应的课时提出学习任务,将设计好的线上课程资源于上课前一周分配给该班级学生[2]。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素材资料等课程资源。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独立地完成作业任务,并且把作业任务上传至学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这一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可以讨论、自行查阅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强烈团队责任感。

课程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及时批阅,通过批阅并核查该课堂预定的教学目标,及时掌握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是否都能达到课堂的预定教学目标,从而方便精准地重新设计该班级线下课堂的教学实施。每堂课根据学生量身重新设计课堂教学的好处是:针对每一个班级,针对每一堂课,每个教师的教学知识点,及重点难点会有差异。比如,有的班级整体任务作业完成比较差,老师会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有的班级整体任务作业完成优秀,老师将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强调更深层计算机知识的讲解。教师通过每堂课的反馈实时重新设计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案,形成一个紧密的教与学的循环闭环。

2)课堂学习阶段——翻转课堂,提升兴趣

线下教学主要体现课堂学习。针对课前学习阶段学生提交任务作业情况,教师重新进行每堂课实时教学分析,在接下来的课堂通过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5]进行教学。大学生在课上“看手机”比较严重,原因主要是思想懈怠,学习缺乏“内驱力”,所以在课堂教学里还要适当加入案例式课程思政[4]。在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思维、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等一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Office办公套件应用、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网页设计、Photoshop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以课堂授课、实践训练和竞赛引领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我要学”的驱动力。教师在教与练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入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教育内容,强化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竞赛能力。

3)课后学习阶段——竞赛引领,能力提升

每一堂线下教学课堂之后,教师要及时归纳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表现,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进行分类,为不同分类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拓展。让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当堂所学习知识,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得到深度计算机领域的学习。同时积极鼓励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学科竞赛。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相关的创新竞赛。将“互联网+”“万众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三者相加,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全面培养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创新竞赛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技能开展针对性的计算机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地构建层级递进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立体式教学实施。

2.3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以西安翻译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程为例,本课程已建立符合教师多元化教学和学生立体式学习的追踪式和全方位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内和外的学习、师生的互动、参与学科实践竞赛等作为主要观测点进行动态系统考核,把全课程设置为若干个分点目标,并且划分成绩权重[3]。学生在线测试、提交作业、线下小组展示、课程实践、撰写提交竞赛申报书等占一定比例,作为过程性评价成绩;再结合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最终形成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

课程最终考核成绩=过程评价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

其中,过程评价成绩(50%)=线上线下课堂互动(5%)+线上平台作业(10%)+线下小组展示(15%)+线上在线测试(10%)+线上章节视频学习与讨论(5%)+撰写提交竞赛申报书(5%)

3 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竞赛的立体式教学效果

本研究实践以西安翻译学院作者所教学的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个班级(160人)和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个班级(161人)为例:2017级使用传统式计算机教学,2018级使用立体式计算机教学。学生大二下学期计算机课程考核成绩进行比较:2017级学生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得奖共1组(每组3人),竞赛获奖率1.8%,课程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为68.3%。2018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总共获奖11组(每组3人),其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奖3项、校级奖6项、竞赛获奖率20.5%。课程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达95.5%。2017级、2018级学生计算机课程综合考核成绩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课程团队一直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经过3次教学改革,形成了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类课程体系。现已完成3轮次的教学任务,确保了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螺旋式成长。新的教学模式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所学知识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竞赛,使得学生锻炼了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更提升了学生学习动力,学生普遍认为“学有所用”,课程改革效果良好。

4 总结

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为支撑,探索“互联网+高等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竞赛立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通过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并且有效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学习,以赛代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校及其他民办高校在“互联网+高等教育”时代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小丽,韩雷.国外慕课研究的现状、特点及范式[J].教学研究,2019,42(3):75-79.

[2] 王祖源,张睿,张志华.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以疫情期间教學现状为例[J].大学物理,2020,39(9):1-5,22.

[3] 侯昕志,唐维.民办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纺织报告,2021,40(8):87-88.

[4] 李莉杰.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混合教学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5):209-210.

[5] 贺艳芳.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0):149-150.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互联网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