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为知:幼儿园新手教师的成长路

2022-05-30 06:21白小溪孟雅暄沈敏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佳佳城堡积木

白小溪 孟雅暄 沈敏

李佳佳是深圳实验幼儿园的一名班主任。她的教学风格活泼生动,她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贯穿于一日生活中与孩子们做互动。每个看过佳佳老师上课的人都说,她真正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佳佳老师常自信地说:“我和我们班的孩子是默契的伙伴!”其实,李佳佳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轻车熟路,回想起她刚加入实验大家庭的时候,她也常常因为“看不懂孩子”而慌乱不已。

一次在指导建构区游戏的过程中,当她稍不注意,建构区的积木就被弄得到处都是。面对凌乱的积木,孩子们也无心建构,而是拿着积木玩起了“打仗”的游戏。看着一片狼藉的建构区,看着随时有可能打到对方的孩子们,佳佳老师懵了,她非常想说:“赶快收拾好!积木区不是这样玩的……你们应该……”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待心情平复后,她知道现在的状况是“危机”也是“契机”,随机遇到的问题就是最好的学习现场,同時回想起在新教师培训中学到的“三人行”课程的儿童观——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是自身认知的积极建构者。她也想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孩子构成了交往的双方,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便是在双方相互作用和交往过程中主动建构的。教师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发探索,而非单向对孩子灌输知识。问题发生的时候,不能总把解决问题放首位,专业的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突发状况”转变为孩子学习的机会。经过了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回顾和自我心态调整后,李佳佳深吸一口气。

她温柔地问道:“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战争吗?”

孩子们大笑着回答:“是的呀,城堡里面的恐龙跑得到处都是!”

“那我需要一些小帮手帮助这些恐龙修一修他们的城堡,你们能帮忙吗?”

孩子们接受了佳佳老师的这个提议,二话不说就行动了起来。李佳佳并没有即刻加入,而是选择了相信孩子,给他们空间自己创作。过了一会儿,她再回到建构区,眼前的景象让她不敢相信,孩子们应用垒高、围合等方式已经搭建了完整的作品,并骄傲地说:“这是一个不会倒的城堡哦。”

从李佳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新手教师从“手足无措”到“相信支持”的过程。她也把自己这次的经历、感悟与收获以成长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从“发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成长的可能性”三方面进行描述,并发表在深圳实验幼儿园“三人行”成长评价平台上,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篇成长故事保存下来。在这篇成长故事中,李佳佳写道:“一直都说要‘发现儿童的力量,儿童的力量是什么呢?又怎么样发现呢?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感受到,是教师的选择让教室与教室之间有了不同,我很庆幸我当时选择了信任,选择了等待,选择了有效引导,才有了后面精彩的故事,才有发现孩子力量的机会,我相信只要我有耐心、相信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更多精彩的故事会发生在每个有教育情怀、有教育智慧的教师的教室里!”这篇《不倒城堡》故事在平台上被许多教师和家长看到,得到了许多人的转载,也给还是新老师的李佳佳带来了很大的职业成就感。

在这个故事中,李佳佳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以成长故事的方式做记录,这次经验成为了她职业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这其中,支撑着李佳佳的,有她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实践、反思,也离不开幼儿园对课程系统的梳理和给予教师的培训。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根据这一公式,深圳实验幼儿园教研团队提出“实践与研究”双螺旋的教研机制。

每年都会有许多新鲜的血液注入实验团队,他们绝大多数是新手教师,在园里我们将这些刚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称为“达标型教师”。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常规的教学技能,因此他们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多教学观摩和展示。通过密集的园本教研让教师尽快掌握各项常规工作,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教研团队会着重对新教师进行幼儿园文化、幼儿园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教师观察能力的考核,让他们真正走进孩子。

教师会研究的前提是要会反思,在思考上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现场不断地使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困惑和感悟。每位新教师在园内互联网系统中有专属的“教师成长任务包”,他们将成长故事、学习笔记、感悟与思考等投放在里面。同时强调有实在的支持,在成长包中有一个“师徒结对”文件夹,通过设计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搭建新教师与经验教师沟通的桥梁。徒弟会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写下来,师父会及时给予反馈并进行解答帮助。这就是我们的“以行为知”。

猜你喜欢
佳佳城堡积木
欢乐的歌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南瓜灯
我的校园
星钻积木
选择
魔逗城堡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