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疗法:整合声光影的 社会工作服务新探索

2022-05-30 17:03刘斌志赵茜
关键词:社会工作

刘斌志 赵茜

[摘要] 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化探索,电影疗法从电影艺术中汲取营养,通过对电影的观赏、分析与讨论来使服务对象宣泄情感、转移焦虑、发现投射与重新认同,并发挥电影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功能,实现电影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一方面,社会工作可根据服务的人数而采取个体观影模式、小组观影模式和社区观影模式,也可根据观影时间而采取间断观影模式、完整观影模式和系列观影模式。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影像入场、揭示释放、投射解构、重构认同、虚实结合、人生出场等六个基本程序,充分发挥人影匹配、光影隐喻和类型规范等核心技术,实现电影的疗愈功能。展望未来,创新发展社会工作中的电影疗法,需要完善理论框架与技术支撑,建立电影疗法资源库,控制运用中的风险,促进实践运用与干预研究。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电影疗法  影像隐喻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2)02-0078-15

随着我国传统纸本图书阅读量的逐年递减,中国电影票房却在不断刷新纪录,而主打微电影短视频起家的抖音、快手等企业已估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看电影、刷视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娱乐与消遣的方式。在观看电影的过程当中,个体很容易与影片内容与角色产生共鸣,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或开怀大笑,或痛哭流涕,或感动释怀,进而达到净化情感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而这个过程在其他咨询或治疗进程中较为少见。针对电影的特殊疗愈作用,人们创造出了同阅读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一样具有艺术性治疗的电影疗法,并可以通过模式创新和程序规范来促进电影疗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用性。?譺?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助人职业与专业,具有预防、治疗与发展的功能,在解困救难、助人服务的实践中同样也可以从丰富的电影素材中汲取文化力量和理论源泉,创新与发展社会工作的电影疗法。在对电影疗法发展渊源和运用实践探讨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社会工作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理论框架、可能模式与实施程序,并最终探讨其核心技术与运用限制,就成为影像时代社会工作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一、 电影疗法的特征及其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

作为20世纪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电影疗法是指治疗师通过协助服务对象观看优秀影视作品,促进其观照和反思自身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其通过知识经验学习进行自我探索,最终促进其个体心理成长和发展,以达到治愈心理问题的目的。社会工作将电影作为工具,对有心理、情感、成长或其他问题的个体、家庭、团体或社区提供服务,发挥电影的艺术性治疗价值,带给服务对象感官的治愈系体验。

(一) 心理与社会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特征

心理与社会服务中的电影疗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全息性。电影疗法强调电影的声、光、影对人的综合作用。格式塔理论认为,观看电影的过程是“生态感知的过程”,如听觉和视觉的感知活动是整个机体在发挥作用,电影的功效不仅涉及感知情感、情绪紧张和其他孤立的行为方式,而且也是整个机体在具体环境中都在参与的活动。而个体的感知包括外在感知与内在感知,外在感知即强调电影本身作为客体对观众作为主体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内在感知强调观众作为受助主体,其情绪状态、身体状况、着装舒适度与座椅舒适度等对电影的适应性与接受性。此外,詹姆斯·罗尔认为,影片清晰的数字化的“环绕声音”充满影院,使观众沉浸于激情的电影故事情节中,并穿透个体心灵和身体以产生激励作用。二是隐喻性。电影中的隐喻通过刻画相似的故事、神话传说、笑话、语言和建立有疗效的叙事来引导观众的想象力,可诱发观众强烈的情感、认知探索。此外,电影是靠声影技术来传情达意的,而影像占据主导地位,其场景、情节、色彩等都有一定的隐喻意义。通过电影的隐喻与投射机制,来访者可以唤醒内心深处的无意识情结,通过电影创造的隐喻来捕捉当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寓意的暗示会促使来访者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认同。三是叙事性。作为视觉、听觉乃至触觉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电影的光线、镜头、色彩等承载着电影叙事与情感表达的功能。通过对电影的回忆与描述分析,服务对象在不经意间畅谈自己的故事与经验,并在叙事的过程中解构与重构自己,学习新的经验。英国电影专家玛吉鲁斯认为:“电影疗法最成功的地方,是让那些不常开口说出内心想法的人尽情地诉说心中的情感。”在讨论电影的剧情时,服务对象会因为自己不是剧中的人物而不自觉地诉说心事,治疗师即能在此刻知道问题的根源。四是大众性。电影本身则具有娱乐性和普遍性,使其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类群体中而不受严格的限制。随着多媒体技术与通讯技术的更新,与其他心理疗法相比,电影资源的可获得性使电影疗法打破了传统治疗的时间与空间限制。

(二) 心理及社会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1990年,Berg-Cross系统地介绍了电影疗法的理论和应用,认为“电影疗法可以作为对传统咨询与治疗的有效补充,给来访者布置电影作业,让他们通过电影有所改变”。最初,电影疗法主要运用在医护领域,经常作为一种精神康复的辅助工具来帮助患者摆脱心理阴影。后来,电影疗法得到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正式认可,成为治疗现代社会一些心理疾病的良方。在美国,这种疗法也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影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医院、监狱、家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基于心理机制的不同阶段的原理,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电影对来访者进行不同层次和强度的干预,进而达到不同的效果。此外,国外有关研究还根据作用机制对电影疗法进行分类,如“爆米花电影疗法”有助于来访者情感释放;“共鸣电影疗法”重在协助来访者深刻地了解自己;“宣泄电影疗法”重在帮助来访者敞开心扉。

国内电影疗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者开展了电影疗法运用的探索性研究。曹楠研究了电影疗法对高职护生生命意义感的渗透作用,通过对实验组的干预,进行观影前后的测评,发现电影疗法能够提高高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李霞和王鑫强也研究了电影疗法对大学生生命意义影响的渗透作用,研究发现被试者从影片主人公的身上获得了目的感、澄清自我价值感、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迅速影响其生命意义。张玲研究了电影疗法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认为观影后的集體讨论对于个体焦虑的缓解具有良好和持续性的效果。张爱宁也探究了电影疗法的作用原理,认为个体对自我深层的认识是由此及彼的过程,如果电影中的情节与观者内心或被压抑的无意识相符,个体就会因共鸣而受到启发,使自身的认知空间得以拓展。

(三) 社会工作与电影疗法的融合发展

电影疗法与社会工作可实现多个层面的融合。首先,从价值理念层面来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在社会中充当宣传者与教育者,其故事情节与画面色彩能对个体的心灵与视觉产生冲击,间接使人在思想、态度与价值观上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社会工作的使命和专业信念相契合。其次,从方法技术层面来看,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造成个体问题困扰的因素多样,关注个体情绪爆发时的情境,能够发现服务的切入点。随着时代发展,电影越来越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其心理舒缓与身心放松的作用更加明显。电影作为服务的一种载体不仅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贴近服务对象,而且能够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再次,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电影的世俗性特征使其容易被底层的大众所接受,其所具备的教育与启示意义能够在社会教育与社会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影像表达的力量与影像叙事的功能,社会工作可以更好地扮演倡导者与宣传者的角色,借影像发声来表达弱势群体的需求。最后,从实务运用层面来看,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应尝试将电影疗法纳入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中,创新传统的助人服务模式,探索电影疗法的理念与方法技术。此外,具有社会工作元素的电影也逐渐出现在大众面前,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人物角色出现在电影中,展示了社会工作者的形象,使社会工作者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二、 社会工作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理论与模式

(一) 社会工作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明斯特伯格认为的电影影像超越了现实本身而成为观众感知主体的心理创造,还是爱因汉姆从格式塔心理学出发强调的电影影像魅力在于艺术性地表达现实,抑或是法国先锋派强调的“上镜性”具有的“情绪感染力”和“再现心灵”,还是巴拉兹强调的深入人心灵情感世界所发挥的象征、隐喻、抒情等诗意作用,电影作为艺术理论都强调电影影像不仅是对现实的复制而且是对现实的艺术加工并能发挥艺术化人生的价值。这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工作文化转向过程中对艺术和诗意作用的强调,即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其实不一定通过宏观的阶级和阶层结构来加以表达,而更可能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或者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改造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而电影蒙太奇理论则认为正是蒙太奇才使得杂碎的影像、声音和文本成为有生命的艺术,进而改变观众。蒙太奇的范畴包括人物形象设计的对比度和结构性、主要场景选择的独特性和象征性、音乐插曲创作的协调性与地域性、人物服装的再现性与表意性、镜头组合的流畅性与创意性等。社会工作者无论在开展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疗法的过程中,都需要将服务对象破碎的人生记忆、经历、遭遇、心理感受以及社会关系,通过类似蒙太奇的有机组合方式,将破碎组合成完整,将悲伤转化成动力,将逆境重构成成长,从而给予服务对象一个全新的自我、认知、信念以及关系。不管是对于电影还是对于社会工作,蒙太奇都有一种通过影像重构现实、心理、关系以及人生的强大作用。

自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开始,电影理论除了注重影像与现实的关系外,更加注重电影经验、观众意识、电影表意、符号以及叙事等要素,并由此发展出具体的电影符号学理论、电影叙事学理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等。这种对于电影符号以及叙事的分析与重构,给社会工作叙事疗法的语言叙事提供了额外的影像叙事的借鉴和参考,并通过声光影相统一的电影叙事打破了语言叙事的局限性。如此,社会工作叙事疗法就从单一的文本叙事扩展到电影叙事,通过具体的电影作品,从个体“言语”“故事”和“表层结构”中去寻找、阐释和重构个体“语言”“话语”和“深层结构”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机制。可见,电影疗法不仅可以成为整合文本、声音、色彩、影像和心理为一体的高阶叙事疗法,而且赋予影像以建构观众主体性的过程,在社会工作赋权理论中常常作为意识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样也在自我心理学中得以体现。

本雅明提到电影技术具有某种特殊且自由驰骋时空的可能性,使电影成为一种自由转换空间场景的表演艺术,能打破物理时空和历史时空。全新的电影艺术具备解放的潜能,能将精神领域的审美态度转变为政治范畴的行为动态,使电影成了思想与行动的交汇点,在救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促进了人们感知方式的变迁,提高了对事物的反思能力,并能用最激进的立场来大声表达自己。在社会工作的灵性视角之中,救赎的完成需要依靠个体之外的超自然力量,而作为当代上帝之手的电影尤其是当代数字电影往往可以达成人生救赎的目的。德勒兹试图通过电影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确定什么,而是相信什么,以及是否还心存信仰。他强调电影的力量不仅在于运动的画面创造的空间世界,而且在于生成的时间世界,一个有思想、有价值、有意义的世界。其谈到的时间影像能够使观众参考现在,面向未来。电影通过运动影像来改变时间影像的理论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工作对于时空转换机制的运用,即通过空间变化来改变服务对象的时间概念,或者通过时间概念来激发服务对象的空间体验,并由此带来社会工作服务中运动辅助疗法、怀旧疗法以及希望疗法的发展契机。而这所有的时空转换,最好的机制和策略就是现代虚拟影像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哪吒: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训练哪吒身心法术的山河社稷图和指点江山笔,都是具有这种时空转换意义的虚拟现实工具。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认为,电影作为无意识的产物,既是艺术、画面、摄影、设计,更是情绪、教育、精神分裂症、幻想或者梦境。因此,真正理解了电影的人,就能理解梦境、幻想、艺术和人生,并从电影中达成自我实现。电影疗法可以通过个人和小组心理咨询、电影心理分析、本体心理治疗、自我诞生、本体艺术以及意象学的实践活动等来进入人的心灵,探讨生命的本质,使人走出情结,恢复生活和谐的本来面目。也可以说,电影疗法就是以电影为载体对人的潜意识直接进行臨床治疗以达到自我确认的目的,具体的过程包括抑制、补偿、投射、联想、转移、认同、理性化以及诠释等。电影本体心理学理论是直接将电影理论运用于改变个体心理及行为机制的理论,可以直接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各项服务中。

(二) 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模式探索

首先,是个体观影模式,即指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个别化问题和需求,引导单个服务对象通过对电影进行影像观看、剧情分析、角色探讨、意象传导等过程,来促使服务对象达到自我探索、自我认知、自我宣泄和自我释放的目的,使服务对象目睹本我、思想和情感的变化。由于该模式有较强的沉浸感与反思性,既可以是记录服务对象心理成长的过程,又可以是服务对象自我观照与反思的过程,所以强调电影给服务对象带来的获得感。因此,在运用该模式时社会工作者应特别注重个别化服务的原则。

其次,是小组观影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小组的特定学习场域、互动情境和互动氛围等因素,将有同质性问题与目标的服务对象集中起来,观看具有疗愈性的电影。通过社会工作者与小組组员的互动、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工作者对电影观看的推进,参与者就电影的主题与寓意进行讨论、分享以及自我表露,以增强电影的感染力并帮助组员获得信心与鼓励、寻找认同、质疑消极信念、加强与外界的互动,获取力量感。有研究发现,电影疗法可以在不同的团体中发挥作用,如吸毒团体、网瘾团体、交往障碍团体、抑郁团体等。而引发共鸣是小组观影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如植入希望和利他主义等并发挥出团体的动力,来帮助小组组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达到服务的目的。

再次,是社区观影模式,指在指定的地点、区域或特殊场合开展群体性的观影活动,目的是通过电影来激发服务对象对集体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电影作为被大众所接纳的艺术,在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现存制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促使社会大众在意识层面保持一致性,并能发挥社会“水泥”的功效,将全社会凝聚起来,促进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社区观影模式突出了电影作为响应政策的方式,能够起到呼吁与宣传的作用。而且,在集体观看的场合中,观者的情绪相互感染,观者在做出反应的同时也会受到牵制,即本雅明所说的共时性集体反应。此外,本雅明提出电影是集体的产物,包括创作的集体性和受众的集体性,因此追求观众的数量。社区观影模式通过对个体和集体无意识的唤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社会控制。

最后,从观影时间上来看,电影疗法也可分为间断观影模式、完整观影模式和系列观影模式。间断观影模式是指在服务对象看到某个片段的时候,先暂停让服务对象思考剧情的发展,这既能让服务对象做出及时的情绪调整,也能加入社会工作者的访谈部分,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明确某一片段所对应的服务目标与任务。完整观影模式是指在观影疗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让服务对象一次完整看完一部影片,并根据服务设计在观影后对服务对象进行提问与引导,回忆影片中让服务对象产生共情的场景与角色,以此为着力点开展疗愈性的对话。而系列观影模式是根据服务目标与任务,选择一次性观看同一系列的、寓意相同的电影,既可以完整式观看也可以片段式观看,目的在于强化服务效果,增强服务对象的感受力。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实际情境来选择不同的模式。

三、 社会工作服务中电影疗法的程序指引

德国精神科医生阿莱因·布恩利恩(D.Alein Buenlien)于2008年将电影治疗的具体疗法归纳为以下几种:观时发泄法、观后热评法、模仿片中人物法、观后自画像、集体沉思法、反复回忆法。金(Kim)认为电影疗法心理机制包括识别、投影、理想化、建模和替代学习。徐光兴则把电影疗法的原理概括为:揭示情结,解除压抑;补偿与净化、发现投射;重新认同、联想转移;消除阻抗。基于社会工作服务的逻辑框架和电影疗法的研究基础,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电影疗法的运用主要包括影像入场、释放揭示、投射解构、重构认同、虚实融合、人生出场等六个阶段。

(一) 影像入场阶段

作为电影疗法的首要步骤,影像入场即在正式服务前对服务对象和电影所做的科学评估,即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阶段,包括对服务对象信息的全面收集与归类,匹配最优的电影类型。电影的种类多样,但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具备疗愈作用。电影的选择关乎服务的顺利进行,选择的电影应该有针对性,既要符合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身份、理解能力等,也要符合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此外,选择的电影还要能引起服务对象的共鸣,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影疗法,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的生理、情绪、社会适应状况、人格等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一是生理方面的状况,包括身体健康与疾病状态;二是心理方面的状况,如情绪变化规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是社会适应方面的状况,包括其社会交往能力、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和自主性能力;四是人格方面的状况,包括其道德特质、理想动机、信念等。社会工作者在厘清服务对象的基本状况后,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协商制订服务目标,根据服务目标选择合适的影片,并对影片的空间特质和时间特质进行评估。电影能冲击人的感知和潜意识,甚至能改变电影的时空呈现,而其空间留白正是人们所能思考与拓展的地方。因此,第一阶段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引导,让时间影像、空间影像先入场。

(二) 揭示释放阶段

情结是我们生活经历所带来的认知、体验和欲求,有时是理性过程被扭曲的部分,有时是本能驱动矛盾心理交织而成的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在电影疗法中,社会工作者先要找到服务对象的症结所在,即给服务对象造成困扰的问题所在,并对这个情结进行揭示和分析。正是这些情结破坏了服务对象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电影又恰好反映这个情结。所以,服务对象需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些情结、直面内心的冲突以及有意识地接受挑战。在开始进行电影疗法前,社会工作者先要对电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服务对象对电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唤醒服务对象的情绪,让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调整服务对象的入片状态,避免电影中的片段给服务对象带来较强的冲击感,影响服务的顺利进行。而揭示服务对象的问题情结与内心压抑,需要社会工作者合理地运用艺术化手段:首先,可以适当进行自我表露,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向服务对象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想法,向服务对象传递出真诚的态度,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信任。其次,要随时敏锐地观察服务对象的情绪、语言和行为,及时地做出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反馈,并给予足够的支持,使服务对象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真实的自我。再次,可以有目的地介绍影片中人物角色的背景或演员的背景,通过对角色的认知,联想角色与自身的关系去唤醒服务对象的深层记忆和内心情感,让其主动思考和揭示其内心情结。最后,可适当运用一些支持性技巧和鼓励性技巧,通过眼神、微笑、点头等非语言方式鼓励服务对象主动去了解影片故事并讲述自身故事,通过故事去找到移情对象并宣泄情感。

(三) 投射解构阶段

从建筑学意义上来说,投射就是某种实物的再现,而电影是心理投射的复制品。服务对象在观影时,体验到影片情节与自身状况相吻合,会有意识地寻找与电影的共同点和联结点。而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和经历会影响他看待他人与环境的视角,即服务对象自身的状况决定了他所看到的世界,电影投射也是如此。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电影与服务对象的感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电影和服务对象的相互影响:一方面,服务对象把自己的思想、情绪和情感投射到电影上。具体而言,电影是从故事出发,以动态情境化的方式对故事的演绎,服务对象在观影的过程中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将影片中的片段和人物形象看作自身的真实写照,服务对象与人物角色的相似性即是产生投射的刺激因素。另一方面,电影本身的色彩、画面、光影等构成的空间感会促使服务对象的潜意识沉浸其中。人是视知觉动物,对情境的声光影有较强的感知性,其观影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感知的过程。影片中柔美的光线与动感的画面会增强服务对象的情感、减缓服务对象的焦虑与不安,不仅使服务对象的情绪得到舒缓、心灵得到安放,还会使服务对象对电影寄予希望并获得替代性满足。此外,影片的色彩也会引起服务对象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如暖色调中的红色的感情效应就较为强烈,对服务对象的情感投射具有鲜明效果。在服务对象进行自我投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营造一个恰当的观影氛围:首先,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距离,给服务对象留有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静谧的、安全的、舒适的,能够让服务对象不受打扰而沉浸在影片中,去体会影片中的时代背景、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其次,要在适当的时机创造一个表达的机会,让服务对象打开心扉去诉说自己的故事,审视自己的经历,从多维度去解构自己过往的苦难或幸福。再次,应引导服务对象进行投射并自我观照,让影片内容对服务对象有所触动。最后,当服务对象不愿意承认自身与角色的相似性而产生抗拒行为时,应协助其接受这种情绪,让其明白这种思想和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自己应该拥有的一部分。只有服务对象充分了解自己的经历、情感、态度之后,才会去理解角色、认同角色,并产生自我投射。

(四) 重构认同阶段

经过了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投射,服务对象在观影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将自己和电影中的人物角色相对照,进而产生角色认同,这种认同不是简单地对电影情节的认同,更多的是对影片寓意的认同。所以,在处理影片与服务对象的感受的关系之后,重构认同主要处理电影与服务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改变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服务对象建构新的认知系统。电影之所以能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作用,其最主要的心理机制便是榜样学习。所以,在观影前社会工作者便可提醒服务对象在影片中寻找目标角色,有目的地欣赏影片,帮助服务对象将自身的态度、观念、行为与电影角色进行对照,改变错误的认知,重构自身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的服务对象将精力集中在电影身上,会暂时忘却烦恼、消除防御机制。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抓住时机引导服务对象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表露,在情绪表露的同时引导服务对象思考自我概念中的现实我、理想我以及客观我。另一方面,从影片中学习经验、找到改变的动力也是服务对象的任务目标之一,通过经验学习与内心重构,改变旧有的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其正向思考、重构自己过往的经历,认识并接受苦难,引导服务对象以“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心态去生活,保持好奇心去探索周围的事物。以正面、不回避的态度去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看清是什么导致了悲伤、易怒、抑郁等情绪,从另一面去看待事物的本质。

(五) 虚实融合阶段

经过投射和认同,服务对象逐渐进入状态,与影片中人物角色的心理相统一,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影片中人物角色解决自身问题的行为和方式能影响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问题,从而获得情感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电影所带来的有针对性的隐喻来挖掘服务对象当前问题的本质,并就此展开讨论。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服务对象展开讨论,获取服务对象的内心想法和观影反应。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提问:一是对电影的整体感觉,如你的感觉如何?你接受这部电影吗?二是对电影角色的讨论,如你最认可哪个角色?你对这个角色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这个角色认为他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你觉得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吗?三是人物角色与服务对象相联系的讨论,如你觉得你和他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你和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如果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你身上,那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四是电影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的讨论,如影片中哪个情节最打动你?你从影片中收获了什么?对这种类型的电影还有期待吗?现在的心情有没有好一点?通过以上的提问,不仅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回顾影片内容还能够平复其情绪状态,不管是探讨赏心悦目的画面还是心潮澎湃的感觉,更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对象产生了心理疗愈与心灵救赎的作用。另一方面,服務对象在观影的过程中会完全抛开自身之物,沉浸于影片所呈现的虚拟世界里,其情绪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或哭泣或大笑,感染力强的人甚至会很难从影片中走出来。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导服务对象从虚拟角色和虚拟场景中转回现实情境,而这不仅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影片中人物角色的结局,找到虚拟与现实的差距,明白人类的悲欢离合即使相似但并不会相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而且要引导服务对象将自身问题外化到电影内容上,从而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自己的问题,客观评判其所呈现的问题,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将主体放在影片内容上,发挥电影的隐喻性功能与引导性功能。

(六) 人生出场阶段

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从影像世界向现实世界的回归,包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回归,并从内在与外在的角度去分析服务对象的改变。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服务对象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一是认识蓝图,即帮助服务对象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识, 并展示自己从电影中所感受到的最真实的力量。服务对象不仅要吸收电影的能量,也要释放电影的能量,而行动则是最好的释放方式,因此服务对象需要理解影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电影后台走向人生前台。二是外在理解,即从他人的视角去发现服务对象的改变,关注家人、朋友等重要他人的外在评价。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家人保持互动,并促进服务对象与家人之间的互动。三是行为蓝图,即关注服务对象的情感表达是否细腻与真诚、行为模式是否偏执与反常。

为了达至上述目标,社会工作者可以布置以下几个任务:一是回顾故事,写出观后感。为了了解服务对象在观影后的真实心理状态,社会工作者可要求服务对象书写观后感,将在讨论环节最想表达却没有说出来的话用文字的方式叙述出来,书写的过程也是服务对象自我分析与自我反思的方式。二是电影续编,续写故事。续写故事能够探究服务对象所期待的结局,不管结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对苦难经历的摆脱,都是服务对象潜意识的展现。三是发挥潜力,重构故事。重构故事表面是对电影的重新书写,实则是服务对象人生脚本的创作、对自身故事线与生命线的梳理以及对未来走向的规划。

四、 社会工作服务中电影疗法的核心技术

(一) 人影匹配技术

作为社会工作者运用电影疗法的基本要求,人影匹配技术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测量服务对象是否适合使用电影疗法,电影疗法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只有身心状况适合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评估服务对象的身心状况,如生理健康程度和心理健康程度;其次是评估问题状况,包括问题性质、程度、频率和影响后果;最后是评估问题的成因,涉及服务对象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是测量服务对象对电影的兴趣度与敏感度,如果服务对象对某个电影流派感兴趣,就更有利于电影疗法的运用,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电影的爱好程度和忌讳之处。整体来看,电影放映前要评估、确定目标和选择影片。除了服务对象的问题现状,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个性、爱好、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都是影响社会工作者选片的因素。三是选择最佳的具有疗愈性的电影,让电影所体现的文化故事、冲突、目标和价值观可以很好地发挥暗示和投射作用,激发服务对象的情绪情感认同,促进自我探索和改变,这是社会工作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四是注重电影隐喻性的匹配,而不是表面内容的匹配。和服务对象经历完全匹配的电影往往会增加服务对象的防御和抵抗,使其难以接受,不仅不会发挥电影的疗愈效果,反而会加重服务对象的畏难情绪。每部电影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观众群”,因为不同题材的电影能给个体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人们喜欢看喜剧故事,是因为它能博得人们开怀大笑,而笑是一种对人体极为有益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加人的肺活量,使肌肉得到放松,更能使人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实现情绪的宣泄、心灵的疗愈和生命的反思。?譹?訛

(二) 光影隐喻技术

光影隐喻技术是协助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电影以寓言的方式阐述人生之道,作为寓言的现代版,它以故事为平台展开,通过优秀的电影故事让观众沉浸于其中。讲述故事并非电影的真正目的,电影画面里隐含着人生在世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怀。而隐喻可包含故事隐喻、人生隐喻和叙事隐喻。充分发挥电影的隐喻功能需要社会工作者将影片故事与服务对象的故事结合起来,构建现实生活与影片的虚拟故事之间的关联,构建服务对象与影片人物的关联,包括性格、命运、经历的关联。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掌握电影台词、文本、故事背景、场景的解读技术,有针对性地营造专业信任以及合作的服务氛围,唤醒并释放服务对象压抑许久的情绪,促进其在故事沉浸中体验影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从而实现对自身生命的引领。首先,电影放映前要进行简单的导语,让服务对象对电影有个大概了解,但指导语应适当,而将重点放在服务对象的观赏与体验上。其次,电影放映中要观察服务对象,进行记录并分析服务对象的反应,社会工作者随时保持和服务对象的互动,可以是肢体或言语上的互动,观察并及时记录服务对象的情绪变化,重点关注引起服务对象情绪变化的地方,必要时可暂停或者反复观看,提醒服务对象注意电影的细节与精华部分。最后,电影放映后要对电影主旨、内容以及思想进行讨论和升华,分析服务对象的关注点,并关注服务对象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通过语言规范和行为规范来促使服务对象产生角色认同和身份认同。

(三) 类型规范技术

类型规范技术由阅读疗法发展而来,社会工作者在利用电影为服务对象开展疗愈的过程中,需要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制订观影计划和观影任务,精准选择疗愈影片。根据情志相胜定理,当服务对象是因为一种情志过盛而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出现疾病时,应选择用另一种对它有相克作用的情志来实现缓冲、淡化与抵消的功能。而电影之所以具有疗愈作用,也是因为它传达出的情感抵消了服务对象的不健康情感,并带来了积极的经验。因此,为了保证服务过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升电影疗法的系统性,社会工作者需要建立电影资料库并整理电影集,形成影片目录。国内外的电影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标准以形成不同的目录。一方面,根据情志相胜原理,可以将其分类如下:一是用悲情片为易发脾气、易怒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二是用悲愤片为思虑过度的服务对象提供疗愈服务。三是用喜剧片为抑郁憂伤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四是用思辨片抓住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从电影的产地来进行归类,不同产地的电影风格不同。如美国电影的场景较为壮观,大胆运用高科技手段,能够调动服务对象的观影热情;法国电影温婉含蓄、充满了暗喻,需要服务对象仔细品味;印度电影风格清新、自然,贴近日常生活,地方特色浓郁;中国电影注重内涵和电影情节,内在文化气息浓厚;韩国电影感情真挚,画面唯美。

五、 社会工作运用电影疗法的专业反思

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将电影作为服务素材和内容屡见不鲜,但如何真正体现电影的疗愈价值以及专业功能,仍然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持续行动与专业反思。

首先,要持续探索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理论和技术。一是要开展社会工作与电影理论的学科对话,从影视心理学角度探讨影像表达的心理及社会机制,探讨观众观影心理体验、观众认同、观众欲望与心理表达、观众文化身份的构建等观众心理、社会以及文化机制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找到社会工作干预的契机和途径。二是要尝试构建社会工作电影疗法理论框架,探讨影像声音改变个体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影像技术观、心理技术观以及社会宣传策略等,积极探讨电影在传播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助人文化以及慈善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可行策略等。三是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电影疗法的选片、影片分析、蒙太奇和评估技术。四是要注重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电影疗法素养,不断充实和拓展电影疗法的教材和培训体系。

其次,要建立和充实规范的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资源库。一是要尝试确立电影疗法类型,既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类型而将电影疗愈资源分为儿童片、青春片、长者片、女性片、康复片、军人片、犯罪片、救助片等;也可以按照社会工作服务场域将影视资源分为家庭片、学校片、社区片、医疗片、工厂片;还可以按照社会工作服务重大社会问题而开发出新的影视分类,比如抗战片、扶贫片、乡村片、文艺片、灾难片以及复兴片等。二是要不断充实电影疗法资源,从浩瀚的电影资源中选择那些适应本土民众需要、本土文化特征、中国意识形态以及具体观影要求的影片素材,将其纳入不同的类型库当中,并充分挖掘不同电影所具有的服务内涵与元素。三是要科学筛选电影疗法的服务对象,为所选取的电影素材撰写具体的适用的服务人群及其具体的问题类型、需求特征、服务建议、可能成效以及注意事项,为社会工作者的具体操作提供更多参考。四是要规范建立全程评估框架,建立电影选片、需求评估、问题描述、过程评估、技术评估和成效评估方面的体系,为多元化的电影疗法分析技术提供发展空间。

再次,控制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运用风险。一是要预警意识形态风险,对电影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伦理、道德观念、生活风格、人格表现以及政治倾向有足够的敏感,并充分分析和判断影片在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正确性。二是要预警暴力色情风险,在选片过程中考虑暴力动作、破坏行为、虐待现象、色情图片、软色情信息以及色情诱导信息对服務对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做出影片、片段以及文本的取舍和蒙太奇处理。三是要预警社会歧视风险,充分注意到叙事过程中的立场、引导以及目标问题,真正做到“化悲痛为力量”“化腐朽为神奇”“化问题为优势”。四是要预警文化冲突风险,在运用电影疗法的时候要考量中国国情、传统文化以及在地风俗,努力体现“美善统一”“文质彬彬”“浩然正气”“天人合一”的人格追求与美学境界,促进服务对象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最后,要不断促进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实践运用。一是要探索电影疗法本土实践,将电影疗法从心理学范畴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电影疗法在促进儿童成长、青少年发展、家庭辅导、学校教育、社区融合、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等不同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总结电影疗法本土模式,发现社会工作开展电影疗法的本土声音、生活智慧以及实践模式。三是要加强电影疗法的干预研究,在服务实践和实验对照的基础上,科学而规范地发现服务的成效,精准而具体地总结服务的方法(下转第119页)(上接第91页)和技术,并以证据的积累来充实技术和理论的框架。四是要构建社会工作电影疗法的本土理论,充分挖掘优秀影片的心灵疗愈、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建立和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片库以及本土习俗影片库?譹?訛,实现电影疗法的理论、类型和技术的本土创新。尤其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对广大民众所产生的激励、引领和凝聚价值而建构一个专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片类型及素材库,并积极探索其可能的服务过程与方法技术,发挥精品力作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和明德修身的时代价值,开拓社会工作中电影疗法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余风)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研究”(刘斌志主持,编号为20SKDJ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斌志,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赵茜,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