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运河津渡生命空间

2022-05-30 11:48丁悠然
雨露风 2022年10期

丁悠然

摘要:千年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津渡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随着古津渡的衰落与消亡,津渡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困难考验。在整段中国大运河中淮扬运河流段是最早开凿的河道,因此淮扬运河津渡更是值得关注与深入研究。本文从环境空间构成、文学空间构成及运河文化当代新内涵三个方面对淮扬运河津渡文化进行探究。

关键词:淮扬津渡;运河文化;文学地理空间

我们总是感叹中国文脉的传承,感叹中国文化的精深,而在如今的运河津渡文化中,却难见文脉的倩影。这种文化不是几个景点、几位名人,而是人们心中对于运河文化和津渡文化的认同。明明是屹立了千年的津渡,却早已只剩下残垣断壁;明明是流淌了上千年的河水,却逐渐失去活力。运河津渡的生存空间不断地遭到挤压,它应当是有活力的,它不能只是活在遥远的时空里,而应当拥有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空间。

许多诗词对运河津渡都有记录,若剖析这些作品,可探索到运河津渡作为文学空间的历史价值。津渡作为运河与城市的交汇处,先天便带有运河的交融性与城市的发展性。津渡是一个弹性的存在,这种弹性来源于心理上的情绪重叠,它既见证了古往今来文人共有的孤独,也体会了集市人潮如海的狂欢。津渡同时拥有厚重与灵动。长住于此的渔民舟子让这里有了烟火人家的气息,匆匆路过的士人骚客则留下此处最具诗意的画面。正是这每一种元素的加入,才构成了津渡文学空间独特的内涵。此外,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附以他们的情感与想象,使津渡就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学内涵。

文学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跨学科研究模式。我们要从运河文化的文學与地理的关系诠释运河文化,要丰富而深刻、辩证而客观地进行文学地理研究。文学地理学的探究途径能够对文学作品中津渡文化的研究进行适当的补充。首先,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经验,自然地理的介入能够使得文学的研究还原为两个维度。其次,文学作为一门空间艺术,若以人-地关系为基础进行文学研究能够使文学更加立体化。[1]最后,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研究文学史,能实现其现实感和当下沟通性。若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按照这些不同情感内涵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清津渡诗词主要的情感寄寓。本文对运河津渡文化的研究借鉴、吸收和融合了地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旨在立足运河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原点,结合文本现象与活动事实,更为全面系统地对运河津渡的生命空间进行研究。[2]

一、智者之思:一次天与地的相融

首先,在自然环境方面,津渡是指在河流两岸用筏或其他方式渡河的地方,为渡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两岸进出路和渡河设备。从淮扬运河津渡可见它们同样具有几个特征:以河流两岸为址、供舟船与旅人停靠休息、连接运河和市镇。因而分析其空间构成,可以就选址特征、店铺分布、景观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究。

以东关古渡为例,津渡进出路与集市相连且其路面高度远低于城镇地面高度,集市外围也会建造相应的城楼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其次,因为津渡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地域文化,它有比其他地域文化更复杂的人文因素,所以津渡的人文设施也会不断丰富。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一诗中就提到了津渡的两个配套设施:用以凭栏远眺的楼台、供旅客休憩的旅馆。船运作为古代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津渡不可避免成为送别远行的重要场所,楼台与旅馆便相应产生。除此之外,淮扬运河津渡周围有寺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当时禅文化的盛行,或许这些寺庙的初衷是古人祈祷出行平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引申出“待渡”“问渔”的传统思想。再者,很多基础设施也会被冠以含有人文因素的名字如待渡亭、观潮阁等,都往往体现了设计者对建造物的重视和他们对使用者的关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民风和需求。

津渡的选址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如今的发展中,津渡及其周边城市继承着过去的运河文化基因,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经济与其他社会条件,在文化冲突、碰撞与交流中,津渡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带有时代色彩与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与景观。自大运河成为漕运要道起,津渡就扮演着大运河文化传递者的角色,与大运河文化联系密切。而在这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文学作品。隋唐以来,以津渡为文学意象的作品繁多,其主题也多样,从津渡在诗歌中作为送别、离别的普通意象到内涵深化的转变,津渡上升为带有禅文化的意象,与“问樵”“问渔”的道家追求、隐逸向往相连。作为津渡意象的人物主题,渔樵形象又与仙佛结缘,实现了由个人侠义到忠君爱国的道德转换。由津渡意象诗学书写的主题倾向,足以见得中国诗学的文化心灵向度。而在酬别空间之外,津渡还有闲游、怀乡、仕宦、伤时等文学主题。津渡作为地理空间具有稳定性,但在文学中却能够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思考,甚至成为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碰撞点,其所形成的文学空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多样性。[3]

二、旅者之苦:一场古与今的相遇

津渡的时空交流依赖于运河这个载体。运河水流与时间有相似性,尤其是在其去不复返、不知尽头的流动性上,这二者之间的转换便使时间与空间有了交融的可能,形成了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尤其津渡本身的功能使其自带一种悲伤的情感氛围,人在感伤之际最是敏感多情,也最容易引发对时空交错的感受。

以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十二)》为例:“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前两句是在描写津渡的实际景象:夕阳残照,独自站在津渡向家乡做最后的告别。而后两句则是由津渡之景而引发的情感,此行山高路远,“我”望不见故乡,也不知何时再能望见故乡。距离的遥远、时间的漫长让作者无法释怀,只得一遍又一遍留恋这渡头的春景。诗人将现实中津渡空间的孤独与想象中时间的漫长相连接,使现实空间也带上稍纵即逝的虚幻感及无可奈何的渺小感。这种时空的对比与交融让诗歌整体流露出一种无法挣脱的悲痛和不可言说的思念。诗歌的苦涩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共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时空的交错,这种千百年前幽幽传来的萧瑟,至今仍然回荡在一个个津渡之畔。古今原是相通,大多徘徊津渡的游子都会有过这样的矛盾,心有鸿鹄之志,在狂风恶浪之中屹立于津渡,总是忍不住偷看一眼身后平静而热闹的市井生活。

此外,廖世美的《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也展现出这种时空交融。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词人将自己过去的记忆空间与当下的实际空间相互关联、相互模糊,引起无限相思:曾经是朱阑共语、登楼吟赋,谁曾想如今却是天各一方、雁去无踪,只剩流水依旧、柳絮纷飞。津渡如画,词人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津渡的景色,尤其突出津渡的“无情”与永恒。纵使时间流逝,无论是在词人的记忆空间抑或是在现实空间,津渡还是那个津渡,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词人奢望津渡能留下哪怕一丝曾经的痕迹,却发现津渡只是依旧保持着原样,那些曾经早已被流水冲刷得不知所踪了。诗中模糊了现实空间与记忆空间的界线,也模糊了记忆时间与现实时间的距离,既有当下的一场黄昏大雨,又有曾经朱阑共语的回忆,只有舟横野渡如故,可见词人自身也深陷过去无法自拔,却又被津渡的如故而倍感无所适从。[4]

和变幻莫测的人生相比,很多诗词中的津渡意象几乎成了永恒的代名词,承担着作者的宇宙之问、人生之问。关于津渡的这一类文学书写显得浑厚、深刻,笼罩着一层忧伤、苍凉的气氛,抒发着作者回顾历史、思考人生所产生的幻灭和空漠之感,其中的终极关怀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三、行者之望:一份人与情的沉淀

津渡作为人员疏通、交通运输、南北沟通的枢纽,大运河间接地造就了独特多样的津渡文化。大运河的开通使淮扬运河津渡的区域文化出现多元、混杂、交融的趋势。

首先是淮扬运河津渡文化中人与自然的新意义。运河人工开凿的特点反映了其人与自然的关系,津渡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永恒矛盾的权衡,在历史长河中可谓命途多舛,而今的没落也正是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的真实写照;其次是淮扬运河津渡文化中社会文化的新意义。运河社会文化有着显著的社会性,即开放、沟通、融合的特性。淮扬运河津渡尤为凸显,南北商贸文化、建筑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多种门类聚集于此。例如,瓜州古渡有“江楼阅武”、阮元“义举造红船”等民俗典故。这种开放、沟通、融合的文化在现代仍然存在,并且需要时代延展;最后是准扬运河津渡文化中人与气韵的新意义。运河沿线津渡自古是文人聚集的风雅之地,这使津渡接受了千年的文化熏陶,而今津渡文化的再挖掘需要内在推动力,可以借助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注重恢复津渡的“气韵”,使其在当下焕发新生。

津渡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性质。首先,现代津渡可以成为文化意象的符号象征。淮扬运河津渡对文化有聚合、传播、催生的作用。运河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得各地不同的价值观念较快地通过津渡渗入大众生活中。区域间文化在此融合,各种文化相互吸收并发生变化,最终形成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新文化;其次,现代津渡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丝绸之路”。津渡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的改变。发挥好津渡的交通优势,可以解决地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当今的淮扬运河津渡依然是各大河道的交通要道,但是有许多的古老航道仍有待开发、治理与使用;最后,现代津渡可以成为诗意生活的重要元素。津渡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活磁场,造就了津渡区域社会人群特殊的生存、生活方式,并由此使人们形成了不一样的风俗观念。生活方式不会随运河断流而快速消逝,却会真实生动地存续于生活场景和基本生活情态中,这是最有价值和活力的,也是最需要传承的。[5]

四、结语

运河承载着民族情感和人心所向,津渡不是無情的,而是留着民族苍莽步履。它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的参与者,它们与这个古老的民族不可分割。古往今来,但凡徘徊过津渡的文人,多少都会留下自己的文字,而经历了战乱与破坏,如今真正从奔流不息的运河中看出它在中国人文景观上独具的内蕴的人却屈指可数。如今运河水在流,情却不为所动。千年来淮扬运河津渡不仅记录着一个个游子的旅途,更是在不断地激发着人类的思索,它用每一处景诠释着千年所见,重现包含其中的每一个人的足迹,重现这个民族每个时期的光芒。理性的思索与感性的想象,共同充盈着质感的生命与精湛的情思。运河边的津渡作为中国运河文化的集合体,不仅是景,也承载着沉淀千年的情。失意之人的苦寂、旷达之人的豪放、潇洒之人的热情,随着和风揉在这河水间,又轻抚着千年后的失意之人、旷达之人、潇洒之人。

在全球化背景下,趋同化不断被放大,天南海北都有着毫无差别的大街小巷,津渡文化日渐被商业化的气息侵染,早已失去了本应有的地方色彩。曾经的“城市名片”,有着不可小觑的地方代表性,实在不应该被忽略甚至随意拆除。对古渡诗词的整理与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津渡文化的传承,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津渡的价值绝不局限于文学范畴,在交通、经济等方面也不可忽视。因此,也希望各界能够拓宽研究津渡文化的角度,能够全方位合力推动津渡文化的传播,重塑人们对津渡景观的了解,提升津渡及其周边城市的形象与知名度,从而促使当地更加重视对古渡遗址的保护。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淮扬运河津渡文化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20210002)

参考文献:

〔1〕李志艳.文学是空间艺术:文学地理学的本体论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18(3):128-135.

〔2〕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的六个研究方法[J].中文论坛,2017(1):282-302.

〔3〕殷学国.救济与修持:中国诗学津渡意象分析[J].关东学刊,2016(6):85-93.

〔4〕陈晨.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津渡[D].广州:广州大学,2017.

〔5〕江飞.虚构的历史与历史的虚构——评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1):168-175.