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箫”形制及称谓考辨研究

2022-05-30 19:26汪月杨琛
音乐探索 2022年2期

汪月 杨琛

摘 要:“姊妹箫”是一种竹制双管类竖吹型少数民族乐器,广泛流行于布依族、苗族所在的贵州、云南等各个地区。有关“姊妹箫”的文献记载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不同文献中的记述,存在“加塞哨口双管类”与“单簧双管类”两种形制结构差异明显且具有相应特点的“姊妹箫”。不仅如此,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发现,文献中鲜少提及的一种双簧双管形制的布依族“姊妹箫”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与此同时,其汉译称谓与使用苗语、布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所表述的称谓均存在不同的含义。探索“姊妹箫”的历史渊源和各发展阶段形制结构的演变与缘由、现存各类称谓的表述内涵,以及对比分析同类乐器,以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姊妹箫”。

关键词:姊妹箫;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

中图分类号:J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2)02 -0028-09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2.02.004

一、“姊妹箫”之历史渊源

“姊妹箫”作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吹管乐器,其历史源流于文献资料中的记载并不明确,且甚少提及。因此,只能从“姊妹箫”当下存在的民族与流传区域中推测其历史渊源。通过文献查阅与田野考察所得,“姊妹箫”现多流行于云南曲靖与贵州黔中、黔南、黔西北等苗族、布依族聚居地区。据《苗族文化研究》记载:“约在秦汉时期,苗族的一支‘从洞庭湖边平原地带往南,经巫水,顺着南岭走廊中越城岭北麓往西,从通道、黎平进入黔东南,称谓今黔东南方言苗族先民;另一支自今陕西、甘肃交界的地方,‘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今川、黔、滇方言的先民……”。①

由于云南曲靖地属滇东南,由此可得,存在于此的苗族与贵州黔西北的苗族实为同源所出。关于布依族的历史背景于《布依族简史》中有如下记述:“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之一。”②红水河流域,源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马熊山,称南盘江。西与北盘江相邻,北与乌江和清水河的分水岭为苗岭山脉,东与柳江相邻,南与红水河干流为界与广西隔河相望。流域内包括望谟、惠水、长顺、贵阳、平坝、独山等区域。因此,聚居于云南曲靖、贵州黔中区域的布依族则同属一支。

通过上述文献记载,无论是迁徙而来的苗族抑或是原生土著的布依族,他们均存在于云南曲靖与贵州黔中、黔南、黔西北等地區。据此笔者推测,上述区域的苗族、布依族虽分属不同的族群,但他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共同生活与劳作,其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传统文化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与渗透,因此,“姊妹箫”作为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化形式亦在此区域内的苗族、布依族之间相互流行发展。虽然对于“姊妹箫”流行的区域以及所属的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关于“姊妹箫”究竟是何时、于何地、由何人创造产生的信息却依然疑惑重重,就笔者目前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而言,除了王星冶于2003年发表的《六枝落别布依族民间吹管乐器姊妹箫及音乐初探》中对于“姊妹箫”出现时间的推测为“至少应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①,以外未有只言片语涉及于此。

二、“姊妹箫”之形制流变

笔者前期梳理“姊妹箫”的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姊妹箫”的形制定义,有两种说法。

其一,柯琳在其《贵州少数民族乐器100种》一书中提及,“……均取材于当地水竹,长250至330mm,外径19mm,内径约13mm,两头去节,吹口采用木塞式气道的吹嘴……两管的音高不同,右箫筒音为宫,左箫筒音为征,左姊、右妹,总称‘姊妹箫。能奏出平行四度的乐曲旋律。”(见图1、图2),通过书中记述的“姊妹箫”吹嘴的制作方式,可将其定义为边棱音管乐器。

与其说法不谋而合的另有曾遂今所编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姊妹箫,竹制,由两支长短、粗细、音高相同的六孔管并列捆扎而成。管长31.5厘米,上端管外径1.5厘米。上段管口以木塞形成气流引道。”①(见图3)因此,书中将其定义为,竖吹哨口类吹管乐器,但值得关注的是,此书对“姊妹箫”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分类方式,在书中“拍打簧双管组合”的章节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双唢呐,苗族簧振管气鸣乐器,又称姊妹箫……管体长约20厘米,管径约0.5厘米,一端带节,节下刻出一开口向上的簧舌。”②之所以在一本书中出现乐器的名称相同,而定义全然不同的情况,笔者推测,或许与乐器存在的少数民族有直接关联,竖吹哨口类吹管乐器的“姊妹箫”同时存在于布依族、苗族之中,而簧振管气鸣乐器的“姊妹箫”则只流行于苗族的所在区域。由于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甚少,乐器的应用场合、乐器制作师傅喜好习惯不甚一致等原因,因而乐器出现了相同名称而形制不同的现象。

乐声编著的《中国乐器博物馆》将“姊妹箫”划分至双管吹口气鸣乐器科,“……上端管口置入木塞,内侧削一沟槽,与管壁形成吹口。”③;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大学音乐系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联合主编的《古乐风流:中国乐器》中关于“姐妹箫”形制的描述,此书略有不同的是将其乐器命名为“姐妹箫”④,《现代汉语词典》中“姐妹”的定义为:1.姐姐和妹妹。2.弟兄姐妹;同胞。“姊妹”的定义为:姐妹。虽然“姐妹”的释义较“姊妹”来说更为宽泛,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姊妹”还是“姐妹”,更多的是表现其双管的概念,对其乐器形制并无实质影响,因此可视为同一件乐器。“姐妹箫”在本书中的形制描述与《中国乐器博物馆》的基本一致,属于竹制双管边棱类管乐器;周惠萍、张应华、吴培安在《“贵州少数民族乐器图鉴”研究及其例说》一文中,同样持此种说法,“‘姊妹箫,布依族双管木塞边棱音气鸣乐器”⑤。不仅如此,由中国民族出版社与日本美乃美共同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の歌舞と乐器》,其中关于布依族乐器“姊妹箫”进行了日语阐述:“姉妹簫はプイ族の二管楽器。二本の竹管を合わせ、それぞれの上端が口を吹く。三穴か。ボリュームのある、抒情的な音色が魅力。”①其大体意思为姊妹箫是布依族双管乐器。两根竹管合在一起,各自的上端吹口。三孔或六孔。音量大,具有抒情的音效魅力。

上述文献虽表述方式各异,但对于“姊妹箫”的分类依据是相同的。首先,按照萨克斯-霍恩博斯特尔的乐器分类法,将布依族“姊妹箫”定义为气鸣乐器中的边棱音管乐器,“当一股气流以一定角度射向一个带有尖锐边缘的管子入口时,气流就被分为两股,形成上下两个分离的气体涡旋,涡旋之间随之产生空吸,导致相互碰撞。如果气流不断。涡旋之间的碰撞也就会持续下去,涡旋碰撞发出的声响就称之为边棱音”②,其次,对于“姊妹箫”的内部结构,木塞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利用木塞形成人造喷射小孔,在木塞的下方管壁上开设“音窗”(或称边棱音孔),从而形成边棱音激发系统”③(见图4)。最后,“姊妹箫”的外部形制皆为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竹管合并而成。以上关于“姊妹箫”的定义对应其文献中所考之图片来看却有其合理之处。

其二,《贵州民族民间资料》一文对其形制以及制作技艺的描述是,“‘姊妹箫,竹簧吹管乐器......它通过管身顶部用刀所撇除的簧舌振动发音,其簧舌长短与管距相同。”④;《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中也有相似的记述,“‘姊妹箫为竹簧吹管乐器……鼓簧发音。”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所提及有关姊妹箫的形制的记述为,“贵州所用,管上一端留节,靠节出体壁削薄刻一竹簧......湘西所用,另用细竹管刻簧,分别插于两管上端,身开五孔。”⑥本书关于湘西地区“姊妹箫”的描述与笔者于2021年8月9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进行的田野考察所见之土家族艺人制作的“咚咚喹”(见图5)的形制结构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姊妹箫”为双管乐器,而土家族“咚咚喹”则为单管。

江泽慧、王巍编著的《竹乐器的世界》一书中,对于“姊妹箫”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编者们认为“姊妹箫”存在单管与双管两种演奏形式,“单管姊妹箫……上端保留竹节,在上端管口一侧削出一条七孔道,七孔道上用刀片削出长方舌形竹簧片,管壁上烙出间隔均匀的八个按音孔……双管姊妹箫将两支长短、粗细、音高均相同的箫管并列在一起吹奏……”①通过上述记录可以看出,双管“姊妹箫”是将两根单管“姊妹箫”合并,其形制与单管“姊妹箫”完全相同。书中谈到“……也有两管音高不同的姊妹箫,一般相距四度。”②此种说法与上文提及的柯琳在《贵州少数民族乐器100种》中的记述不谋而合。

陈赟的硕士论文《对贵州民间乐器姊妹箫的调查、观察与思考》,作者通过前后七次的田野调查,将其制作流程进行了如下记录,“姊妹箫属竹制双管乐器,用苦竹或鳳尾竹的枝丫做成,其管身粗细不一,有的细如铅笔,有的粗如小指,一般管长20厘米左右,管身上端开了个发音的簧舌,开6~8个指孔,孔距约1.8~2厘米。”③(见图6)通过上述文献中针对“姊妹箫”形制以及制作过程的描述,应将其定义为单簧双管乐器。

基于上述文献,关于“姊妹箫”的形制分类便已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而笔者于2020年1月进行的田野考察中所见的云南罗平两位艺人制作的“姊妹箫”则属于双簧类竖吹型双管乐器(见图7)。

由此可推测“姊妹箫”形制流变的过程,由边棱音管乐器向簧管乐器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单簧双管“姊妹箫”最终演变为笔者在田野考察中所见之双簧双管“姊妹箫”。庞玲、谭良举的《姊妹箫》④、谭亚敏的《从姊妹箫的成就看布依族民间艺人的艺术创新》⑤之中存在有关双管双簧“姊妹箫”的记载。尤其是在《从姊妹箫的成就看布依族民间艺人的艺术创新》中,此文章对于双簧双管的“姊妹箫”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详细记述:“很早很早以前,对布依族民间器乐充满热情和感情的布依族民间艺人就开始尝试把‘蚌和‘脑①这两种布依族器乐合而为一成为布依族民间的新型器乐,名字叫作‘姊妹箫或叫‘鸳鸯箫……姊妹箫的制作不是把‘蚌和‘脑②简单的合并,而是把蚌和脑所吹奏的簧片做了深加工,仿制唢呐吹奏簧片,用一种在橄榄树上生存的昆虫而又蜕变的虫壳作为吹奏口……”③由此可以得出,双管双簧“姊妹箫”是当代民间艺人对于传统“姊妹箫”进行改良与创新之后所最终呈现的形制。

由于笔者考察对象为云南曲靖罗平县的布依族“姊妹箫”,其他地区现存的布依族“姊妹箫”是否与罗平民间艺人所制“姊妹箫”形制一致,抑或是依然存在传统边棱音加塞与单簧双管形制的“姊妹箫”还不得而知,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考察。

对于此种现象,笔者有两种猜测。

其一,由于大多文献论述的是存在于贵州布依族“姊妹箫”的相关内容,而关于“姊妹箫”的改良实践仅存在于云南罗平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所撰写的两篇文章中,因此云南罗平地区布依族民间艺人所制“姊妹箫”或许只是“个人行为”并未进行广泛推广,由于笔者尚未前往贵州实地考察“姊妹箫”的相关内容,因此,贵州是否同时存在关于“姊妹箫”的改良与创新抑或是继续遵循于传统形制的“姊妹箫”暂且不得而知。

其二,“姊妹箫”为布依族的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布依族人民通过不断改进其形制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上文提到柯琳在其著作中关于“姊妹箫”双管筒音存在平行四度的记录,而笔者所见的“姊妹箫”双管的筒音音高均为一致,这便间接证实了“姊妹箫”在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布依族人民为了“姊妹箫”的演奏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场合,在不改变其声音特性的前提下,对其形制结构进行了微小的变动。

三、“姊妹箫”之称谓辨析

“箫”的名称由来已久,《辞海》载:“后世则称竹制单管直吹者为‘洞箫,简称‘箫;刘诚甫编撰的《音乐词典》中记录着,“箫,管乐器,即今通行之单管箫,亦名尺八或称竖笛,其实即直吹之笛,非古之箫与管也。”④

关于专门论述“姊妹箫”的文章始于20世纪80年代,汛河的《话说姊妹箫》一文中有关其名称的由来指向于民间传说,简要可概括为“姊妹箫”的每一个音孔分别代表七个姊妹,由此制作而成一支七孔“姊妹箫”,并以此代替七个姊妹进行歌唱和说话以便向情人传递心声,这便是可考之文献中关于“姊妹箫”名称最初的由来。这与柯琳文献中将“姊妹箫”的两管分别称为“姊”“妹”的说法略有差异。⑤

由于现代所见的“姊妹箫”是以充当吹嘴的簧片进行振动发声,因而“姊妹箫”应属于簧管乐器,但从其名称可以看出,人们更倾向于将其定义为边棱音管乐器,因此该乐器的命名存在问题。在上文对于“姊妹箫”形制流变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其形制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所以“姊妹箫”这一名称在其被定义为边棱音管乐器的阶段是正确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姊妹箫”的形制逐渐发生了改变,现已成为双簧双管乐器。因此,笔者认为“姊妹箫”这一名称的继续沿用,其合理性存疑。

与其命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另有羌族的吹管乐器——羌笛。图8为笔者于2021年7月27日前往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进行田野考察时采录的羌笛形制。羌笛是以吹嘴处自下至上割出相应长度的竹片充当簧片进行振动发音的,属于簧管乐器,但在名称上却为边棱音管乐器。不仅如此,在广泛认知中,笛类管乐器大多为横吹型,而羌笛实则为竖吹,这是该件管乐器命名中的一个疑问。因此,少数民族管乐器的命名问题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综上所述,有关姊妹箫的称谓问题有如下两点。

其一,“姊妹箫”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表述千差万别,各有不同的说法。由于“姊妹箫”同时存在于苗族与布依族中,因此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会产生其相应的称谓。布依族对于“姊妹箫”的称谓便有5种之多。柯琳的《贵州少数民族乐器100种》,书中将“姊妹箫”的布依语称为“布勒歪练”①;乐声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与应有勤、孙克仁的《中国乐器大词典》均将其布依语记录为“乌里乌鲁”,而庞玲、谭良举在《姊妹箫》一文中则将其布依语称为“比卵蚌”,笔者通过查阅《布依汉词典》②得知,“比卵”汉译为“姊妹”,“蚌”汉译为“管子”,合在一起称为“姊妹箫”。由于布依语“比卵蚌”为汉语“姊妹箫”每个字的直接对应,因此是布依语译汉语或是汉语译布依语还不得而知。不仅如此,笔者于田野考察中所见的双簧双管的“姊妹箫”据艺人所述亦称为“比卵蚌”,而关于布依语“布勒歪练”与“乌里乌鲁”的说法尚未查到出处,其依据无从知晓,或许是书中所记录的边棱加塞“姊妹箫”与单簧双管“姊妹箫”在布依语中的描述也未可知。

笔者推测,除了云南布依族与贵州布依族的支系不同其语音语调存在差异之外,或许由于各个地区制作“姊妹箫”的艺人对于这件乐器的理解不同,从而形容这件乐器时产生了不同角度与方式,导致其名称产生了区别。为了印证这一推测,笔者咨询了贵州册亨的一位布依族民间艺人,据他所述,“姊妹箫”在布依语中称“双帮呶同因”,“双帮”“呶”“同因”分别代表的是“姊妹”“箫”“黏在一起”,其表达的意思为,“姐妹是一对,应连在一起”,从“姊妹”这一具体的词语含义入手作为其称谓的依据,另有贵州兴义地区称“姊妹箫”为“波烙”。苗族关于“姊妹箫”的称谓有“占得息”“咪咪”“力布”3种。柯琳的《贵州少数民族乐器100种》;曾遂今的《中国乐器志——气鸣卷》;应有勤、孙克仁的《中国乐器大词典》;乐声的《中国乐器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皆有提及,在苗语中“占”是箫,“得息”是姊妹,故汉称“姊妹箫”。其余两种苗族称谓在文献中并未寻得具体解释。

其二,“姊妹箫”的称谓与其乐器形制不相符。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涉及乐器的形制流变,并不能单方面认定“姊妹箫”这一称谓是错误的。“姊妹箫”在边棱音管乐器向簧管乐器演变过程中称谓并未相应产生变化,且一直沿用至今,或许是因为“姊妹箫”这一名称已深入人心,改变之后可能会导致布依族人民对此种乐器的认知存在误区。

四、“姊妹箫”之同类乐器形制比较

与“姊妹箫”形制类似的少数民族吹管乐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皆有存在。笔者通过2020年1月与2020年7至8月两次田野考察,发现两件与布依族“姊妹箫”形制相似的双簧类竹制双管乐器(见图9),最上与最下皆被称作“虫壳巴乌”,最上为云南师宗县壮族艺人所制,最下为云南文山州丘北县壮族艺人所制。就形制而言,管身粗細、长度各异,但管身长度对乐器音色有无明显影响还有待继续实验研究;开孔数、孔距不同,云南布依族“姊妹箫”为七孔,两件壮族“虫壳巴乌”为五孔,但文献中另有记载,“姊妹箫”也存在五孔的形制,只是笔者在田野考察中未曾见得;簧片材质相同,均为充当吹嘴的虫壳。另,云南罗平地区的布依族所制“姊妹箫”的簧片与管身衔接处存在一个金属连接器而其余两者皆无。由此,笔者推断,此类乐器广泛存在于西南的各个少数民族中,只是由于语言与表达方式的差异,其名称呈现不同的特点,壮族的“虫壳巴乌”是以簧片的材质命名而布依族的“姊妹箫”则以双管的形制命名。以上分析皆为其形制结构的探讨,对于音色、音高关系等方面的比较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五、结论

关于“姊妹箫”的历史渊源,笔者有以下三种推测:

其一,由于布依族为云南曲靖与贵州部分地区的土著民族,“姊妹箫”可能由布依族人民所创造,迁徙而来的苗族与布依族长期共同居住于此,因而“姊妹箫”成为苗族与布依族同有的乐器。

其二,其实“姊妹箫”原为苗族的原生乐器,由于苗族迁徙至西南地区与该区域土著布依族聚居于此,因而“姊妹箫”成为两个族群同有的乐器。

其三,“姊妹箫”在苗族、布依族聚居之前并不存在,而是在两个族群的生产生活中共同产生创造的,用以休闲娱乐,传情表意。

“姊妹箫”的形制流变,通过实地考察与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所得,“姊妹箫”的形制演变存在三个阶段,由边棱音管乐器逐渐发展为簧管乐器,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单簧双管“姊妹箫”最终演变为笔者在田野考察中所见之双簧双管“姊妹箫”。由于文献记载双簧双管“姊妹箫”现存在于云南罗平地区,实为该地区布依族艺人的改良与创新,因此,这种形制的“姊妹箫”是否普遍存在?贵州布依族、苗族“姊妹箫”流传区域是否同时存在?并且有无除了这三种形制以外的“姊妹箫”?这些问题暂且不得而知,另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调查。

“姊妹箫”的称谓方面,由于少数民族有其各自的民族语言,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他们并不是以现代通用的乐器分类法进行命名,更多的是在名称中表达了自身对乐器的理解,抑或是对于其形制或用途的描述,由于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不甚了解,或许学者们在汉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也未可知。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收稿日期:2021-12-0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制作技艺数字化传承研究”(19VJX159)。

作者简介: 汪月(1996— ),女,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  650500);

杨琛(1981—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云南昆明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