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与影响

2022-05-30 09:56吴川灵施敏俊
纺织科技进展 2022年5期
关键词:报刊纺织上海

吴川灵,施敏俊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1)

上海在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重要作用。上海近代纺织出版史料记载着上海纺织工业的进展,是研究上海近代纺织的重要文献。纺织出版史料包含纺织报刊和纺织图书等。

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纺织出版史料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对中国近代纺织出版物作了概述[1-7],有学者对中国近代纺织期刊作了某一方面的论述[8-11],有学者对某一报刊进行剖析[12-17],还有学者对纺织图书作了研究[18]。而对中国近代某一区域的纺织出版物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不多。

对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数量、种类、行业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并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与影响进行探讨。

1 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数量与种类统计

1.1 数量统计

根据对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文献的检索统计,上海近代出版的纺织报刊共计123种。上海近代纺织报刊创刊数量随创刊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 可见,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创刊数量自1919年开始在低位起步,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一个峰值后回落,于1947年达到顶峰,然后下降。

图1 上海近代纺织报刊创刊数量趋势

1.2 种类统计

中国近代纺织期刊可分为纺织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和综合性期刊共5个种类。纺织原料类期刊介绍纺织的原料信息,包括蚕丝和棉花等;纺纱织造类期刊主要论述纺纱和织造方面的内容,如棉纺和丝织等;印染类期刊报道讲述纺织品生产后道工序的情况,如印花和整理等;服装类期刊介绍服装的制作和穿着等;综合性期刊的内容则涉及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管理、教育等方面。

上海近代各类纺织报刊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上海近代各类纺织报刊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上海近代各类纺织报刊中,纺纱织造类报刊最多,包括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管理、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报刊次之,纺织原料类和服装类报刊也占据一定比例。这与近代上海在全国纺织工业(包括服饰业)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2 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统计

刊物的出版者,也即所属行业,可分为行业组织、企业、学术团体、杂志社、学校和官方机构等。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在出版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中,企业的出版量为43种,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是行业组织的出版量,有30种,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报刊社的数量也较多,有22种(其中较多为报纸);以下依次是学术团体(12 种)、学校(12种)、官方机构(4种)。

2.1 行业组织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行业组织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华商纱厂联合会,金城、通成、诚孚联合棉业调查所各出版4种;中华棉产改进会出版3种;上海机器染织业同业公会、全国纺织业联合会各出版2 种;上海华商棉业公会、中华棉业统计会、上海棉织厂业同业公会、上海市棉布商业同业公会、苏浙皖京沪区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华中棉产改进会、上海市商会、上海绸布业求知互助社、上海北区丝厂第六业务工会、上海市西服业职业工会、上海市丝光漂染业工会布匹组分会、上海市第二区丝织业产业工会、上海市丝光漂染业职工会、上海市染坊业职业工会绸布支部、上海纱厂工会委员会各出版1种。表3为行业组织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3 行业组织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2.2 企业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企业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出版15种;恒丰纺织新局出版4种;美亚织绸厂出版3种;永安公司、中国蚕丝公司、申新公司、新光标准内衣染织整理厂各出版2种;九华绸缎商店、上海大丰绸缎局、先施公司新装部、上海印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绸业银行、辛丰织印绸厂、华中蚕丝股份有限公司、友生染织厂、荣丰纺织厂、永新汉记内衣雨衣染织制造厂、上海裕民毛绒线厂股份有限公司、利泰纺织公司、中国棉建公司各出版1种。表4为企业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4 企业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2.3 学术团体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学术团体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中国纺织学会出版4种;上海新妆研究社、白鹅画会装饰画研究部、上海装束美研究会、中国纺织染工程研究所、中国染化工程学会、纤维工业出版社、公益工商研究所、中国原棉研究学会各出版1种。表5为学术团体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5 学术团体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2.4 报刊社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报刊社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中华工商新闻社、时报社、培英编结公司各出版2种;时事新报社、社会晚报社、大美晚报社、中华纺织染杂志社、国芳编结社、良友编结社、中国纺织世界社、风鸣广告社、申报社、上海丝友社、银钱报社、社会新闻报社、新女型图画杂志社、上海衣联社学术部、和平日报社、上海纱布日报社各出版1种。表6为报刊社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6 报刊社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2.5 学校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学校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南通学院出版7种;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出版2种;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文绮染织专科学校各出版1种。表7为学校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7 学校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2.6 官方机构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统计

在官方机构出版的上海近代纺织报刊中,中国棉业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实业部国产检验委员会棉花检验监理处、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各出版1种。表8为官方机构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表8 官方出版的重要纺织报刊

3 上海近代纺织报刊的行业分布与影响分析

3.1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纺织时报》等行业组织报刊推进了我国近代纺织各行业的发展

在上海近代各行业出版的纺织报刊中,行业组织的出版数量较多,仅次于企业,有30种,将近总数的四分之一。出版纺织报刊的行业组织数量众多,共有18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行业组织为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于1917年12月的华商纱厂联合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纺织行业团体,其宗旨为“集全国华商纱厂为一大团体,谋棉业之发展,促纺织之进步,凡关于纺织应兴应革事宜及联络公益事,一律以全体公意行之”。1918年3月选出张謇为会长、聂云台为副会长等7人组成的董事会。华商纱厂联合会主要开展了试验推广优良品种、开展棉业调查、联合限价限产、维护华厂利益、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重视纺织教育、编辑出版报刊等方面的活动,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出版有《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棉产调查报告》《纺织时报》等。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于1919年9月在上海创刊,共出版12卷,1934年2月停刊,由华商纱厂联合会编辑发行。先是季刊,自1931年起改为半年刊。刊物主要登载与纱厂有关的纺织方面的研究文章和消息,栏目有植棉纪事、各厂消息、各国纺织界消息、文牍、议案、社说、会议记载等。《纺织时报》于1923年4月创刊于上海,1937年8月停刊,三日报。由华商纱厂联合会编辑发行。设有纺织界时文、一周纪要、外棉周讯、各厂消息、国外棉市电讯等栏目。刊载内容主要有棉纺业要闻、棉花进出口统计资料、棉市行情、国内外电讯等,还报导国外纺织业生产与贸易概况、国内纺织业会议等。该报出版时间长、发行刊期连贯、内容全面细致,对棉花生产、工厂作业、纺织业的制度等国内外纺织业的情况都作了大篇幅的梳理和介绍。以此两报刊为代表的行业组织出版的纺织报刊记载了我国纺织工业发展,为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成长、纺织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它们多刊载行业组织的报告、通告,本行业的要闻、法令,市场的统计资料、行情,各厂的消息、动态等,推进了我国近代纺织包括棉纺织工业、棉业、染织业、棉布商业等行业的发展。

3.2 《恒丰周刊》《纺织建设月刊》等企业报刊改善了我国近代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

在上海近代各行业出版的纺织报刊中,企业的出版数量最多,有43种,约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共有20家企业出版有纺织报刊,其中有的企业还不只一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当属恒丰纺织新局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恒丰纺织新局的前身是华新纺织新局,创办于1888年。1909年聂云台收购后,改组为私营恒丰纺织新局。它是近代中国民营资本机器棉纺织业中创办最早的工厂之一,还创办有职工纺织学校、职员养成所。其出版的刊物有《恒丰周刊》《恒丰汇刊》,还有附设纺织学校的纪念刊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是1945年12月在接收日本在华纺织厂的基础上成立的,总部在上海,在青岛、天津、沈阳等地设有分公司,是民国后期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总公司出版有《纺织建设月刊》《纺建》,还有连续出版的棉纺织厂和毛纺织厂的经营标准、专门技术研究班的论文集等。其下属的上海第六纺织厂、上海第九纺织厂、第十九纺织厂均有纪念刊出版。

《恒丰周刊》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企业出版的纺织报刊,于1924年11月在上海创刊,由恒丰纺织新局周刊社编辑发行,周刊,1927年2月停刊。刊物主要讨论改良棉纺织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管理纱厂、训练工人、制定各部门工作法等,其中有中国纺织业与美、英、日商生产的锭子总数统计,并刊登时事感言、海外珍闻、文艺作品及随笔等。《纺织建设月刊》于1947年12月在上海创刊,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纺织建设月刊社编辑出版,月刊,1949年4月停刊。刊物以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切磋纺织工艺为目的,刊登有关纺织工业的学术专著和译述、调查报告、统计资料及纺织界消息等,提供给纺织业界作参考。其中纺建公司技术研究班特稿特色栏目是其一大特色,并有许多关于纺织各行业和地区的综述文章。以此两刊为代表的企业出版的纺织报刊聚焦于沟通信息、促进生产、改良工作、管理企业、交流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制定部门工作规则、培训工人,另有厂务会议记录、工务问答等,体现了企业特色,改善了我国近代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也见证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3.3 《纺织周刊》《纺织年刊》等学术团体报刊促进了我国近代纺织科技的进步

在近代上海,有9 家学术团体出版12 种纺织报刊,纵观学术团体出版的纺织报刊,发现它们刊登的内容范围广泛,相比于其他行业的纺织报刊,因作为出版者的学术团体的学术地位,故其刊登的内容范围较广,水平较高,影响也较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团体为中国纺织学会。1930年4月成立于上海的中国纺织学会,是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纺织学术团体,在全国多地都设有分会。它还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所办夜校为上海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学会还在制定纺织技术标准、鉴定纺织技师资格、审定纺织机械名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它出版有《纺织周刊》《纺织年刊》《纺织胜利特刊》《中国纺织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等。

《纺织周刊》于1931年4月在上海创刊,先由钱贯一先生以私人名义创办,后由中国纺织学会接办,周刊,停刊于1949年1月。刊物内容主要论述中国纺织工业建设问题,记载纺织业学术研究成果,介绍国外纺织行业科技概况,报道业内消息和动态等。该刊办刊时间长,影响大,深为纺织界读者所喜闻乐读,被誉为中国近代纺织期刊之雄。《纺织年刊》于1931年5月在上海创刊,中国纺织学会编辑发行,年刊,停刊于1949年8月。刊物主要登载有关纺织科技的论文,记载每年纺织业大事,棉花、棉纱市况、进出口统计资料等内容。以此两刊为代表的学术团体出版的纺织报刊学术性强,它们探讨纺织生产过程中原料、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改进纺织工艺,改良纺织机械,介绍国内外纺织行业科技状况,探讨纺织教育和企业管理,回顾纺织业历史,展望纺织业未来。各刊物有关学术研究的文章均占了较大比重,积极促进了我国近代纺织科技的进步。

3.4 《时装特刊》《衣食住行周刊》等报刊社报刊增强了我国近代大众的时尚意识

在近代上海,报刊社出版的纺织报刊也较多,有19家单位出版了22种。这些报刊中,报纸或报纸副刊有13种,占了总数约六成;有关服饰(包括编结)内容的报刊有14种,也占了总数约六成。所以,报刊社出版的纺织报刊具有报纸(包括报纸副刊)多、服饰内容多的显著特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报刊社为社会晚报社和申报社,它们分别出版有《时装特刊》和《衣食住行周刊》。

《时装特刊》为《社会晚报》副刊,创刊于1934年,刊登上海著名服装公司的服装样式,当时一些明星及其所穿服装,介绍时装发展的趋势,配有大量图片。《衣食住行周刊》为上海《申报》副刊,创刊于1938年10月,1941年9月改为《家庭》,1942年11月停刊。这些报刊对当时人们的衣着打扮起着宣传普及作用,对民国时期的服饰流行也具有引导推广作用,增强了我国近代大众的时尚意识。如此多的服饰报刊集中于上海,为近代上海成为摩登之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5 《纺织之友》《染化月刊》等学校报刊记录了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的成长轨迹

由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2年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纺织技术高等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后改为南通学院纺织科),在抗战期间曾由南通迁往上海。该校在中国近代纺织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毕业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纺织行业。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刊物也曾在上海出版,该校曾于1942年并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抗战胜利后迁回苏州。还有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文绮染织专科学校都有出版刊物。1949年以后,以上5所学校中的纺织系科全部并入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高等学校。南通学院在上海出版有《纺织之友》《染化月刊》《纺工》《纺修》等7种刊物,可见学校实力之强劲。

《纺织之友》创刊于1931年4月,出版者为南通学院纺织科学友会上海分会,出版地上海,先为年刊,后为月刊,1940年6月停刊。该刊以研究纺织学术、发展纺织事业为目的,载文类型包括学术论著、统计、调查、译述、感想及杂录等。刊载内容有回顾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史,介绍纺织、印染工艺及机械设备改进技术,推介国外管理工作经验,报道纺织团体的规章制度和活动情况等。《染化月刊》创刊于1939年3月,出版者为南通学院纺织科染化工程系同学会染化研究会,出版地上海,1941年停刊,1946年复刊后改由中国染化工程学会出版。刊物主要登载染整学术内容,即关于纺织品漂染、印花、整理及化学方面的内容。以此两刊为代表的学校出版的纺织报刊,其作者、编者多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鲜明的学校印记。他们在介绍纺织技术、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背靠母校,会经常报道学校情况、校友动态。作为学校创办的刊物,其内容更加关注于纺织教育。学校师生在这些杂志上发表学术观点,展示教学和研究成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这些报刊记录了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的成长轨迹。

3.6 《棉业月刊》《棉检通讯》等官方报刊推动了我国近代棉业的改进

在近代上海,有4家官方机构出版有4种纺织报刊。计有中国棉业经济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实业部国产检验委员会棉花检验监理处、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其职责是对全国棉业纺织业行指导监督及施行统制奖惩之权,对棉业纺织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出版有《棉业月刊》。棉花检验监理处成立于1937年7月,该处接收中央棉花掺水掺杂取缔所和棉业统制委员会棉花分级室,主管各省市棉花水杂检验及棉花分级事宜,出版有《棉检通讯》。此两部门包括另有刊物的中国棉业经济委员会、农林部棉产改进咨询委员会都是全国性的部门,对全国都有影响。这些机构出版的报刊内容集中于纺织原料之一的棉花,聚焦于棉产改进、棉业统计、棉花检验等领域。

《棉业月刊》于1937年1月在上海创刊,1937年7月停刊,共发行7期。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编辑、发行,月刊。主要栏目有统计、棉业要闻、棉产运销等。该刊登载关于改进棉产工作、棉作物害虫防治等方面的论著,研究调查国内外纺织品的运销工作、价格及其发展,刊登棉类进出口统计图表,报道国内外棉业新闻。《棉检通讯》于1937年7月创刊于上海,实业部国产检验委员会棉花检验监理处编辑并发行,月刊。栏目有言论、工作和报告、视察报告、案件处置、统计资料、杂讯、专载、译述、转载。该刊刊行的目的,即在使外界明了棉花检验监理处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铲除积弊之情形,以及各项设施之用意;使命在于宣扬棉花检验的知识,沟通检验界消息,从而发扬光大。以此两刊为代表的官方报刊集中聚焦于棉花领域,推动了我国近代棉业的改进。

4 结束语

探究上海近代纺织报刊,分析它们的行业分布和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这些纺织报刊全方位地记录了近代上海纺织工业的成长、纺织科技的进步、纺织贸易的兴衰、纺织教育的发展等,为研究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的纺织工业史、科技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和出版史提供了翔实资料。其二,可为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中心提供彰显历史底蕴的翔实材料。因此,这些史料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并作深入阐释。

猜你喜欢
报刊纺织上海
澳洋纺织
中国纺织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欢乐上海迪士尼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初中生》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